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足適履·(1 / 1)

典出《淮南子·說林訓》。

夫所以養而害所養,譬猶削足而適履,殺頭而便冠。

春秋時代,楚靈王之弟棄疾受臣子朝吳的慫恿,趁靈王出兵征伐徐國的機會,殺死了靈王的兩個兒子。靈王聽到了這變故,上吊而死。棄疾起初還不知道靈王已死,又因為有兩個哥哥,不敢馬上繼承王位,於是擁立他哥哥的兒子子午做國君,後來知道靈王已死,又采用朝吳的奸計,逼迫子午自殺,自己做了國君,稱為平王。

晉國國君獻公因為寵愛驪戎所獻的美女驪姬,把她立為夫人,還打算立她所生的兒子奚齊做太子。但驪姬感到太子申生很得民心,又有他哥哥重耳和夷吾的扶助,不敢一下子這樣做,便用計挑撥獻公和他這三個兒子的關係。後來獻公果真聽信詭言,賜申生自殺,並派兵捉拿重耳和夷吾。

以上兩則故事,都是因聽信慫恿和挑撥,以致兄弟逼死哥哥,父親殺死兒子。於是《淮南子·說林篇》有這樣一段話:骨肉之間本來是互相親愛的;但如果有陰險奸惡的壞人從中挑撥,即使父親也會殺死兒子。由於聽信詭言而殺死自己的骨肉,正好像是“削足而適履,殺頭而便冠”。

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說:鞋子小了,就把腳削小一點兒;帽子小了,就把頭削一點兒。為了適應鞋子和帽子的尺寸,而不惜刻肌傷骨。

後來人們用“削足適履”比喻無原則地遷就湊合,愚蠢地生搬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