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一風處變不驚,團團作揖道:“眾位朋友辛苦,劉某人這廂有禮了。”
紅衣女郎朱唇輕啟,音賽黃鸝般鳴唱:“剛才接到兄弟們飛鴿傳書,說您劉大鏢師押鏢前來,廖觀音敢不來此接駕?”
劉一風聞聽此言,暗自吃了一驚,他萬萬想不到這個如花似玉的女子,竟然是川中赫赫有名的紅燈教主廖觀音!江湖傳言其一身功夫已臻化境,豈敢掉以輕心?遂再次團團打躬作揖道:“不想教主大駕光臨,劉某真乃三生有幸。奈何劉某受人之托,必忠人之事,萬望教主高抬貴手!”
廖觀音身邊的小嘍囉立即打斷了劉一風的話,不耐煩地說道:“我家教主豈是打家劫舍之輩?她老人家素聞你劉大鏢師之名,願以武會友,結交天下豪傑!”
劉一風聽罷,心裏輕鬆了許多。他聽道上朋友說起過,廖觀音人如其名,天生一副大慈大悲菩薩心腸。看她一臉淡定的神色,劉鏢頭不敢怠慢,當下凝神戒備地說:“請教主賜招。”
廖觀音並不理會他,聞言後四下觀望,見不遠處有數隻麻雀雪地覓食,衝其大吼一聲,麻雀頓時亂飛。廖觀音纖足微動,向地上的積雪踢去,但見雪粒亂濺,“噗噗”數聲悶響,空中的麻雀悉數被雪粒擊中,應聲墜落眼前。
小嘍囉們無不拍手叫好。
劉一風心裏暗自讚歎,端的好功夫,果不愧觀音之名!
尹府裏的十大護院,哪見過這種陣仗?皆麵露焦慮之色,齊刷刷地望著劉一風。
劉鏢頭不慌不忙地施禮道:“教主,劉某獻醜了。”當即從口袋裏掏出一枚銀幣,用力向空中拋去。眾人紛紛仰頭觀看,突見一道寒光射出,“當”的一聲,銀幣碎成四塊!
廖觀音脫口讚道:“好強勁的力道,好快的刀!”一語未了,陡覺腦後有異,回頭一看,不由得心中駭絕!自己頭上的辮子居然被齊刷刷地割斷在地!腳後跟處的地上,插著一柄寒光閃閃的小刀,其薄如紙,狀如柳葉。
廖觀音這才反應過來,原來劉一風在表演時,先用小刀射碎了銀幣,小刀下墜時又順帶割斷了自己頭上的辮子,以己之能,竟然毫無察覺!嘖嘖,我的老天爺,這等功夫怎不讓她心驚肉跳?
“劉師傅高技,廖觀音實在萬分佩服。請移步龍泉山寨,本教主略備薄酒以敬英雄。”
劉一風暗道一聲僥幸,與眾人商量後,爽快答應了廖觀音之邀。
當天晚上,劉鏢頭一行十數人連同鏢車,夜宿龍泉山寨。眾人和山寨裏的朋友們,徹夜飲酒狂歡,直到天明方止。
一連三日,每天晚上都狂歡不止。但始終不見車隊下山,也沒有看見廖觀音的人下過山。
數日後,大雪初晴。有虯須大漢自稱劉一風者,持梓州鎮遠鏢局的拜帖,來遂州尹府拜會六阿哥,商量護鏢之事。
尹善明接帖後大驚失色,火速稟報州府衙門知曉。州牧梁興平得報後,立即發兵攻打龍泉山,搶得空寨一座,凡十數人連同鏢車皆不知去向。
聽老輩人說,那個“劉一風”實乃打家劫舍的刀客,人稱“快刀浪子”,與紅燈教素有往來。也有人說,“劉一風”本來就是紅燈教的教徒,不知何故得到了梓州鎮遠鏢局的信物,合謀演了一出智取“龍泉山”的好戲。
沒想到六阿哥尹善明一世精明,仍遭人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