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創意何時何地才會出現:捕捉靈感的5個秘籍(3)(2 / 3)

利用等公交車的時間、上下班坐車的時間、工作累了休息的時間、走路的時間等,將之前記錄的筆記拿出來整合一下,重新思考。這樣,之前的想法和靈感才有可能變成有價值的創意。如果隻是為了記筆記而記筆記,記過之後就拋到腦後,即使再好的想法也不可能轉變為實際、有用的創意,之前費心費力記下的筆記也會成為一堆無用的廢紙。

還有,由於靈感筆記記錄的都是一些零散的、不成熟的想法或念頭,倘若不對其進行回顧和整理,這些想法就不會成熟,也就不會成為成形的創意。這也提示人們一點,記錄筆記隻是開始,不要有那種想法不成熟就不記錄的錯誤想法,不管怎樣,先記錄下來再說,因為後麵還有關鍵的整合步驟。倘若你覺得某個想法將來可能會有用,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立刻寫到紙上才是最明智的。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如今很多人喜歡用手機或掌上筆記本等記錄筆記,但是用這些電子產品記錄需要等待和輸入的時間,不如直接寫到紙上來得快。用紙記錄能夠節省時間,避免因為等待而遺忘某個想法。此外,電子產生可能會由於機身故障等原因丟失信息,而用紙張記錄則沒有這樣的擔心。由此可知,傳統記錄筆記的方法還是需要保留和提倡的。

無論何時何地,隨身攜帶紙和筆是非常重要的,隻要看到或想到什麼有意思的東西都可以馬上記錄下來。不必考慮這個想法是不是有用、是不是有創意、是不是有價值,這些問題是整合信息時才需要考慮的問題。先搜集充足的資料,然後再對這些資料進行分析、選擇,從中篩選有用的信息,動腦思考,從而獲得創意。

事實上,大部分記錄下來的想法,在日後整理的時候來看都沒什麼創意,趣味性不強,沒什麼實際用處。這個時候千萬不要懷疑自己記錄筆記的好處,因為任何事情都存在概率問題,況且創意的產生要比一般事情發生的概率低很多。對於那些沒什麼新意的紙片,果斷地丟棄吧!不要覺得可惜,也不要有什麼不舍的情緒,因為後麵要記錄的想法還有很多。以後你會發現,光是那些有意思的紙片整理起來都不容易了,如果不扔掉那些沒趣的紙片,你日後回顧和整理信息的工作量會成倍上升,何況那些沒趣的紙片留下來除了幹擾你的思緒,毫無用處。

林西是一家報社的編輯,他從上學的時候就養成了隨時隨地記錄所思所想的習慣,這個好習慣給他帶來了很多優秀的創意,因此直到工作以後他依然保留著這個習慣。轉眼間,他已經記錄了將近七年的靈感筆記了,這七年間,他記錄的紙片已經裝滿了兩個大箱子。

最近他很苦惱,因為隨著時間的累積,記錄的信息量越來越大,紙片越來越多,他每次整理信息都要花很長的時間。更要命的是,他不舍得丟棄那些現在看起來已經毫無用處的筆記,因為他覺得每一張紙片都是自己用心記錄下來的,每次看到這些紙片,他都會覺得特別有成就感。可是由於信息量的增大,他回顧和整理筆記變得越來越困難,而且大量無用的紙片經常會幹擾他的思考,使他的創意一天比一天少。

一個周末,他在家翻看過去記錄的小紙片,他的一個好朋友正好過來找他一起吃飯。看到滿屋子的紙片,林西的朋友震驚地說:“天啊,你打算讓這些紙片把你活埋了啊!”林西無奈地笑了笑說:“我也在發愁,照這樣下去,我真的會被這些筆記給活埋了。”然後林西把自己舍不得丟棄筆記的想法告訴了自己的好朋友。他的好朋友問他:“你上大學時候買的電腦淘汰了,你怎麼處理的?”林西不知朋友葫蘆裏賣的什麼藥,隻好照實回答:“那電腦我早就賣了,毫無用處的東西留著做什麼!”聽完林西的回答,他的朋友哈哈笑著說:“你這不是挺明白的嘛!無用的東西當然要丟棄啊,你那堆沒用的筆記該扔就扔了吧。不然你的思維早晚會被它們困死的。”

林西聽完朋友的話恍然大悟,隨即他和朋友一起整理那些紙片,將其中80%沒用的筆記都丟進了廢品箱裏。以後每次整理筆記的時候,林西都會將那些看起來沒什麼意思的紙片丟掉,這樣一來,盡管他依舊保留著記錄靈感筆記的習慣,但是紙片的總量不僅沒增,甚至還會減少,這樣一來他整合信息容易多了,產生的創意也比之前多了。

用心做筆記隻是產生創意的第一步,要想真正獲得創意,回顧和整理過去的各種思想是必不可少的。有些人是記錄筆記的熱衷者,他們喜歡收藏大量的筆記,覺得那是他們心血的構成,不僅不舍得丟棄那些無用的筆記,還為擁有海量的筆記而自豪。事實上,記錄筆記本身沒什麼值得誇耀的,由記錄筆記、整合信息得出創意才是最終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