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險關臘子口(3 / 3)

楊成武與部隊一起跨過小橋,正貼著崖腳的小路往裏衝,突然有人喊道:“政委”。

一看,路邊,與小路平行地躺著通信主任潘鋒同誌。他的腿上被血染紅了,楊感到奇怪,負責發出信號的潘鋒同誌怎麼躺在這裏,右邊是懸崖,迂回部隊已穿過山梁向北壓去,沒有、也不可能從這裏下來呀?他來不及多問,隻聽潘鋒說,衝鋒時從山頂上掉下來了。他傷勢不輕,楊叫衛員馬上急救,並指出擔架隊一定要把他抬上。

見到潘鋒同誌,楊成武不由地想到,為什麼他們不能早一點給我們發信號呢?經了解,才知道:

原來,毛振華同誌率領一連先爬到山頂,隻覺到處都是懸崖陡壁,找不到往前和往左的去路,為了尋找道路,可又不能照明,隻好摸著黑找。他,一個突破烏江的英雄,便冒著粉身碎骨的危險,在前探路,哪知,一步踩空,摔進一個深坑,頭部碰傷,但他不顧傷痛,毅然奮鬥不懈,最後終於找到了一條出擊的道路。然而,這卻整整花去了大半宿的時間。

經過兩個小時的衝殺,紅軍突破了敵人設在口子後麵三角地帶的防禦體係,奪下了一群炮樓,占領了幾個敵人的預設陣地和幾個堆滿彈藥、物資的倉庫。全團一邊作戰一邊就地補充彈藥,隨後向敵人發起了更加猛烈的攻擊。

敵人退至峽穀後段的第二道險要陣地後,又集結兵力,紮下陣腳,頑固抵抗,企圖等待援兵到來之後一齊向紅軍反撲。被紅軍迂回部隊截斷的一營敵人,這時也瘋狂地向紅軍射擊。楊成武立即命令第五連配合崖頂的一、二連,消滅這股敵人。經過連續衝鋒,部隊把他們壓到懸崖絕壁上,隨後就繳了他們的槍。與此同時,我們還集中其餘所有的兵力向敵人的第二道陣地衝擊。在我炮火、機槍的猛烈射擊下,經過二營近1小時的連續衝鋒,敵人終於全部潰敗了。紅軍便全部占領了天險臘子口。

這時,潰敗的敵人在長長的峽穀裏點起了火,由於溝的兩側荒草遍地、古木參天,火乘風勢,烈焰騰空,致使劈劈啪啪之聲遍山崩響。勇士們仍在追擊。他們從忽閃忽閃的火舌之間跑過去,不給敵人一點喘息的機會。

殘敵向岷州方向敗退了。楊成武立即命令第二營、第三營跟蹤猛追。一營和偵察連雖爬了一夜懸崖峭壁,又連續打了好幾次,連口飯都沒吃,也不肯歇一會,仍繼續參加追擊……

紅軍追出峽穀不遠,敵人又以大刺山那十裏高的山峰為依托繼續頑抗,並用密集的炮火轟擊紅軍,企圖掩護其主力逃脫。部隊便立即分兵兩路,從大刺山的兩側插過去,怎知敵人一見紅軍向他側後迂回運動,立即恐慌起來,掉頭就跑。

戰士們加快步伐,追擊到大刺山下,敵人像老鼠見了貓似的已逃得無影無蹤。這時,戰士們碰見了幾個漢族鄉親。這是紅軍進入雪山草地後,3個月不斷第一次見到能互通語言的老鄉,真是鄉音倍親,喜出望外。他們聽說是紅軍,是窮人的部隊,看到戰士們的態度很好,非常高興。楊等向他們詢問逃敵的去向,他們有聲有色地說:“魯大昌的兵像一群喪家狗,向大草灘跑去了!”並告訴紅軍去大草灘的路線。楊等向他們道謝,送給他們一些剛繳來的衣服、白麵後,又向大草灘追去。

逃敵後衛的1個營到了大草灘後,滿以為天黑了,離臘子口已有幾十裏,紅軍經過一場激戰,再也不可能追來了。哪知他們剛要住下,先頭營便趕到,發起了衝鋒,直打得敵人亂跑亂叫,死傷滿地,東逃西竄,慘敗不堪。偵察連又連夜插向岷州,占領了岷州城東關,甘肅之敵,大為震動,以為紅軍一定要馬上打岷州城了。但次日楊成武卻接到軍委的命令,要部隊揮兵東去,乘勝占領哈達鋪,至此,臘子口一戰結束。

臘子口一戰,是長征途中少見的硬仗之一,也是出奇製勝的一仗,這一仗打出了紅軍的威風,顯示了紅軍戰士智勇雙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硬骨頭精神,徹底粉碎了蔣介石企圖把紅軍困死、餓死在雪山草地的罪惡計劃。從而,它也就永遠留在了每一個紅軍戰士的記憶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