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些豐富的知識並沒有像安佟想象的那樣給他的設計工作帶來豐富的靈感。因為知道的東西太多,每次設計軟件程序的時候,他都會不由自主地從大腦中搜索相關的知識和案例,這就使他設計的作品模仿痕跡非常重。這讓他非常苦惱。
公司的老板看出了他的煩悶,於是在一次單獨相處時對他說:“佟子,你是個非常優秀的工程師,不斷地學習,為自己充電原本是一件好事,但是太繁重的學習和過多的知識儲備有時候會影響你的思維方式。試著忘掉那些沒必要的知識,給你的大腦留出足夠的空間來思考創意,你會發現意想不到的效果。”
聽了老板的話,安佟這才領悟:原來自己的靈感都被過量的知識嚇跑了。
豐富的知識能夠使人對更多的領域有所了解,能夠拓寬人們創意思維的廣度,使人們的創意思考更加自由開放。但事實證明,大量的知識不僅對創意思考沒有好處,反而會束縛思維,所謂過猶不及就是這個道理。
而且,掌握大量的知識會使人產生一種不願思考的心理,一旦遇到困難或問題,首先想到的不是思考新的方式和方法來解決眼前這個問題,而是從過去的記憶中調取類似的經驗和知識,拚湊答案。殊不知,知識往往趕不上時代的發展,知識和經驗往往是過時的,它們隻能起到借鑒作用,而不能生搬硬套。
總之,知識的豐富程度和創意的多少之間沒有絕對的關係。聰明的人應該懂得既要豐富自己的知識,又不被知識困住思維。
創意需要用心去想
一提起創意,人們往往會覺得摸不著頭腦,甚至認為創意離自己很遙遠,普通人是很難找到創意的,其實事實並非如此。創意並不是無章可循的,創意存在於每個人的生活之中,隻要用心去想,早晚會找到創意的。
很多人都以為自己一直在想,殊不知用心想和隨便想是大不相同的。隨便想想得到的辦法往往缺乏創意,而大多數時候用心想是可以得到創意的。什麼是用心想呢?創意為什麼需要用心想?
我國古書《荀子·勸學》中有這樣一句話:“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意思是,蚯蚓沒有鋒利的爪子和牙齒,也沒有強健的筋骨,它之所以能夠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泉水,是因為它用心專一。由此可見,用心的力量是相當強大的。
用心去想的意思是指使用心力,專心去想。用心並沒有人們想象得那麼難,不需要特別的天賦,不需要大量的知識,也不需要豐富的社會經驗。用心去想就是要人們在想的時候懷著一顆真誠、認真、有耐性的心,你隻需要抱著“多想總會得到創意”的心態認真去想就夠了。
讓人煩擾的是,用心去想也不一定能夠得來創意,因此很多人都不願意在這方麵花費時間和精力,因為無法預知是否能夠得到想要的結果。雖然創意產生的概率很小,但是用心總是沒錯的,多用心,創意總會來的。
什麼是用心想
想,看起來是個很簡單的動詞,然而它卻具有很深的意義。什麼是用心想呢?恐怕沒有人能夠給出準確的答案。為什麼我們凡事都想要個標準答案呢?那些事事要標準答案的人思維往往比較僵硬,創意也很少光顧他們的頭腦。在用心想之前,先改掉凡事都找標準答案的壞習慣吧!
可能很多人會說了:“我每天想的事情多了,什麼時候吃飯,什麼時候睡覺,如何工作,如何學習以及如何談戀愛……我自然會想啊!”但是殊不知這種想可能隻是一種因為迷茫,一種被各種問題和選擇包圍而不得不做出的想,一種思緒圍繞問題打轉卻遲遲找不到解決方案的無效想。
絕大多數人隻是在遇到困難或問題的時候才開始去想,這是一種被迫的想,和用心想是大不相同的。用心想是時時刻刻都在想,是一種主動的行為。用心想是基於防患於未然的目的,為了找到某個問題的解決方案或手段去思考,找不到解決的辦法絕不放棄。隻想有數的幾個辦法不能算是用心想;想了十幾或二十幾個辦法都沒解決問題,也不能算是用心想;隨便想想就得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也不能算是用心想。這些至多可以算是普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