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u0005閻錫山反複無常,不講信義。馮軍發動討蔣以後,閻錫山看到馮軍與蔣聯合對己的威脅已不複存在,加上蔣的多方拉攏,給了不少好處,便背棄了與馮聯合討蔣的約定,出賣了馮軍。
閻錫山始終沒有表示反蔣,更沒有出動隊伍,反而促使本有反蔣之心的唐生智助蔣攻打馮軍。當馮軍勇猛進攻,蔣軍被動難以支持之時,閻把馮軍的軍事機密報告給蔣方,10月15日又答複南京政府五院院長,表示對宋哲元等人的行動,當盡力製止,26日又公然聲明,應以政治手段解決時局,並勸馮玉祥令所部停戰,31日與蔣方代表何應欽等商討解決西北問題方案,表麵上聲稱和平解決,暗地裏卻布置壓馮的措施。當蔣軍發動攻勢,馮軍處境困難之時,11月5日,閻錫山宣布就任陸海空軍副總司令,同時,在北平、太原等地召開“討逆大會”,以表示完全服從中央。10日,太原各界又召開了慶祝閻錫山就任副總司令大會。隨後,閻軍與馮軍處於敵對狀態。
閻錫山以爽約和出賣的卑劣手段,換得了全國軍職的第二把交椅——蔣介石賜與的副總司令。
軟禁在建安村的馮玉祥,得知閻錫山爽約使所部20萬官兵陷於絕境時,憤而絕食,以示抗議。馮玉祥又要求親自到太原責問閻錫山,但被把守村莊的閻軍跪地攔車擋回。
12月13日天津《益世報》刊載了蔣閻往來的電報,馮玉祥看到這張報紙後,才如夢方醒,知道了閻與蔣已有拉攏,明白了自己失去自由的原因——原來上了閻錫山的當。
後來,馮玉祥將閻錫山在發動這次反蔣戰爭的前後言行,如實披露給《泰晤士報》記者,平、津各外文報紙都刊登了這一新聞,閻錫山的人品為世人所知,更為同情馮軍的人士所不齒。
1930年1月初,馮玉祥在建安村秘密會見了鹿鍾麟,令其回陝代理總司令職務,重整西北軍。馮又用米湯在一本《三國演義》上給鹿鍾麟、宋哲元等寫了一封信,說道:“你們一定要設法對付閻,能聯合韓複榘、石友三一同動作更好,千萬勿以我為念,而且隻有你們這樣做,我才能夠有辦法。”
鹿鍾麟等遵照馮的指示,提出了“擁護中央,開發西北”的口號,並密派代表赴南京麵見何應欽。鹿對他的代表說:“蔣介石是我們的敵人,閻錫山是我們曆史上的仇人;敵可化為友,仇則不共戴天。”鹿的代表向何應欽表示,西北軍願意參加編遣,如果能給一批軍火,還可以開往山西討伐閻錫山,何應欽表示,隻要西北軍表明打閻的態度,馬上可以得到中央的接濟。蔣介石先後打敗了李宗仁和馮玉祥,接著就要對付閻錫山,馮軍即有討閻的意向,正與他的“聯甲製乙”政策相符,當然樂於同馮合力倒閻。
鹿鍾麟與南京拉上關係後,又派人去河南與韓複榘、石友三聯係,共同攻打山西。韓複榘致電鹿鍾麟說,閻錫山好用權詐,搬弄是非,如不把他打倒,國家就不會太平。鹿複電對韓讚揚不已,並說:“我弟如舉兵入晉,兄願聽弟指揮。”石友三1929年背叛蔣後駐軍新鄉一帶,正在伺機取得一個地盤,對於聯合攻打山西,當然讚同。
閻錫山得知這些消息,大吃一驚,感到對馮的軟禁已不起作用,一旦馮軍與蔣聯合起來進攻山西,自己將要陷於十分不利的境地,為了擺脫危局,隻得立即向馮表明聯合反蔣。
閻錫山和蔣介石的矛盾,也是由來已久,隻不過閻錫山善於權術,沒有公開化而已。蔣的“削藩”政策和各個擊破方針,閻看得清清楚楚,打敗李、馮之後,下一次一定會輪到自己頭上,而且馮的兩次反蔣和1929年唐生智反蔣,他都參與幕後策劃,其中內幕,蔣方不會不知,遲早要找他算帳。閻認為,與其被動挨打,倒不如主動討蔣。蔣介石為了削弱閻的勢力,接收了天津海關和長蘆鹽運使署等稅務機關,並拒絕支付平津衛戍司令部轄區所需的軍政費用,使閻十分惱火。同時,閻錫山也有同蔣介石爭奪天下第一的野心,與蔣的矛盾無法調和。再加上各派反蔣勢力的代表也都雲集太原,擁他帶頭反蔣,這種局勢,也正可利用。
作為縱橫家,閻錫山知道馮玉祥這張牌已經失去了作用。然而從另一方麵說,如果想拆散剛剛結成的蔣、馮聯盟,扭轉即將開始的倒閻大勢,還必須求得馮玉祥的諒解,利用放馮的有利條件,變蔣、馮聯盟倒蔣。這樣,閻錫山不顧個人臉麵,親自到五台建安村向馮玉祥賠禮道歉,又是下跪,又是痛哭,最後說道:
“大哥來到山西,我沒有馬上發動反蔣,使大哥受些委曲,這是我第一件對不起大哥的地方,後來宋哲元出兵討蔣,我沒有迅速出兵響應,使西北軍受到損失,這是我第二件對不起大哥的地方,現在我們商定聯合對蔣,大哥馬上就要回漳關,發動軍隊,如果大哥對我仍不諒解,我就在大哥麵前自裁,以明心跡。大哥回去以後,倘要帶兵來打我的話,我決不還擊一彈。從今以後,晉軍吃什麼、穿什麼、用什麼,大哥的軍隊也吃什麼、穿什麼、用什麼,一律待遇,決不歧視。此心耿耿,唯天可表。”閻錫山這種拙劣的表演,簡直是把李德全看傻了,也聽傻了。更令她苦不堪言的是,馮玉祥聽後也假戲真作,當即和閻錫山抱頭痛哭了一場。他們為了向對方表示各自反蔣的決心,彼此保證:“同生死,共患難,反蔣到底”。並歃血為盟。李德全慨歎之餘,衷心希望早一天結束這軟禁的生活,帶著女兒,陪同丈夫回到潼關。
但是,就在李德全和馮玉祥回到太原準備動身過黃河,回潼關的前夕,閻錫山疑心怕犯縱虎歸山的錯誤,提出閻、馮坐鎮太原,共同商議反蔣大戰的設想。這對急切想回到西北軍中去的馮玉祥來說,無疑是平地起炸雷,險些把他擊昏在地。他連聲問李德全:“怎麼辦?怎麼辦?”“好辦!”李德全十分鎮定地說,“我帶著女兒在太原作人質,閻老西一定會放你回潼關的。”
“夫人!”馮玉祥不知該說些什麼才好,下意識的握住了李德全那雙冰涼的手。
在馮臨行的前一天,閻錫山顯出特別誠懇的樣子,雙手緊緊擁抱著馮玉洋那魁偉的身軀,再次痛哭失聲說了一些自責的話後,遵照祖宗的規矩,又送上一份豐厚的“程儀”:現款50萬元,花筒手提機關槍200支,麵粉2000袋。最後又十分動感情的說:“這是我對大哥的一點心意,等到大哥回到陝西後,西北軍有什麼困難,就不客氣地開個單子來,我一定盡力相助。”
馮玉祥真的被閻錫山的慷慨饋贈感動了,他雙手捧著“程儀”禮單,許久沒有說出話來。最後,慨然表示,對已往之事絕無芥蒂,此後,彼此一德一心,共同倒蔣。
1930年3月8日馮玉祥由太原起身赴潼關,9日到達。他的妻女仍然留住太原。馮回去後,他的高級將領對閻仍不放心,認為與閻合作不可靠。馮玉祥說:“蔣介石是我們第一敵人,我們現在必須聯合閻錫山打倒蔣介石,等到蔣介石打倒後,閻錫山是容易對付的。”
這樣,馮閻聯合,共同反蔣的局麵終於形成了。
這次馮、閻發動反蔣成爭,采取的辦法是:馮玉祥仍住在建安村,指示西北軍的宋哲元、孫良誠領銜發動反蔣。馮躲在幕後,以留回旋之地。西北軍先發動戰爭,並擁戴閻錫山為首領,然後晉軍再起而響應,共同反蔣。
10月9日,宋哲元等先致電閻錫山、馮玉祥,列舉蔣之罪狀,聲言他們被迫起來反蔣。閻、馮即於10月10日回宋哲元等電,稱:“應從長計議,以求政治趨入正軌,仍望先行切實編遺,冀達諸同誌救國之切衷,國事當由國人解決也。”宋哲元與閻、馮電報往來的目的,是要造成閻、馮與此次反蔣無關的假象,以掩護他們在幕後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