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名郡,蘇、杭並稱。然蘇城及各縣富家,多有亭館花木之勝,今杭城無之。是杭俗之儉樸,愈於蘇也。湖州人家絕不種牡丹,以花時有事蠶桑,親朋不相往來,無暇及此也。嚴州及於潛等縣,民多種桐、漆、桑、柏、麻、苧,紹興多種桑、茶、苧,台州地多種桑、柏,其俗勤儉,又皆愈於杭矣。蘇人隙地多榆、柳、槐、樗、楝、穀等木,浙江諸郡惟山中有之,餘地絕無。蘇之洞庭山,人以種橘為業,亦不留意惡木,此可以觀民俗矣。
石首魚,四五月有之。浙東溫、台、寧波近海之民,歲駕船出海,直抵金山、太倉近處網之,蓋此處太湖淡水東注,魚皆聚之。它如健跳千戶所等處,固有之,不如此之多也。金山、太倉近海之民,僅取以供時新耳。溫、台、寧波之民,取以為鯗,又取其膠,用廣而利博。予嚐謂涉海以魚鹽為利,使一切禁之,誠非所便。但今日之利,皆勢力之家專之,貧民不過得其受雇之直耳。其船出海,得魚而還則已,否則,遇有魚之船,勢可奪,則盡殺其人而奪之,此又不可不禁者也。若私通外蕃,以啟邊患,如閩、廣之弊則無之。其采取淡菜、龜腳、鹿角菜之類,非至日本相近山島則不可得,或有啟患之理。此固職巡徼者所當知也。
西湖三賢祠,祠唐白文公樂天、宋蘇文忠公子瞻、林處士逋也。樂天守杭日,嚐築捍錢塘湖鍾泄其水,溉田千頃。複修六井,民賴其利。子瞻初通判杭州,後複為守,開西湖,作長堤,中為六橋,又濬城中六井,與民興利除害,郡人德之。林處士,則以其風節之重耳。考之《郡誌》,郡故斥鹵,唐興元間,鄴侯李泌守杭,鑿六井,引西湖水入城,民受其惠。則杭之水利,興自鄴侯,而白、蘇二公之所修濬者,其遺跡也。知有白、蘇而忘鄴侯,可乎?竊謂三賢祠當祠李、白、蘇三公以遺愛,和靖則別祠於其舊隱巢居閣或四照堂,以表風節,斯於事體為得宜也。
衢之常山、開化等縣人,以造紙為業。其造法:采楮皮蒸過,擘去粗質,糝石灰,浸漬三宿,蹂之使熟。去灰,又浸水七日,複蒸之。濯去泥沙,曝曬經旬,舂爛,水漂,入胡桃藤等藥,以竹絲簾承之。俟其凝結,掀置白上,以火幹之。白者,以磚板製為案卓狀,圬以石灰,而厝火其下也。
西湖相近諸山,如飛來峰、石屋寺、煙霞洞等處,皆嚴洞深邃可愛。然每處刻佛像,破碎山壁,亦令人可厭。飛來峰散刻洞外,石屋寺刻洞中,大小至五百餘像,煙霞洞所刻尤多,蓋皆吳、越及宋人之製,予《煙霞洞詩》有“刻佛過多清氣減”之句,正以其可厭耳。
溫茶,即辟麝草,酒煎服,治毒瘡,其功與一支箭等,未知果否。一枝箭出貴州,同五味子根、金銀藤共煎,能愈毒瘡。
貓生子胎衣,陰幹燒灰存性,酒服之,治噎塞病有效。聞貓生子後,即食胎衣,必候其生時急取則得,稍遲則落其口矣。
國初賜諡,惟公、侯、伯、都督,凡勳戚重臣有之。文臣有諡,始終永樂年間,然得之者亦鮮矣。今六卿之長,翰林之老,鮮有不得諡者。古之諡必有議,本朝無此製,故諸老文集中無此作。
作興學校,本是善政。但今之所謂作興,率不過報選生員、起造屋宇之類而已。此皆末務,非知要者。其要在振作士氣,敦厚土風,獎勵士行。今皆忽之,而惟末是務。其中起造屋宇,尤為害事。蓋上官估費,動輒銀幾千兩,而府縣聽囑於旁緣之徒,所費無幾,侵漁實多。是以虛費財力,而不久複敝,此所謂害事也。況今學舍屢修,而生徒無複在學肄業,入其庭,不見其人,如廢寺然,深可歎息。為此者但欲刻碑以記作興之名,而不知作興之要故也。
歐公記錢思公坐則讀經史,臥則讀小說,上廁則閱小辭,未嚐頃刻釋卷。宋公在史院,每走廁則狹書以往,諷誦之聲,琅然外聞。此雖足以見二公之篤學,然溷廁穢地,不得已而一往,豈讀書之所哉!佛老之徒於其所謂經,不焚香不誦也。而吾儒乃自褻其所業如此,可乎?若歐公於此構思詩文,則無害於義也。
《癸辛雜識》解匡衡說《詩》解人頤,以俗語兜不住下頦之說為證。且雲:本朝盛度,以第二名登第,其父頤解而卒。岐山縣樊紀登第,其父亦以喜而頤脫,有聲如破甕。此說過矣。解音蟹,如淳注雲:笑不止也。又柳玭《戒子弟書》有雲:“論當世而解頤。”言不學者聞論世事,不能置喙,但解緩頤頰而笑耳。盛、樊二事,偶過喜而有此異,當時聞衡說《詩》者豈至此哉!
《尚書錢文通公譜略》雲:“奪門報功,領重賞者甚眾。府君謂兵部尚書陳公汝言曰:‘今日封侯封伯皆是矣,獨一人未封。’汝言誰?府君曰:‘當時非奉皇太後手詔,則曹、石二公焉敢提兵入禁,蓋以迎複之功,歸諸皇太後,請上尊號。’明日,汝言入奏,英宗皇帝即命擇日上聖列慈壽皇太後尊號。”愚謂子為天子,以天下養,苟欲致隆於尊親,揆之以禮,何所不可,但論功邪?使皇太後無手詔之功,尊號當不上耶?文通之言,未為得也。
《剪燈新話》,錢唐瞿長史宗吉所作。《剪燈餘話》,江西李布政昌期所作。皆無稽之言也。今各有刻板行世。聞都禦史韓公雍巡撫江西時,嚐進廬陵國初以來諸名公於鄉賢祠。李公素著耿介廉慎之稱,特以作此書見黜,清議之嚴,亦可畏矣。聞近時一名公作《五倫全備》戲文印行,不知其何所見,亦不知清議何如也。
前代稱祖父、母為王父、王母,父母歿,稱皇考、皇妣。今世無官者神主稱府君,皆襲古式,而不知本朝有禁也。嚐見題無官神主稱處士,無封贈婦人《墓誌》稱碩人。蓋處士本不可易稱,必若嚴光、徐穉之流可也。今舍此則無以順孝子之心。孺人在古,夫稱其婦之辭,今既以為命婦封號,則不可僭。碩人既有出,又無礙,是可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