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隊從正陽門入城後,通過棋盤街,衝向西長安街,又從西單牌樓轉入宣內大街,在絨線胡同西口被反動軍警保安隊攔住去路。各學校的代表向他們展開了說理鬥爭,並且向他們宣傳時事和愛國的道理;但是反動軍警保安隊堅持說“上邊有命令”,始終不允許學生隊伍向南行進。指揮部一看從絨線胡同到宣武門,完全是如臨大敵的警察和宋哲元的大刀隊,如果硬往南衝,不隻是衝不過去,而且必然要引起不必要的流血犧牲。況且這時,太陽已經快落山了,學生們滴水不打牙地在冰天雪地裏苦戰了一整天,也應該轉移陣地,從事休整。在分析了這些情況之後,指揮部決定整隊向北,一邊繼續遊行示威,擴大宣傳,一邊分別回校,勝利收兵。攔路的軍警當局也答應了學生隊伍回師北進。但是當學生隊伍井然有序地轉彎北進時,反動軍警當局卻突然一聲命令,向愛國學生發動了猛襲。宋哲元的大刀隊揮舞著白光閃閃的鬼頭大刀,向走在前列的女學生首先衝殺了過來。為了保存力量,避免重大的犧牲,指揮部決定化整為零,很快組織了退卻。
留在西車站廣場的第三路,在軍警的阻止下,未得進入正陽門,在外城繞了一圈之後,與第二路在宣外會師了。他們曾多次試圖衝開城門和城裏的學生會師,都被反動軍警破壞和阻撓了。
在相持中,宣武門外幾個站在隊前的學生發現城門底下有一條縫隙,他們的心裏驚喜起來:“從這兒爬進去,將城門打開!”立即,有一位清華大學的女學生,身子平貼著地麵爬了進去。她迅速地跳起來,把一根掏門栓抽下,又用手去擰動扣住門環的鐵絲,向城外高呼:“衝呀,衝進來呀!”但還沒有來得及將城門打開,一二十個軍警已趕來了,他們凶狠地對她拳打腳踢,把她帶到派出所。在廣大學生的再三鬥爭下,反動派才不得不把她放還,並答應開城門,讓郊區的清華、燕京等校學生返校。
清華大學和燕京大學等校隊伍離開宣武門以後,路燈突然熄滅,國民黨反動派在城外開始了對遊行示威隊伍的大屠殺。千百個學生在黑夜、寒風、槍刺下英勇地抗擊著,不少人在國民黨反動派的大刀、皮鞭下受傷了,被捕了。在“一二一六”一整天的鬥爭中,全市學生被捕的共有二三十人,而受傷者將近四百人。
但是,千萬群眾的英勇示威狠狠地打擊了反動派的賣國活動,使得他們手忙腳亂,不得不宣布“冀察政務委員會”延期成立。
北平學生在“一二一六”鬥爭中表現的可歌可泣的英勇行為,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威武不屈的精神,在中國學生運動史上寫下了極為光榮的一頁。
12月22日,學聯收集了受傷同學的血衣五百多件,在中國學院逸仙堂舉行血衣展覽大會。這天參加大會的有各校學生代表兩千多人和部分學生家長。會場上標著“血淋淋鐵的事實”七個大字。很多受害學生和他們的家長憤怒地控訴了國民黨政府的暴行。台上台下聲淚俱下,義憤填胸,當場決議對全國發布文告,向國民黨政府北平當局提出嚴重抗議,並決議慰問受害同學。
“一二一六”的鬥爭再一次地用血的事實教育了廣大學生:國民黨政府是一貫實行賣國賤民政策的。從而使更多的人認識到:“在反帝過程中首先要反對不同我們站在一條戰線上的統治者。”國民黨政府的賣國政策在學生中極大地孤立了。學生們又從貧苦人民的熱誠支持中,看到了人民群眾的偉大力量。進步學生已開始覺悟到:“中國民族解放的重任需要全國下層群眾的通力合作。”“如果不願在帝國主義的鐵蹄下苟安偷生,那麼出路隻有一條——深入民眾,組織民眾,武裝保衛中國。”
從“一二九”到“一二一六”,北平青年學生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所展開的愛國示威運動,衝破了國民黨反動派與日寇聯盟的長期恐怖統治。從此,全國抗日救亡運動開始了新的高漲,一個洶湧澎湃的全民抗日大風暴,迅速地席卷了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