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蔣聯盟終瓦解(2 / 2)

1930年8月7日,“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擴大會議”在中南海居仁堂正式召開。會場警衛由閻錫山派最可靠的將士負責,派有軍警四百餘人維持秩序,由憲兵司令兼警備司令楚溪春、軍警聯合辦事處處長李珍分別指揮,分別各自嚴加守衛,會場戒備森嚴,如臨大敵。出席會議的有21人。其中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黃紹竑、陳嘉佑等代表出席。會議通過了《擴大會議宣言》和《組織大綱》,推選汪精衛、趙戴文、許崇智、王法蔭等7人組成擴大會議常務委員會。

擴大會議召開後,立即緊張地拚湊國民政府。9月1日,擴大會議通過一份《國民政府組織法大綱》,宣布成立國民政府,推選閻錫山、汪精衛、馮玉祥、李宗仁、張學良、唐紹儀、謝持7人組成國民政府委員會,後來又增加石友三、劉文輝等2人,而張學良本人不同意,唐紹儀未就職,——推閻錫山為主席。

張學良於9月18日,發出了擁護“中央”,呼籲和平的通電,“呼請雙方,即日罷兵,以紓民困”,“靜候中央處置”。他自稱此電立場是“站在中間而偏南方”的,實際上完全站在蔣介石的一邊。隨後派東北軍12萬人開入關內。先行編成的兩個軍於學忠、王樹常部分別從山海關內外直趨平津,抄閻、馮軍的後路。

張學良出兵華北的通電成了擴大會議的催命符。內部矛盾重重的反蔣陣線頓時亂成一團。在北平擴大會議的代表,惶惶然不知所措。他們急忙籌集一筆款子,每人慌亂分一疊鈔票,乘火車去了太原。

閻錫山在石家莊的正太飯店召開緊急會議,商討收拾殘局的方案。汪精衛主張一不作,二不休,最後退到大西北,與蔣硬幹到底。馮玉祥態度強硬,讚成汪的主張,把所有的軍隊先集結黃河北岸,修築堅固工事,蔣介石如果要打,和他硬幹,如果不打,乘隙渡河南進。然而,象老狐狸一樣的閻錫山是經常有兩手準備的。開戰以來,他把大本營設在石家莊,而本人經常住在娘子關口的正太路總站。軍事發展順利時,他曾去過津浦線,但隻呆很短時間就返回來。當他得知東北張學良將要出兵的消息時,便急忙命晉軍向石家莊附近撤退。9月18日,在張學良發出通電的當天,閻錫山發表寒電稱:“蔣軍使用毒瓦斯,願退避三舍”,把他的軍隊向石家莊附近撤退,弄得馮玉祥莫名其妙。反複無常的石友三,逃跑動作不比閻錫山慢,他不聲不響地從隴海戰場的左翼撤兵,集結於新鄉附近,使西北軍的左翼百十裏長的側麵完全暴露在蔣軍打擊之下,幾乎遭到蔣軍的合圍。這樣,根本頂不住來自南北的軍事壓力。閻錫山怕打下去,馮的軍隊占領晉南老巢,取而代之,因而堅決主張散夥。他對人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聲勢浩大的第一次反蔣聯盟,與蔣介石苦戰七個月之久,終於徹底失敗了,“五九”小朝廷也隨著垮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