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偉籃壇風雲路》:改組中籃公司(3)(1 / 1)

這同樣是一份備受爭議的合同,但在將方案上報總局後,總局領導同意了我們的方案。

與此同時,女籃和NBL聯賽的招商工作也取得了突破,基本改變了虧損的局麵。

經過幾年的努力,中籃公司已經擺脫了初期的資金困境,2006年的總資產比2004年增加了387.98%,國家隊的商務開發年收入達到了2002年的10多倍;中國籃協2006年商務開發所得總收入也比2003年、2004年的總收入有了約10倍的增長。同時,建立了較為規範穩定的商業運營模式和合作夥伴基礎。此外,中國籃協還成立了中國籃球協會器材裝備委員會,參展體博會,舉辦“國際籃球產業論壇”,更好地承擔了作為全國籃球管理機構的社會責任,塑造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提升了籃球相關資源價值,為籃球產業的可持續開發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這時再回想一下,2003年籃協全部商務開發收入的總和不到3000萬元,到2007年,我們的收入幾乎翻了兩番。有人以為,籃協因此發了大財,其實不然。實際上,籃協除購置了2000平方米的新辦公樓這筆不動產外,沒有多少結餘。我們把收入的絕大部分又投入到CBA聯賽和國家隊的建設中,以促進中國籃球事業更好地發展。這本來就是我們搞好商務開發工作的初衷。

即便當時的資源整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還是以為,現階段中國籃球產業的開發還是比較低層次的。在標誌產品經營、媒體運營、草根培訓等方麵還有很大的潛力,有待進一步挖掘。

很有象征意味的是,我們把籃管中心辦公樓的新址選定在北京崇文區的幸福大街上,我衷心希望中國籃球永遠能走在幸福的康莊大道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