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毛兒蓋會議上,毛澤東提出一條出敵不意的進軍路線,橫跨草地,北出陝甘。這出乎蔣介石和“追剿”軍司令薛嶽的意料。蔣介石曾判斷紅軍可能東出四川,也可能向西北行動。如出西北,他認為鬆潘西北草地是不能行動的:“鬆潘草地乃北麵天然地障,飛渡不易,因此北堵南追,集中主力封鎖,紅軍插翅難逃。”薛嶽也曾說過紅軍要想“通過軟沙沒人之草地,勢有不能。”因此,橫跨草地,北出甘南,是毛澤東布下的一著險棋,也是一著妙棋。
過草地,是紅軍長征中最艱苦的一段行軍。紅軍長征經過的川西北草地,位於長江和黃河分水嶺之間海拔三千六百多米的高原上,是一個內陸藻海。水呈醬黃色,草底下是草根和腐草結成的軟綿綿的泥潭。人和馬在草地上行進必須把腳踏在每叢草的根部。踏著草垛前進。否則,稍有不慎就會陷入泥潭。一旦陷入泥潭,如果沒有人救助,就會越陷越深,遭到滅頂之災。氣候變化急驟,像小孩子的臉,變化無常,忽而太陽高照,晴空萬裏,忽而濃雲密布,雷電交加,暴雨冰雹鋪天蓋地而來。這裏茫茫荒野,找不到糧食,野菜、皮帶成了指戰員充饑的食物。
毛澤東對草地行軍極為重視,因為中國有史以來從來沒有大軍經曆過草地行軍。他親自抓右路軍草地行軍中的重大問題。他到前敵總指揮部,與徐向前、陳昌浩、葉劍英一起研究右路軍北上的具體部署和行軍路線,決定派葉劍英為過草地的先遣司令。
他親自向過草地先遣團——第一軍第四團政委楊成武交代任務。
8月17日清晨,楊成武正在與團裏的幾個幹部開會,商量一些事情,突然,接到軍團首長通知,要他火速騎馬趕到毛兒蓋,說毛主席、黨中央十分關心先遣團進入草地的行動,四團擔任先遣,要他直接到中央軍委毛主席那裏去領受任務。軍團首長還指示他們,最近周副主席病得很厲害,接受了主席的指示以後,一定要去看看周副主席。
去軍委開會,過去有過,毛主席在會議上楊也見過,但單獨到軍委,從毛主席那裏當麵接受任務,他還是第一次,心中不免有點激動。
楊成武懷著興奮的心情,帶著騎兵偵察排,從駐地波羅子附近,飛奔黨中央的駐地毛兒蓋,十幾匹快馬像一股疾風,忽兒飛上高坡,忽兒馳下山穀,在一起一伏的高原上,揚起陣陣煙塵。由於急於聽取毛主席的指示,他還是嫌馬兒跑得慢。
幾十裏路,很快就到了。
到了毛兒蓋,進入黨中央的所在地,他們就直趨毛主席的住處。
毛主席與周副主席住在一起,他們住的房子是藏民用木頭架起來的普通房子,分上、下兩層,按照藏族人民的習慣,底層關牲口,樓上住人。在樓外空地上,楊首先碰到保衛局局長鄧發同誌,鄧發同誌熱情地與他握手,然後引他進樓去見毛主席。
他們一前一後,登上了通往樓上的小木梯,踏上樓板,聽說周恩來副主席住在西屋,現在他病了。鄧發同誌領著他穿過中間的屋子。這屋子中間有一塊大石頭上麵架著個三角架,三角架下麵吊了個鍋子,這是這裏藏區常見的炊事用具,除此外,一張鋪。據鄧發同誌說,這是他的住處。鄧發同誌指著北麵一間屋子說:
“毛主席就住在裏麵!”
楊抑製住內心的激動,整了整軍衣,喊了聲報告。
毛主席正俯身觀看一張地圖,聞聲後回過頭來,瞅著他說:“你來了,很好!”隨即與他握手,並指指旁邊的木頭墩子,要他坐下。
毛主席看出他的激動,有意緩和氣氛說:“坐下來慢慢說。”他態度和藹,臉上露出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