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室裏的性革命(1 / 1)

收到一封海外留學生的來信(他正好在匹茲堡大學讀書,和我也算前後校友吧),值得注意。他提到一篇新近的文章,這篇文章是援引英國醫學界權威雜誌《柳葉刀》新發表的一篇文章。下麵是中文翻譯的部分段落:

“僅以梅毒為例,在1993年,中國大陸每10萬人中病發率僅為0.2,而到1999年已經發展到6.5。另外,先天性梅毒的病發率也在逐步提高。20世紀90年代初期,中國大陸每10萬個新生嬰兒中先天性梅毒病發率僅為0.01,而到2005年,這一比例上升到19.68,年增長率竟高達72%。”

據一項完成於2004年的類似社會調查報告,有相當多的青少年敢於性冒險,初嚐禁果的年齡越來越低。他們當中的許多人在學校是好學生,在父母麵前是乖孩子。”調查報告還說,他們許多人在發生性關係的時候不使用避孕措施,女生對反複墮胎毫不在乎。據路透社2007年1月12日轉引來自中國大陸官方的統計說,每年全國共有近200萬婦女進行人工流產,其中“有1/4是未成年少女”。

值得關注的是:當代中國人性觀念變化極大、極快。在1989年我做的一項北京市隨機抽樣調查中,婚前性行為的發生率僅為15%,其中還有相當一批人是已經打算結婚的固定伴侶。而近年來根據計劃生育部門的調查,婚前性行為已飆升至60一70%。所以我判斷,中國已經在發生一場靜悄悄的性革命,這個革命是在臥室裏悄悄發生的,大家並沒有上街遊行,但是從行為模式到觀念都發生了劇烈的革命性的變化。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當怎麼辦?多數人除了擔憂和感歎什麼也不做,有少數人則試圖回到革命前,比如主張宣傳婚前童貞觀念,進行守貞教育,成立“青春無嘏守貞少女團”。但是成效甚微。有關責任部門更願意采取“鴕鳥政策”,眼不見為淨。這就是中學性教育至今收效甚微的原因。

我強烈呼籲,在青少年中開展科學的性教育,爭取像北歐國家那樣,通過認真的普及的性教育,達到百分之百避免少女懷孕的目標。在這些國家,婚前性行為的比例高達95~99%,可是卻能夠把婚前懷孕和性病傳播的危險降到最低,靠的就是經過專家論證的科學的普及的性教育。其實,這並不難辦到,隻要在性教育中添加如何避孕的內容就可以了。如果有關部門再不積極做好這項工作,在全國青少年婚前性行為根本控製不住的局勢下,將因為自身的“鴕鳥政策”導致對青少年身心的極大傷害。

性革命生不逢時

如果拿中國目前的性狀態與美國相比,我認為我們正處於美國上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狀態,也就是處於性革命的前夜。

跡象一:同性戀酒吧在各大城市出現。

跡象二:婚前性行為比例從15%飆升至60一70%(年輕人群)。

跡象三:婚姻之外的各種形式的性活動大量增加。

在擺脫了長時間的壓抑之後,在性革命初起時,大家往往會興高采烈,忘乎所以。而在這個艾滋病大行其道的時代,這個奪人性命的不治之症給人們的樂觀情緒罩上了一層陰影。所以我說:中國的性革命生不逢時。

我不得不提醒:在大家興高采烈地享用自己重新發現的性權利和性自由的同時,千萬不要忘記防病,否則會樂極生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