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宋詞人劉辰翁“托以易安自喻”,作《永遇樂》,詞中有:
璧月初晴。
黛雲遠澹。
春事誰主。
香塵暗陌。
斷煙禁夜。
芳景獨自如故。
《須溪集》
2.宋代無名氏評李清照《金石錄後序》:
“以見世間萬事,真如夢幻泡影,而終於一空而已。”
《瑞桂堂暇錄》
3.清照說:“有聚必有散。”
《金石錄後序》
4.清照說:“散為雲煙。”
同上
5.清照說:“綺筵散日,誰人可繼芳塵。”
《慶清朝慢》
6.清照為親族“代進帖子”,即代為寫詩向皇族呈獻。
《癸巳類稿》
7.清照代作的是五言詩。
《帖子詞》
8.清照詩的韻腳用字是,“床,香”。
同上
9.明誠將清照詞句,混入自己五十首新作,友人看後說:“隻三句最妙!”
正是清照詞。
《琅嬛記》
10.明人陶宗儀說清照:
“韻事奇人,兩垂不朽矣。”
《說郛》
11.清照說:“餘性偶強記。”
自誇記憶力強。
《金石錄後序》
12.明誠“與細君共賞”《楞嚴經》時,“猶不欲寐”。
《雲自在龕隨筆》
13.明誠說,欣賞《楞嚴經》是“展玩”。
同上
14.清照在帕子上題詞,送於明誠。
《琅嬛記》
15.清照的題帕詞《一剪梅》,共12句。
同上
16.清照題帕詞的結句是: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一剪梅》
17.明誠“晝寢”時,夢兆姻緣。
《琅嬛記》
18.明誠晝寢醒來時說:“言與司合,安上已脫,芝芙草拔。”像是謎語。
同上
19.明誠與清照雪中尋詩時,“頂笠披蓑”。
《清波雜誌》
20.明誠與清照和詩,因才力不及,“每苦之也”。
同上
21.清照喜歡剪來梅花插到瓶裏。例如歸來堂後亭梅花開時,她說:
“南枝可插,更須頻剪。”
《殢人嬌》
22.清照作詩擇韻,曾持一本書,“信手開之,約以所開為韻作詩”。
《感懷詩小序》
23.清照開書擇韻作的詩裏說:“靜中吾乃得至交,烏有先生子虛子。”
即寂靜之中得到一個好友,他就是“沒有”。說明清照何等寂寞。
《感懷》
24.清照作《感懷》詩,是離開青州歸來堂,到萊州做客之時。
《感懷詩小序》
25.清照曾說自己:
“閭閻嫠婦亦何知。”
“嫠婦”讀作“梨婦”,寡婦的意思。
《上樞密韓胄詩》
26.清照去萊州看望明誠,是明誠納妾之後,所以,清照說自己“獨處一室”。
《感懷詩小序》
27.清照溪亭遊玩時,“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
《如夢令》
28.清照因劃船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同上
29.清照驚起的鷗鷺,飛在“藕花深處”。
同上
30.清照的全部精神與性情,隻保留於《金石錄》與《漱玉集》,這一“金”一“玉”之中。
《金石錄》等
31.清照於青州建歸來堂時,是宋徽宗大觀元年(一一○七)。歸來堂正是“大觀”園。
《李清照年表》
32.清照少年時的家裏有竹子,父親李格非(字文叔)為之取名“有竹堂”。
《有竹堂懷李文叔》
33.明人王鴻參觀清照故居後,寫詩說竹:“月中瘦影驚龍舞,窗外秋風和鳳吟。”
同上
34.王鴻看過清照家後還說:
“引我故園歸夢好,一軒書鎖綠雲深。”
同上
35.清照家裏有欄杆。
她還有個倚欄的習慣:
“玉闌幹慵倚”。
“倚遍闌幹”。
《念奴嬌》等
36.清照歸來堂的居室,取“審容膝之易安”,名之“易安室”。正是因其小得聊可容膝。
《金石錄後序》
37.清照的歸來堂內,“室無塗金刺繡之具”。十分簡樸。
《金石錄後序》
38.清照汴京的家裏有梨花。所以她說,“梨花欲謝恐難禁”,“皎月初斜,浸梨花”。
她的歸來堂以及南渡後的居所,均有芭蕉,這才有“窗前誰種芭蕉樹。”
《浣溪沙》等
39.清照的歸來堂院裏有水域,故有:
“唯有樓前流水,
應念我終日凝眸。”
《鳳凰台上憶吹簫》
40.清照家的房梁上有燕子。
她這才寫了:
“梁燕語多終日在。”
《春殘》
41.清照的歸來堂裏,有獅子形狀的銅質香爐,所以她說:“香冷金猊。”
“猊”就是獅子。
《鳳凰台上憶吹簫》
42.清照極喜飲茶。她高興時“烹小龍團”;醉後“更喜團茶苦”;夢中“活火分新茶”;唯有病中“莫分茶”。
《金石錄後序》等
43.清照最愛下棋。她說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