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一般常識、邏輯的限製
西脅順三郎,日本著名詩人,與T.S.艾略特、R.M.裏爾克、P.瓦萊裏三人並稱為20世紀四大詩人。西脅順三郎具有很高的語言天賦和文學造詣,他的詩以獨特的詩風聞名世界文壇。
西脅順三郎寫詩時的思考方法比T.S.艾略特還要超前。從某方麵來說,艾略特做詩的思維方式可以總結為“嘲諷”二字,而西脅順三郎對此並不認同,他認為盡管嘲諷能夠改變原本的東西,但是卻不容易產生優秀的創意,西脅順三郎提出了另一個思考的方法,那就是和一些與眾不同的事物相結合,從而獲得“不和諧的和諧”。
一般來說,容易結合的事物早就結合了,這種結合往往流於俗套,毫無新意。但是倘若把那些不好結合、差距很大,甚至常識認為完全相悖的事物結合起來,很可能產生優秀的創意,獲得重大的發現和發明。
寫詩的時候,摒棄那些常識認可的、普通的結合,運用那些散文不建議使用的表現手法,將會發現一個詩意橫生的世界。
這種打破一般常識、邏輯限製的做法,就是新發現,就是新創造,就是創意。
以西脅順三郎的一首詩《道路》為例:
道路
去往卡玫勞特的大路變得很熱鬧
人們都趕著去參加祭禮
在熱愛薑花的女子眼裏
所有的回憶都失蹤了
無論過去還是未來
把一切全部舍棄
在那輛被裝飾成黃色的馬車裏
盛著心靈最開始時候的喜悅
到底這種喜悅一直還在
一切都源於那眼神的追憶
結合讓純淨的心遭到了玷汙
殺死阿袤爾的凶手娶了艾寥斯
一個新生命的誕生伴隨著一個生命的逝去
這是生命的神秘之處
水晶般純淨的女子
無奈歎息的漆樹
在十月的八瀨大平原道路上
淺顏色的果實
野薔薇也悄悄開了口
幻象是最真實的現實
擔憂是最龐大的存在
你是過去的女子
你是現在的女子
你是永遠的女子
“艾爾瑪·蘇姿啊,獻給你這被追憶和歎息填滿的一夜”
並不是所有的一切都屬於你
包括這略帶憂傷的喜悅
走過蒼茫遼闊的世界
兩人,將永遠的分開
永遠平行,再不相遇
明天將要去摘母子草
去海頓
在這首詩中,有多處打破常識和邏輯,將那些很難結合的事物結合起來,比如“無奈歎息的漆樹”,將漆樹擬人化,以漆樹的歎息暗示詩人的歎息;比如“在那輛被裝飾成黃色的馬車裏,盛著心靈最開始時候的喜悅”,馬車是具體的事物,喜悅是抽象的情感,按一般邏輯來說,馬車不可能盛放喜悅,隻有人才能擁有喜悅,但是這裏打破邏輯,將馬車和喜悅相結合進行了創新,這就是創意。
西脅順三郎還寫過這樣的詩“清晨打翻寶石盒,和幾個友人結伴坐在門口交談,這一天是神的誕生日”。日本知名詩人、小說家室生犀星對這首詩的評價極高,他說:“像‘清晨打翻寶石盒’這樣優秀的詩句,即使是一位優秀的詩人一生可能也寫不出五次。”的確,用打翻的寶石盒比喻晨光照耀露珠的景色,這樣富有想象力的美妙句子絕對不是普通的比喻,而是一個非常出色的創意。
為什麼西脅順三郎會擁有這麼多這麼好的創意呢?後來有個和西脅順三郎很熟稔的年輕人道出了這其中的秘密。這位年輕人表示,西脅順三郎作詩的時候很喜歡將那些差距很大的詞語相結合,以實現“不協調的協調”。實際上,西脅順三郎之所以用這種思考方法是有淵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