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餐廳都由三部分組成,即服務功能區、生產功能區和輔助功能區。

一、服務功能區

是給顧客提供用餐和服務的場所,包括大廳和包間,上文已經詳細介紹過了。

二、生產功能區

是指給服務功能區的經營提供服務的部分,包括備餐間、生產製作間、廚房和洗滌間組成,也是經營的重要組成部分。

1.廚房區

此區為非衛生作業區,或為一般所指的汙染作業區,故一般除管理人員外,應盡量減少廚房內人員在此區出入、操作。

一般用來放置現烤設備、臥式冰箱、貨架、操作台案、水池、清潔工具間、排煙罩、新風機、調理台、切餅台、保溫層架、立式冰箱、低櫃、接線台、充電工作台、微波爐、IT設備、洗碗機、洗槽、罐車、中央水處理器等。

廚房的設計必須考慮通風和衛生兩大問題,特別是氣流的控製和油煙的清潔。這些都需要在設計的時候請專業人士進行合理布置。廚房與餐廳之間應該采用雙門雙道。廚房與餐廳之間真正起隔油煙、隔噪聲、隔溫度作用的是兩道門的設置。同向兩道門的重疊設置不僅起到“三隔”的作用,還遮擋了客人直接透視廚房的視線,有效解決了陳設屏風的問題。

2.備餐間

為前台經營準備各種用具,有儲備餐盤、飯碗、各種杯具、台布、餐巾等。各種餐用具的存放要按照不同品種和規格分類存放,以方便服務人員取用。

備餐間的設計要注意:為了以便於夾、放傳菜夾,便於通知劃單員,方便起菜、停菜等信息溝通。備餐間應處於餐廳、廚房過渡地帶。

3.洗滌間

主要用於清洗和消毒客人就餐用過的餐具,所處位置一般離廚房較近,便於及時將幹淨的餐具送入廚房盛裝菜品。

洗滌間的設計與配備,在餐飲經營中,可有效減少餐具破損,保證餐具洗滌及衛生質量,洗滌間在設計時應處理好以下幾方麵的問題:

(1)洗滌間的位置,以緊挨餐廳和廚房,方便傳遞髒的餐具和廚房用具為佳。所以洗滌間應接近餐廳、廚房,並力求與餐廳在同一平麵,這主要是為了減輕傳送餐具員工的勞動強度。當然在大型餐飲活動之後,服務員用餐車推送餐具,這也是前提條件。

(2)保證洗滌間的空間,保證餐具在洗滌間裏能夠得到及時地清洗。另外,要注意進行及時的排水保證洗滌間地上的衛生。

(3)無論是設置、安裝先進的集清洗、消毒於一體洗碗機的洗滌間,還是手工洗滌,采用蒸汽消毒的洗滌間,洗滌操作期間,均會產生水汽、熱氣、蒸汽。這些氣體,如不及時抽排,不僅會影響洗碗工的操作,而且會使洗淨的甚至已經幹燥的餐具重新出現水汽,還會向餐廳、廚房倒流,汙染附近區域環境,所以洗滌間通排風效果要好。因此,必須采取有效設計,切實解決洗滌間通、排風問題,創造良好環境,洗滌間要單獨用一個抽風機,不能和廚房共享。這是因為一般廚房晚8:30就下班,而洗滌間常常到近晚10點才下班,隻要廚房一關抽風機,洗滌間的水蒸氣就出去不了。

(4)洗滌間的地麵要有高低落差。洗滌間的地麵有高低落差才方便員工清洗,如果沒有高低落差,水會流在地麵上,而不是自己流到溝裏。

三、輔助功能區

是為就餐客人提供更多方便、服務質量而設置的,主要有客人衣帽間、衛生間、員工更衣室、倉庫等,可根據餐廳的具體情況配備。

在這個區域特別要強調的是衛生間的設計,因為衛生間是餐廳的必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使用率最高的區域,其設計關係到顧客對餐廳的總體評價。

衛生間的裝修等級應該與餐廳的主體相適應,設計氣氛必須與餐廳主體保持一種延續統一。必須設計前室,通過牆壁將外麵人的視線遮擋。衛生間中設置的鏡子應該注意其折射角度與入口的關係,以免外麵的人通過鏡子的折射能夠看到裏麵的情況。餐廳的衛生間共用性強,因此衛生保潔特別重要。在衛生間材料的采購時盡量考慮用蹲廁,蹲廁的地麵要抬高15厘米,主要解決好落差問題。衛生間必須設置地漏,牆、地麵、洗手台等都要用防水材料,以提高使用壽命和清潔效率。

衛生間的通風很重要,理想的做法是設置明窗,但餐飲建築中往往受到很多限製,多數采用機械通風,通常在餐廳衛生間中設置吊頂,將通風設備、照明設備和排水管道等隱藏在裏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