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魂斷達拉斯(1 / 1)

1.凶險的得克薩斯之行

1963年11月21日,肯尼迪乘總統座機“空軍一號”從安德魯空軍基地起飛,開始了為期3天的得克薩斯之行。

得克薩斯州一向是美國極右分子的中心,也是犯罪率最高的一個州。因此,許多人都為肯尼迪的安全感到擔憂,勸他不要去那裏。

其實,肯尼迪也知道此行非常危險,但是他仍得去那裏。因為那裏的民主黨存在嚴重的分歧,他必須去調和兩派的分歧,從而為他連任總統鋪平道路。

得州之行的第一站是聖安東尼奧。在那裏,肯尼迪與副總統約翰遜會合,接著又連夜匆匆飛往沃思堡。

第二天早上,當總統看到這天的《達拉斯晨報》時,臉色頓時凝重起來。原來報紙上有一篇占據了一個整版的文章,標題是《歡迎光臨達拉斯,總統先生》。文章的內容全是指責肯尼迪的,文章的周圍還像訃告似的打上了黑杠。肯尼迪夫婦心裏都極為不快,但他們還是決定於當天飛往達拉斯。

11月22日11點40分,“空軍一號”飛抵達拉斯的勒夫機場,同機到達的還有得州州長約翰·康納利及夫人。簡短的演說後,他們登上了一輛特製的林肯牌敞篷汽車。總統坐在後座的右側,傑奎琳坐在後座的左側。在專為總統座車特製的兩側踏板上各站著兩名特工,車後還跟著一輛載有8名特工的敞篷車。

肯尼迪一行特意穿過市區,接受市民的歡迎。車隊進入市區後放慢速度,緩緩而行。大街兩旁站滿了希望一睹總統尊容的市民,後來估計約有25萬人,這對一個隻有70萬人口的城市來說,可謂是空前絕後。肯尼迪看到前來歡迎自己的市民如此之多,不禁笑逐顏開,喜形於色,不斷地向兩旁的人群揮手致意。車隊快到市中心時,肯尼迪看到有一群天主教修女站在路旁。他讓車停下來,下車同修女們一個個握手,並親切地交談了一會兒。肯尼迪的這個舉動,倒不是對修女感興趣,而是他本人也是天主教徒,而且是美國曆史上第一個戰勝選民的宗教偏見而入主白宮的天主教徒總統,因而他對天主教的善男信女懷有一種特殊的宗教感情。可是,普通公眾看到的不是這一點,而是肯尼迪走近公眾的民主精神,人群中立即響起一陣陣的掌聲和歡呼聲。

細心的州長夫人看到肯尼迪確實很高興,忍不住說道:“瞧,總統先生!您現在已不能再說達拉斯不喜歡您了。”“是的,無疑不能這麼說。”興奮的肯尼迪微笑著回答。也許這就是肯尼迪說的最後一句話,因為悲劇在幾分鍾之後發生了。

2.致命的槍聲

當車隊駛近中央大道豪斯頓大街和埃爾姆大街的交叉路口時,可以看到左交叉路口的西北角的一幢7層的辦公和倉儲大樓,那是得克薩斯教科書庫的所在地。這時坐在副總統車上的揚布拉德看了一眼這幢大樓上的鍾,正指向中午12點30分。

總統座車向西南方向來了個急轉彎,駛上埃爾姆大街。汽車以每小時11英裏的速度緩慢地行駛著,前麵是一座鐵路跨橋,總統座車將從橋下駛過。站在人行道上的市民查爾斯·布倫德懷中5歲的兒子向總統舉起了小手。總統愉快地向他微笑著,也舉起了手,準備向他揮手。就在這時,槍聲響了。

一聽到槍聲,州長康納利馬上向後轉過身子。他突然覺得背上像被錘子擊了一下。他看到自己的膝頭濺上了鮮血,以為傷口是致命的,絕望地尖叫:“啊,不!不!我的天啊!他們要殺死我們大家!”

第一夫人傑奎琳聽到他的叫喊,看到肯尼迪的頭猛地一晃,一下子明白了發生的事情。她見丈夫抬抬手,意欲護頭,這時第二槍又響了,肯尼迪倒在傑奎琳的膝下,鮮血灑滿她那玫瑰色的裙裝,玫瑰花也淹沒在血泊之中。

傑奎琳俯在丈夫身上,看到他的後腦勺開始分離出一塊顱骨。開始時沒有血,在隨後的刹那間,鮮血突然像噴泉一般湧了出來。傑奎琳跪在座椅上,轉身對著人行道喊道:“天哪,他們殺死了傑克!”

特工處保鏢頭目凱勒曼看到總統受了重傷,立即命令司機:“離開這兒,我們遭到了襲擊!”經驗豐富的司機格裏爾加大油門,朝最近一家醫院急駛而去。

12點38分,總統轎車到達門診大樓跟前,醫護人員已等在那裏。在手術室裏,醫生佩裏對肯尼迪快速進行了檢查,一顆子彈穿過大腦,另一顆子彈穿過頸部,心髒已停止跳動,脈搏也摸不到。佩裏明白,總統的生命已毫無希望。但醫生們還是作了最大的努力,13時,佩裏宣告搶救無效,詹金斯醫生用白床單蓋住了總統的遺體。

當天下午,肯尼迪的遺體被裝上總統專機,準備空運回華盛頓。11月25日,數百萬美國人悲痛地坐在電視機前,觀看總統葬禮。肯尼迪被安葬在阿靈頓國家公墓。在他的墓前安裝了一盞萬年火炬,象征肯尼迪精神的火焰晝夜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