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提出一個蘿卜白菜理論,目的是緩解人們在性問題上的恐怖症,為什麼不可以把同性戀看成蘿卜,把異性戀看成白菜呢?以此類推,可以進入這個係列的還有:
虐戀是蘿卜,香草型的關係(西方人造了一個與虐戀對立的詞,就是這個詞,指一般的、尋常的性關係)是白菜;
換偶是蘿卜,不換偶的夫妻是白菜;
一夜情(情與性分開)是蘿卜,夫妻關係(情與性相結合)是白菜;
長期關係是蘿卜,短期關係是白菜;
一對一關係是蘿卜,一對多是白菜;
雙邊戀是蘿卜,多邊戀是白菜;
自慰是蘿卜,性交是白菜;
虛擬性愛是蘿卜,現實性交是白菜;
兩人在家裏做是蘿卜,多人在聚會上做是白菜;
這個單子還可以無限延長,這裏就不一一列舉了。
蘿卜白菜理論的提出是受了兩個刺激:
一是接到一封保守基督教徒的恐嚇信,其中有這麼一段話:“你沒發現嗎?淫亂會招致惡病。如:淫亂、奸淫,患梅毒、艾滋病等(未婚同居是淫亂的一種);同性戀,患艾滋病(在神的眼裏,同性戀是比一般的淫亂還邪惡的)。”
為什麼要把人們某種單純的生理需求或娛樂需求說得如此恐怖呢?它到底損害了誰呢?是損害了當事人的身體還是損害了他人呢?不要說得這麼恐怖吧。在我看這個問題最恰當的定位就是“蘿卜白菜各有所愛”。僅此而已,豈有他哉?
二是一位女記者采訪我,她在問到“換偶問題”時提起:她在接到采訪任務時,頭兒問她:李銀河讚成換偶嗎?這個“讚成”“不讚成”還真把我給難住了:如果我說他們有權利就是讚成,那我就是讚成;如果說我提倡換偶是讚成,那我就是不讚成。所以我想用這個蘿卜白菜理論來回答:我隻是說有人愛吃蘿卜,有人愛吃白菜,他們誰愛吃什麼吃什麼,你要是非問我讚成蘿卜還是讚成白菜,我覺得這是我的個人隱私,恕不交代。
最後說一句,無論是喜歡蘿卜還是白菜,都要注意防病。如果吃蘿卜的得病機會大,吃白菜的得病機會小,那吃蘿卜的就更得注意防病。
同性婚姻提案
建議我國設立批準同性婚姻的法案。理由如下:
第一,據現行法律,同性戀不違反中國法律,同性戀者是具有各項權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同性戀者當中有人有結婚的要求,他們的要求與他們作為公民的權利沒有衝突,應該得到承認。
第二,鑒於同性戀者屬於少數族群,許多國家已設立反歧視的保護性法律。目前西方許多國家已陸續承認了同性婚姻或家庭伴侶關係,較早的有澳大利亞及北歐國家,較晚的有加拿大、法國、德國、美國的一些州(如馬薩諸塞州)和一些城市(如舊金山)。到目前為止,世界上已有5個國家(比利時、荷蘭、英國、加拿大、南非)正式批準同性婚姻。如果我國能夠允許同性婚姻,將屬於保護少數族群利益、反對歧視的立法,在人權方麵使我國躋身於世界先進行列,取得與西方一些國家在人權方麵鬥爭的優勢。某些西方國家,特別是天主教國家,在關於同性戀的立法上受到宗教方麵的壓力,要想通過保護此類少數族群利益的立法十分艱難;而中國傳統文化對於同性戀並不太歧視,這是我們在人權方麵可以得分的一個有力背景,應善加利用。一旦中國立法保護同性婚姻,將成為我國保障人權的一個有利證據,使僅僅允許同性戀進入軍隊服役的美國聯邦法律相形見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