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來去匆匆(2 / 3)

悟冥方丈向寺外山門方向望去,目有隱憂。那功高似仙的易林子,當在此時現身了。

忽然,悟冥方丈眼前一花,但見一個十多歲的娃娃嘻笑著跑來。娃娃一直跑到悟冥的身前跟下,探手入懷,掏出一個小瓷瓶,童聲道:

“山下有一老頭,讓我把這個交給你。”

悟冥接瓶在手,眼裏迷茫。

眾人齊把目光聚向那小瓷瓶,見它黑不溜秋,粗工粗料,毫無奇特之處,心道:

“易林子弄此玄虛,可是為何?”

這時,忽聽一個蒼老的聲音從山下傳來:

“悟冥,取盆清水來!”

有小僧端來一盆水,悟冥打開小瓷瓶,見裏麵有半下清水,別無他物。悟冥略一搖頭,慢慢將瓶中清水倒進盆裏幾滴,無甚異樣。悟冥一皺眉,索性全部倒入,頓見盆中清水抖抖而動……悟冥見了,竟駭然色變!

敢情那瓶中的清水竟滴滴凝露,在盆中組成一排文字:

“字現即比。易林子。”

眾人見了,更覺奇異,遂即領悟:易林子乃世外高人,他讓娃娃傳書,自是不屑與此中人等相見。眾人中又不乏自視文武雙全的書生俠客,他們見了易林子的水字狂書,騰龍展鳳,不禁暗自歎服了。

悟冥稍斂愁容,口道:

“那就開始吧!”

此言一出,眾人心下一緊,暗暗思恃:這次比武雖是被易林子所迫,但確為南國武林的盛舉,且不說關係到各門各派的江湖地位,就是那號令武林的盟主之位,便已誘人已極了。天賜良機,怎能錯過呢?

但聽一個聲音高叫:

“在下性急,哪個跟我比?”

眾人望去,見是一高頭大漢,一身白衣,腰挎大刀,虎步而出。他往場子中間一站,虎目圓睜,昂首向空,當真是氣勢非凡。

悟冥見此人是南嶺派掌門李不馴,禁不住微微搖頭。

身材矮小、全身皆黑的秦嶺派掌門牛玄憂懷抱巨斧,走上場來。兩人相互拱拱手,並不多言客套,接著就鬥在了一處。

才三五個回合,李不馴便不耐煩了,但見他一聲虎吼,刀影如山,迭迭幻幻,如同有千百把鋼刀同時揮舞,鋪天蓋地向瘦小的牛玄憂壓去!

眾人心下一凜,暗自驚歎:南嶺派的絕技“重山刀法”,果然不同凡響!

牛玄憂見李不馴如此急躁,心下一笑,憑他那雙銳眼,牛玄憂一下就識出了那刀的真身所在,他舉斧相擊,一聲震響過後,二人都後退了一步。

李不馴心下大急,暗道:小小的牛玄憂都收拾不了,何論他人?此念一生,李不馴更為凶狠,把一柄鋼刀舞得風雨不透。

牛玄憂知道李不馴一向心急氣躁,他穩紮穩打,步步設營,隻想尋機祭出殺招。

李不馴大刀急舞,漸而慢了下來。牛玄憂見時機已到,手中大斧驟然加速,輪出一道光柱。但聽刀斧相擊之聲如同爆豆,接著一聲裂響,李不馴的那柄大刀已被牛玄憂的大斧震飛!

李不馴敗下陣來,心灰意冷。

長江門主廖化險鼻子一哼,捧錨便上,直取牛玄憂。

廖化險以錨為兵器,眾人見了一驚。如此弄船之物,反為兵器,長江門主可謂化腐朽為神奇了。

兩個人你騰我跳,爭鬥十分激烈。廖化險沉穩如山,自不像李不馴那般心急冒進,縱是如此,他也身處下風,形勢不妙。

廖化險心下有急,暗恃:

“不使出絕技摘星錨,怕是不成了!”

念此,他手下一緩,目光卻死死盯住牛玄憂那柄大斧!

牛玄憂不知就裏,他勝了李不馴,心下自是高興的很,此刻,他又見廖化險露出敗相,心下更樂,竟連連猛攻,隻想趁熱打鐵,一舉將廖化險拿下。

廖化險瞅準空檔,大錨突然脫手,未等牛玄憂叫出聲來,他那大斧已被大錨緊緊鉗住。牛玄憂不肯撒手,廖化險卻手上一鬆,牛玄憂後仰,摔在地上,狼狽不堪。

悟冥皺眉一擰,如此纏鬥,少林聖地恐怕要沾染血腥了。

老方丈略一側目,卻見先前那個送瓶的娃娃竟還沒走,他坐在場地邊上,正摳弄著地上的一個螞蟻洞。悟冥歎息一聲:為了“盟主”之位,各門各派中人好似市井無賴了,也難怪那娃娃看得無趣,玩起螞蟻來了。

牛玄憂一敗,滇池幫幫主艾虛奇馬上出陣。

廖化險微微一笑,拱手道:

“艾幫主,請了!”

廖化險和艾虛奇的交情不薄,曾多次推杯換盞。不料,艾虛奇竟冷若冰霜,淡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