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遂州,乃川中名郡,與梓、益二州齊名。
千裏涪江浩浩西來,到了遂州地界,向北轉了一個大彎,急湍回旋的江水,就在城中形成了一個大湖,湖闊十裏,蕩蕩水天一色。湖中心有一座小島,狀如葫蘆,土著人叫它貓兒洲,讀書人卻在史籍裏查到了它的出處,那是大有來頭的,叫聖蓮島。遂州人就不明白甚至感到疑惑,好端端一個貓兒洲咋就叫聖蓮島呢?州誌上載得清楚,唐穆宗、宋徽宗兩位帝君先後封遂寧郡王,二人在遂州屏藩時曾結廬於此,閑暇之餘,時常去島上課讀養心,拿臣子們的話說,兩位聖上是沾了寶島靈氣才得以登坐龍廷的,於是小島就被賜名聖蓮島,湖也就叫了聖蓮湖。
“黃鼠狼”的府第就坐落在湖心的聖蓮島上。
“黃鼠狼”是誰?街坊間小兒都知道,遂州小溪令黃中玉就是“黃鼠狼”。
民諺雲: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黃中玉不偷雞不摸狗,何故被冠以“黃鼠狼”的稱謂,沒人知曉,反正小溪縣的百姓都這麼叫他。民間傳言黃中玉生財有道,小溪為令十餘年,積蓄頗豐,計有百萬之巨。
道光七年春,黃中玉年屆六十,當朝典律寫得明白,大清七品以下官員,任職不得超過花甲之齡。於是,從去年臘月開始,黃中玉就在謀劃卸任後舉家遷回劍州故裏定居一事。他聽江湖朋友說,劍門關一帶新近出了個外號“神猿”的大盜,此人武功高強,專幹殺人越貨的勾當,過往客商多遭不測。
黃大人心裏躊躇,遲遲未敢舉家北遷。
夏七月初五,黃中玉六十壽辰,前來賀壽的賓官多達百人。內有一個名叫羅三五的拳師,可掌斃蠻牛,自稱黃大人的遠房表弟,與劍州道中人交情甚篤。
黃中玉竊喜,吩咐管家將其安排到正廳的貴賓席上,有意讓他和小溪眾多名流坐在一起。
羅三五見表兄如此抬愛自己,感到格外風光。席間論及江湖事,羅拳師操一口劍州土話誇誇其談,說到精彩處,滿臉神采飛揚。偌大的黃府內,到處都能聽到他爽朗的笑聲。
待到客人吃飽喝足後,管家安排眾人到後院休閑室品茗小賭。黃中玉則獨自留下羅三五,悄悄對他說道:“愚兄欲舉家遷回劍州,所慮攜物甚重,恐道途不暢,奈之何?”
羅三五聞言,高聲笑道:“區區這等小事,有何難哉?!”
黃府裏有護院蔡氏昆仲,素得黃大人關照。兄弟倆正打從回廊經過,聽到羅三五這般語言,眉頭皺了一皺。適才此人席間吹牛,好生讓人反感,今見大人居然將護送財物這等大事,托付給一個蠻牛一般有勇無謀的人,委實放心不下。便上前誠懇地請教道:“久聞羅師傅武藝高強,可否賜予眾人一觀?”
羅三五不知道二人話裏有話,見有人願意觀看自己的武技,心裏甚為高興,欣然同意當眾一試身手。
時,明月如晝。
賓客們聽到有熱鬧看,紛紛走出房門,團團將羅三五圍住。
羅三五見圍觀者甚眾,頓時來了精神,發一聲喊,左右二手各執白刃勁舞。刀聲唰唰直響,寒光閃閃不可逼視。
滿庭賓客,轟然叫好。獨蔡氏兄弟冷眼旁觀,一言不發。
黃中玉見蔡氏兄弟麵無表情,不知何故。遂上輕聲問道:“我表弟的功夫可是了得?”
兄弟二人欲言又止,輕輕搖了搖頭,轉身待要離去。
羅三五見兩個護院打扮的人,態度竟然這般倨傲,心中不由得勃然大怒。當下持刀抱拳道:“想必二人定有驚人手段,羅某不才,倒要領教領教!”
但凡道上混的江湖人士,誰不知道“領教”的含義?羅三五把話一下子說到了絕處,讓蔡氏兄弟一時不知如何是好。兄弟倆隻得實話實說:“以君之能前往,命必不保,何論護金乎?”
羅三五一聽,更加地暴跳如雷,手持雙刀將蔡氏兄弟攔住,定要親眼看一看二人的技能,否則白刃無情。
蔡氏兄弟並不理會羅三五的挑釁,以醉酒為名相推脫,始終不願較技。
黃中玉見表弟十分尷尬,連忙出來打圓場。他輕聲對蔡氏兄弟說道:“你二人若不顯露一下,他人怎知誰對誰錯呢?”
兄弟倆見主人發了話,不便再推脫,默默地從下榻的房間裏取來一刀一槍,雙雙躍入庭中。持槍者麵東,持刀者麵西,身子直挺如標杆。
甫一亮相,果有大家風範,庭中頓時啞然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