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駟馬難追·(1 / 1)

�W

���典出《五代史記·晉書·高祖皇後李氏傳》。

五代時期,石敬瑭起兵反唐,請求北方契丹的支援,契丹主耶律德光親自率軍大敗唐兵,冊立石敬瑭為皇帝,國號為晉。

天福七年(公元942年),高祖石敬瑭去世,他的兒子石重光即位,史稱出帝。石重光不善治理國家,又遭遇嚴重的旱災和蝗災,民不聊生,餓殍遍野。皇太後李氏多次訓誡出帝,出帝都聽不進去,等到外族入侵,晉國已是不堪一擊。

開運元年(公元944年)春,契丹進犯晉國,出帝石重光率軍抵禦,又派人致書耶律德光,請求重修舊好,被耶律德光拒絕。雙方屢屢交戰,晉軍節節敗退。耶律德光派降將張彥澤率領先鋒騎兵兩千人進入京城,屯兵於明德門外,京城陷入一片混亂。石重光召來學士範質,對他說:“昔日先帝起兵太原時,想選擇一個兒子留守太原,契丹皇帝看中了我,他們應該比較了解我。你為我草寫降表,說說過去的事,也許能讓我們母子活下來。”

石敬瑭像

範質草寫降表,石重光自稱“孫臣”,稱呼耶律德光為“翁皇帝”,表示自己全家低頭認罪,等待處理。

範質又為太後草降表,自稱“晉室皇太後新婦李氏妾”,上表說:“張彥澤率軍進城,承蒙皇帝阿翁降書安撫,先皇帝當年處於危難時,皇帝阿翁親自征戰,挽救了石氏,立了我晉朝社稷。不幸先帝去世,嗣子繼位,沒有好好治理國家,兵結禍連,終於到今天這個地步。過去的事已經發生,駟馬難追。今蒙皇帝阿翁的撫慰,對我們有再生之恩,今上表請罪。”

耶律德光接到出帝和太後的降表,回信說:“你們不必憂慮,保證你們有一個吃飯的地方。”耶律德光降石重光為光祿大夫,封為“負義侯”,命人將他們舉族遣送到黃龍府去。

駟馬:共拉一輛車的四匹馬。四匹馬拉的車子,跑得很快。比喻既成事實,無可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