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古老的北平城怒吼了!
這天,城內各校共組成三個大隊:第一大隊由東北大學率領,包括北平大學工學院、第三中學、平民中學、師範大學、民國學院、民國學院附中、鏡湖中學;第二大隊由中國學院率領,包括弘達中學一院、北平大學法商學院、北平大學醫學院;第三大隊由北京大學率領,包括求實中學、貝滿女子中學、兩吉中學、河北高中、東北中山中學、輔仁大學、華北中學、中法大學、競存中學、精業中學、溫泉中學。城外各校集中為一個大隊,由清華大學率領,包括燕京大學、北平大學農學院、孔德學校和弘達中學二院等學校。北平各個大中學校幾乎都投入了這個救亡圖存的新戰鬥,參加的學生總計約有一萬多人。
12月9日以來,很多學校的學生都遭到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嚴密監視。這一天,北京大學各齋、院的門口,都布滿了軍警,把槍口對著準備出發示威遊行的學生。當西齋學生高舉著“北大示威團”的大旗突圍時,為首的三人被捕了,大家又發起了第二次衝鋒,前仆後繼地湧上去。這時,戰勝了軍警包圍的東齋、四齋和五齋的學生趕到,內外夾攻,逼退了軍警,學生們彙合起來直奔北大三院。
北京大學所領導的隊伍越來越壯大,中法大學、輔仁大學、精業中學……陸續地參加了戰鬥的行列。
在南長街口,隊伍遭到了水龍的射擊。當即有十幾個學生不顧一切地直衝過去,奪下水龍,並用來反射軍警。軍警們被射得狼狽潰退後,又手執大刀、木棍瘋狂地反撲過來。但當他們再次端起水龍行凶時,水龍已是有氣無力了。原來聰明的學生早已用小刀將水龍帶子割開了幾個裂口。反動派想用水龍來打散學生的企圖徹底失敗了。大隊終於衝過南長街口,到了西長安街。
但是,更嚴重的鬥爭來到了。西單牌樓的軍警不等學生近前,就舉起大刀、端著槍衝殺上來。示威學生向他們發喊:“中國人不打中國人!”這些反動派的走卒卻叫囂著:“開槍!開槍!”兩個學生頭部被砍傷,鮮血直流,但他們並不顧及自己的危險,仍然奮勇和軍警搏鬥。一位十五六歲的中學女學生被軍警野蠻地按在地上毆打,但是,她英勇不屈,大聲叫喊著:“你打!你打!反正我是中國人!”這種不屈於反動派暴力,頑強的鬥爭精神,充分地顯示了中國青年一代熱愛祖國勇於鬥爭的氣慨。大家一麵將受傷的人送回救治,一麵很快地撤入附近胡同,在西交民巷重整陣容,依然精神煥發地向天橋前進。
由清華大學、燕京大學、北平大學農學院和孔德學校組成的城外大隊,早在黎明時分,就擎著墨跡未幹的“反對冀察政務委員會”的大旗、標語,浩浩蕩蕩奔向西直門。城門仍象七天前那樣緊閉著。轉向阜成門,又被拒於城外;再奔西便門,仍遭阻攔。
兩千多學生激怒到了頂點,決定用血肉之軀去衝開鐵的城門。
立刻,壓抑著的憤怒全都化為不可戰勝的力量,凝結在雙臂上,千百條臂膀組成了一股鋼鐵的巨流。在“一、二、三……”的衝喊聲中,撞擊著鐵門。學生們滿頭大汗,毫不停歇。前麵的累了,後麵的就換上去,象千層洶湧的波濤撞擊著古老的城門。漸漸地,閂住城門上的鐵鍵開始彎曲了,門縫愈來愈大了。這時城頭上的軍警慌亂起來,從上麵扔下了大量的石頭磚瓦。學生們就一麵用磚石反擊,一麵加緊了衝擊。
終於爆發出一陣震天的歡呼,緊閉的鐵門竟被撞開了。
“衝啊!”“衝啊!”學生們立刻四人一排,臂挽著臂,帶著勝利的歡呼聲,進入西便門,經和平門向天橋進發。
在和平門外的師範大學,清晨起即被二百多軍警包圍。學生們發起了幾次衝鋒,都未能突圍。正好清華、燕京等校的示威隊伍乘勝趕來,頓時聲威大振,學生們內外夾攻,突破了軍警的包圍,加入了示威的隊伍。
在石駙馬大街,第一大隊的東北大學、北平大學工學院、鏡湖中學、民國學院和清華、燕京前一天進城的一部分學生,也和軍警發生了激烈的衝突。平大工學院的學生這天采用了前門拒敵、後門突圍的辦法,大隊人馬從學校後門出來與東北大學取得了聯絡,並有少數學生易服改裝,出了校門,乘坐電車直接至天橋。
同一個時間裏,許多學校的學生都采用了靈活巧妙的戰術:化整為零、化零為整、避實就虛、聲東擊西。師大女附中的一些學生,三三兩兩地推著自行車,提著書包,推說要回家,巧妙地越出了學校反動當局把守著的大門,參加了示威的隊伍。有的學校的學生三五成群地分散出發,裝做購買東西或逛大街的行人,軍警們摸不著學生大隊究在何處。但忽然間,擊掌之聲四起,從街頭、胡同裏,紛紛湧出一支又一支的遊行隊伍,直奔天橋。這些靈活巧妙的戰術都是在黨的領導下所放射出來的智慧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