四合院內各安其位(1 / 2)

北京皇城建築最大的特點是穩定,黃琉璃的紫禁城占據中央,綠琉璃的王府拱衛四周。黃色綠色各安其位,同時又“俯瞰”著四麵八方的灰色民宅。老的民宅包含著四合院和大雜院兩種樣式。用今天的話說,四合院住的是中產階級,勞動人民多住在大雜院。在昔日的北京,階級和階層的差距一目了然,人一旦不同,住房也就相應不同。特定的個人會在瞬間突升突降,但階層的變異卻不會太快,並且在不同的階層間很少發生對抗。老北京市民一旦有了錢,最流行的辦法是置辦房產,增加“灰色收入”,俗稱“吃瓦片”。有灰色收入的今人,大多藏著掖著。可從前,房主每月都拿著“房(產)折子”挨門挨戶、大搖大擺地去收房錢,自己住的卻不一定是最好的房子。最好的房子用來出租,一能得實惠,二可以不露富。這,或許是老北京人在住房上的處世哲學。

所謂四合院的“四合”,就是讓房子從四麵“合(攏)”過來,主人一家自住其中,人是四麵房子的主人,也是這一片天地的主人,樂在其中,安全感也在其中。整個北京城是見棱見角的,多數街道和胡同也是橫平豎直的,因此,這些“井”字形的街道和胡同,就把北京城切割成無數的小方塊,而四合院便依傍在小方塊的左右東西,它的門開在南邊最好,實在不行,朝北開也湊合了。

主人一家從住房上也顯出尊卑長幼。正房(北屋)是輩分最高的男性及其配偶居住。北屋的間數可“三”可“五”,必須是奇數。東房也很重要,可以住人,同時還要有一間作為全家人的飯廳。昔日,吃飯是全家人體現尊卑長幼以及采取統一對策的場所,隻要沒人患病,廚房一般不單開飯到各屋。“左廚右廁”也是四合院的一條規矩,廁所則必然在房子的西邊。此外,南房和西南角也住人,如果房子還多,就不妨堆積閑雜物品。四合院從來不是每間都住人的。

房中的擺設最為華貴,正中牆上要有字畫和對聯,其下有條案和撣瓶,再前麵是八仙桌、太師椅和名人字畫,沿東西牆各設兩排座椅。來了客人,小桌上擺剛沏的茶水。客氣而和藹的談話就在這樣的環境中展開。北房客廳格局大抵統一無異,至於其他房屋,就由所住之人去布置了,但華貴程度不能超過北房。

高級的四合院分“進”。每一“四合”著的院子就叫一“進”。院子可以從南向北層層遞進,一進連著一進。如果把南邊的第一個院子用於會客,那麼第二個院落一般就用於自住。其中可以造一個環形(抄手)遊廊,夏天下雨時無須打傘,就可以由一間屋子進到另一間屋子。北京四合院中兩進的居多,三進的也有,四進以上的似乎很少,因為老京城南北相鄰兩條街的寬度有限,一旦到四進,其後牆通常也就“頂”到了北邊那條街的路邊。

四合院中處處是“風景”。老話說,“天棚魚缸石榴樹,先生肥狗胖丫頭”。北京有錢人,夏天總要在院子上部搭上席棚,可以遮陽,可以擋雨,席棚下端和房子之間保持一段距離,因此風可以自由穿行,院子裏還是涼爽的。魚缸多養龍睛魚,家中常設“魚把式”,喂養好了,龍睛魚可以在魚缸中進行繁殖。石榴樹本來無奇,北京人喜歡在院子裏種植,就因其具備“多子”的寓意。“先生”專指賬房先生,四合院和外界的銀錢來往,就由賬房先生處理,不必事事驚動主人。遇到重要的銀錢來往,通常由先生稟報主人,主人點點頭也就“夠”了。至於狗之肥和丫頭之胖,亦是主家富裕安閑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