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勒加
阿基米德跑進王宮後立即找來一盆水,又找來同樣重量的一塊黃金、一塊白銀,分兩次泡進盆裏。白銀溢出的水比黃金溢出的幾乎要多一倍(現在我們確切地知道,白銀的密度是10.5克\/立方厘米,黃金的密度是19.3克\/立方厘米)。把王冠和金塊分別泡進水盆裏,王冠溢出的水比金塊的多,這時金匠不得不低頭承認,王冠裏是摻了白銀。這件事使國王對阿基米德的學問佩服至極,他立即發出布告:“以後不論阿基米德說什麼話,大家都要相信。”
這煩人的王冠之謎總算解決了,阿基米德那緊鎖的眉頭,剛剛舒展一點,可心裏又結上了一個疙瘩,真是“才下眉頭,又上心頭”,他的大腦永不肯休息。原來,這希臘是個沿海國家,自古航海事業發達,阿基米德自從在澡盆裏一泡,發現物體排出的水等於其體積後,那眼睛就整天盯住海裏各種來往的貨船,有時在海灘上一站就是一天,那如癡如醉的樣子常引得運貨的商人和水手們在他的背後說三道四。這天他和好友柯倫到海邊散步,還沒有走多遠就停在那裏。柯倫知道他又想起了什麼,正要發問,突然阿基米德倒先提出一個問題:“你看,這些船為什麼會浮在海上?”
“這很簡單,因為它們是木頭做的。”
“你是說,隻有比水輕的東西才可以浮在水上嗎?”
“當然隻能如此。”
“可是你看那些奴隸們從船上背下來的箱子,那些金銀玉器,那些刀槍兵器,哪個不比水重,為什麼它們裝在船上不會沉到水裏?”
柯倫一時答不上來。
阿基米德又說:“我要是把一艘船拆成一塊塊的木板,再把木板和那些貨捆在一起,拋到海裏,你說會不會沉到海底?”
柯倫驚得瞪大了眼睛:“老朋友,你真的要拆一艘三桅貨輪做實驗嗎?”他知道阿基米德搞起實驗來是什麼都想得出來、幹得出來的。
阿基米德淡淡一笑說:“不會,不會。”他從柯倫吃驚的眼神裏知道自己在別人眼裏實在是個瘋子。“我想,我們總會找到別的實驗辦法的。”
從這天起,海灘上就再也看不見這一對好友的影子了。原來,他們待在家裏,圍著陶盆要尋找“浮力”。阿基米德把一塊木頭放在水裏,從陶盆排出的水正好等於木頭的重量,他記了下來;又往木頭上放了幾塊石子,再排出的水又正好等於石子的重量,他又記了下來;他把石頭放到水裏,用秤在水裏稱石頭,比在空氣中輕了許多,這個輕重之差又正好等於石頭排出的水的重量……阿基米德將手邊能浸入水的物體都這樣一一做過實驗,終於一拍腦門,然後拿起一根鵝毛管筆在一張小羊皮上鄭重地寫下這樣一句話:
“物體在液體中所受到的浮力,等於它所排開的同體積的液重。”
接著他將那些試驗數字整理好,開始書寫一本人類還沒有過的科學新書《浮體論》。這本書當時自然不會印刷出版,書的手稿在阿基米德死後兩千年才在耶路撒冷圖書館被人發現,書中插圖的水麵竟是球麵形狀,這體現了他的科學思路:大地是球形的。這是後話。
還說現在,阿基米德躲在小屋子裏,地上擺滿了盆盆罐罐,桌上鋪著一疊羊皮,他正埋頭實驗和寫作。忽然,一個人推門進來,隻見他穿著一身華貴的朝服,卻滿臉汗水,兩腳泥漿,站在門口上氣不接下氣地嚷道:“啊,我尊敬的阿基米德先生,原來你躲在這裏。難道你不知道外麵發生了什麼事情?國王正派人四處找你,他心急如火,這會兒正在宮裏發脾氣呢。”
欲知國王找他有何急事,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