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性喜博,凡所謂博者皆耽之,晝夜每忘寢食。”
“耽”是沉溺,入迷。清照一旦下起棋來,就沒白沒黑,不吃不喝。
《打馬圖序》
44.王士禎在和清照詞中說:
“斷鴻南去,便瀟湘千裏,好為儂留。”
“浦葉藕花相映暮,援琴更鼓瀟湘句。”首次將“瀟湘”與清照相聯係。
《鳳凰台上憶吹簫》等
45.歸來堂的“書畫彝鼎”,“盈箱溢篋”。
《金石錄後序》
46.清照說:“連天衰草。”
《點降唇》
47.清照曾寫道:
“遙想楚雲深,人遠天涯近。”
《生查子》
48.清照說:“暗香盈袖。”
《醉花陰》
49.清照的“暗香盈袖”之後是:
“莫道不銷魂”。
同上
50.清照的名句有:
“花自飄零水自流。”
“花”與“水”承載了她的情感。
《一剪梅》
51.清照說她欣賞名作的過程是:
“意會心謀,目往神授”。
《金石錄後序》
52.明人江之淮評價清照的命運:
“易安乃逐水桃花之不若矣!”
《古今女史》
53.清照曾描繪過一個小美人:
“素約小腰身。”
《浪淘沙》
54.清照說,小美人在唱歌:
“歌巧動朱唇。”
同上
55.清照說那小美人:
“不奈傷春。”
同上
56.清照說,小美人在“桃花深處”。
同上
57.清照的最後時日是:
“流落江湖間以卒。”
即無人得知,她去世於何時、何地、葬於何處。
《郡齋讀書誌》
58.明人徐士俊評價清照的菊花詞:
“此真能統一代之詞人者矣。”
《古今詞統》
59.清初的裴暢評價清照:
“易安自恃其才,藐視一切。”
《詩苑萃編》
60.清照的菊花詞中有:
“東籬把酒黃昏後”。
“澤畔東籬”。
“莫負東籬菊蕊黃”。
她的菊花總在“籬”邊。
《醉花陰》等
61.清照《芭蕉》詞中的雨夜是:
“點滴霖霪,點滴霖霪。”
《添字采桑子》
62.清照的《芭蕉》詞首句是:
“窗前誰種芭蕉樹。”
“窗”字十分要緊。
同上
63.清照《芭蕉》詞中還說:
“傷心枕上三更雨,愁損北人,不慣起來聽。”
她三更時正在失眠,不知何時才能睡去。
同上
64.清照原是聽到雨滴芭蕉,方“傷心”“愁損”的。
同上
65.清初的文士們評論清照,多以為她是風流人物:
任宏遠說:“往昔風流在。”
高宅暘說:“風流不獨詞人盡。”
朱照說清照故居:“是風流基址。”
清照自己也說:“疏影尚風流。”
《鵲華山人詞集》等
66.清照很瘦。她的畫像,明人吳寬看後說:
“人比黃花瘦幾分。”
清人周樂看後也寫道:
“幾閱滄桑遺像在,
果然人瘦似黃花。”
《易安居士畫像題辭》等
67.清照有詞“愁眉翠斂春煙薄”。
眉是斂著的,且有煙。
《菩薩蠻》
68.清照說“欲語淚先流”“但餘雙淚”,言其眼內淚水之多。
《武陵春》等
69.“隻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清照的愁,恐怕船都裝不下。
《武陵春》
70.清照時常生病,“病裏梳頭恨發長”,“病起蕭蕭兩鬢華”,“餘又大病,僅存喘息”。
《春殘》等
71.清照說“寵柳嬌花”,“照水一枝清瘦”。
《念奴嬌》等
72.清初的彭孫遹說清照:
“病裏腰肢慵似柳。”
《念奴嬌》
73.清初的彭孫遹,說清照是“湘娥”。
“湘娥”即瀟湘妃子。
《念奴嬌》
74.清照說自己,“鹽絮家風人所許”。
《青玉案》
75.明人評價清照:
“易安多以文字中人忌。譏刺甚眾。”
清照的文章總是紮人的疼處,紮了很多人。
明嘉靖版《山東通誌》
76.清照的詞裏滿眼皆“愁”:
柔腸一寸愁千縷。
薄霧濃雲愁永晝。
獨抱濃愁無好夢。
正人間天上愁濃。
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淚向愁中盡。
熏透愁人千裏夢。
怎一個愁字了得。
《點絳唇》等
77.清照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十四個疊字,被人讚為“卓絕千古”。
《詞律》
78.清照詞中,“簾”字極多:
“人悄悄,月依依,翠簾垂”。
“人間簾幕垂”。
“憑欄翠簾低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