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債券交易收益
債券交易收益是指投資者通過在證券市場上買賣債券所獲得的差價收益。投資者在證券市場購買債券無非兩種情況,要麼通過發行市場認購新債,此時的買入價就是認購價格,要麼通過交易市場購買上市交易債券,此時的買入價就是市場買入價格。投資者如果持有證券到期,那麼舉債人到期支付的價格就是賣出價;如果在債券到期前通過二級市場進行出售,那麼賣出價就是轉讓價格。賣出價與買入價之差額,就構成債券投資的交易收益。債券評級標準如表2-1所示。
表2-1
債券評級標準
標準普爾
穆迪
AAA
歸於最高信用等級,借者償還能力
Aaa
判定為最高質量,風險程度小
非常高
AA
支付利息和償還酬金能力很強,稍
Aa
高質量但低於AAA,因為保護程度不
遜於最高等級
夠大,或存在其他長期風險成分
A
償還能力強,可是借者在環境和經
A
債券具有有利的投資性,但未來易受風
濟條件變化時易受不利因素影響
險因素影響
BBB
有足夠的能力支付利息並償還本金,
Baa
既無高度保護,也沒有足夠擔保,償付
但不利的經濟條件變化或環境很可能
能力足夠
導致風險
BB
最低投機等級,B、CCC、CC均與
Ba
判斷有投機成分,未來沒希望
BB相同,有突出的投機成分
資料來源:孫可娜.
證券投資教程[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投資者根據對市場行情的分析,在低價時買進,在高價時賣出,就可以獲得差價收益。證券市場上債券價格經常是波動的,因此,差價收益的獲得就具有不確定性。但與股票價格波動相比,其波動幅度要小得多。一般而言,債券價格的升降主要受以下幾方麵因素的影響:
政府宏觀調控手段的實施。
利率水平。
物價水平。
彙率變動狀況。
新債券的發行數量。
投機操縱。
投資收益計算
衡量投資收益的大小,一般有兩項互相聯係的指標,即投資收益額(絕對數)和投資收益率(相對數),其中投資收益率(即利潤率)是單位投入資本贏得的利潤,這種對盈利能力大小的衡量,便於不同數額的投資進行比較,作用和地位尤為重要。例如你購買100萬元的債券,同時還買了500萬元的股票,收益的對比要用相對數。從時間的範圍來看,資產收益是經過一定時期的增值,這個時間為了可比起見,一般來說固定用年,資產收益是指資產的年收益率或年報酬率。注意:如果不作特殊說明的話,用相對數表示,投資收益指的就是投資的年收益率,又稱資產報酬率,其計算公式為:
式中,r是投資收益率;t指過去(未來)特定的時間段;Dt是第t期期末的現金股利;Pt是第t期的股價;Pt-1是第t-1期的股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