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滑頭反複無常(1 / 2)

趙丕廉從河南唐生智那裏回來後,把他了解到的情況向閻錫山如實地作了彙報,認為,利用唐生智的力量反蔣,要比其他實力派更有力。閻錫山聽了之後,同意趙的策劃,並答應接濟唐部軍費60萬元,再運送糧食槍彈若幹。唐生智也特別重視聯絡閻錫山,又派袁士權專程到太原會晤閻錫山與馮玉祥,進一步策劃聯合反蔣,袁轉達唐意,隻要閻錫山同意反蔣,唐生智即擁護閻為領袖。

趙丕廉奉閻之命,又赴信陽見唐說:

“百川先生對唐司令的倒蔣決心非常讚賞,並贈送現款3萬大洋,作為薄禮。為了及早行動,已將糧食槍彈運至山西黃河北岸。另由北平撥付之現洋20萬元及贈唐司令之私款,交由延國符先生押運而來。”

雙方達成協議,一俟準備工作就緒之後,由唐發出通電,以閻錫山為總司令,唐生智為副司令,共同討蔣,逼蔣下野。

不料,在12月1日,唐生智在鄭州發出通電,列名75人宣布討蔣,就任汪精衛任命之護黨救國軍總司令職,並宣布閻錫山為副總司令。12月3日,唐又發表《擁汪聯張通電》,當日在鄭州就總司令職,聯合石友三,出兵討蔣。閻錫山看到通電之後,十分惱火,拍案大罵唐生智不講信義,單方毀掉協議。因為閻之所以又是糧彈,又是軍餉支持唐充當倒蔣的先鋒,不外乎是圖謀一旦倒蔣成功,他就可以代替蔣介石而成為國家“元首”了。但,唐生智卻自作主張,投奔在汪精衛的門下,給他掛個副總司令的牌子,讓他也充當汪精衛的打手倒蔣,為汪精衛爭奪元首,閻錫山決不會幹這種吃虧不占便宜的事。因此,急將運送給唐生智的糧食、槍彈及餉款扣留不再發出。

當時,兩廣戰爭未停,而唐、石又興兵發難,蔣介石惶惶不安。經過一番考慮,認定閻錫山、張學良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於是,派吳鐵城以勞軍為名去東北拉張學良,派趙戴文回山西勸說閻錫山反唐,調蔣係主力追擊唐生智部。

閻錫山深知如果蔣介石和張學良聯合起來,他和唐生智部都不是對手,又經他的“軍師”趙戴文的勸說,很快改變態度,從聯唐反蔣一變而為擁蔣反唐,閻的變化影響了整個戰爭全局,致使原來在唐生智反蔣通電上列名的將領紛紛發表聲明,否認他參與反蔣行動。12月20日,由閻錫山領銜,原在唐生智的反蔣通電上聯名的將領如馬鴻逵、萬選才、劉茂恩、劉鎮華、王金鈺等聯名通電,擁護中央,反對改組派,反對唐生智,並在太原召開群眾大會,大造反唐聲勢。

蔣介石對閻錫山與唐生智的勾結早有察覺,接到閻的電報,有了辦法,立即發布命令,委派海陸空副總司令閻錫山為討唐總司令,統率晉軍,並統一指揮河南地方雜牌軍,通電宣戰,開始討伐唐生智的軍事行動。

閻錫山接到蔣介石的討唐總司令的任命後,十分得意。他認為,討唐戰事成功,又可得到蔣介石的信任,繼得河北、平津地盤之後,以晉綏軍駐紮占據河南,然後再赴任西北邊防司令長官。這樣,不僅長江以北的半壁河山歸閻錫山所有,而且西北中原也屬我管轄。這樣,再和蔣介石爭權,當上國家“元首”,將為期不遠了。於是,他興致衝衝地部署兵力,整裝待發。這位閻總司令,安排了山西善後事宜之後,身著軍禮服,佩帶指揮刀,統帥7個軍7萬人馬,於1930年元旦,由太原乘火車到石家莊指揮討唐,命令他的晉綏軍向河南開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