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處於無法忍受的狀態時,最最需要的就是激勵。然而,一個人最先聽到激勵聲音是來自於自己的心語。古今中外許多傑出的成功者,都善於利用心語來激勵自己,喚醒存於內心的靈性。
被稱為“幾何學巨人”的阿基米德常常用“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這樣的話來增強自己的自信心。哥白尼為了讓人類辨明地球和太陽哪個是真正的中心,經常對自己說:“我的理想就在高高的天上。”
挑戰厄運的音樂大師貝多芬反複對自己說:“我要扼住命運的喉嚨,它決不能使我完全失敗。”“世界不給我歡樂,我就創造歡樂給世界。”
據說愛迪生去世後,人們在他的抽屜裏發現了一張紙條,上麵寫著:“我一定成功!”由此可見,這位傑出的成功者,在遇到挫折時,同樣也用“心語”來激勵自己。
幾年前,美國一家知名度很高的雜誌,對美國前500家大企業的領導人作了一次調查研究,發現這些人身上的一個共同特點是:他們都重視自我激勵。
他們有的把激勵自己的話錄成磁帶,有的抄在小本子上隨身攜帶,有的寫在紙上,張貼在自己視野所及的地方,有的每天花上幾分鍾時間,麵對鏡子反複朗誦那些令人振奮、令人自信的語句。他們就是這樣來激勵自己,走向成功的。
人的一生不可能都是掌聲、鮮花,誰都會有經受挫折時的悲觀,委屈時的苦惱,選擇時的彷徨,即使已經獲得巨大成功的人也無一例外。人在進退維穀的境地或是心海迷茫的路口最容易消沉,這時一句鼓勵和讚美的話就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據說有位年輕人被判終身監禁,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在結束自己生命之前,監獄長找他談話。
監獄長問他:“你在這個世界上最喜歡的人是誰?”
年輕人搖了搖頭。監獄長又問:“那麼你最喜歡的事是什麼?”年輕人又搖了搖頭。
監獄長接著問:“那麼在你心裏有沒有一句最受鼓舞的話?”年輕人仍然搖搖頭。
監獄長臨走時說:“你回去想想,在這20多年裏難道沒有一句使你受鼓舞的話?等你想出後,再來告訴我。”
年輕人想了很久,總算搜索到半句,那是中學裏一位美術老師說的。一次當他將一幅惡作劇的塗鴉習作交給老師時,老師說:“你畫了些什麼?不過色彩還是很漂亮。”年輕人把這半句話告訴了監獄長,監獄長讓他每天早晚念念這半句鼓勵的話。
從此這半句鼓勵的話,喚醒了深藏在他內心的靈性,最後他不但活了下來,還成了一名畫家。
半句激勵的話,能改變一個人,這絕非誇大其詞,因為語言本身具有左右潛意識的驚人力量,而潛意識的強大能量,又可以把指令的所有事情變成現實。
對此,德國有個叫德林曼的精神病學專家,通過自身的實踐,給世人留下了寶貴的經驗。
在18世紀,有100多名德國青年先後加入到駕船橫渡大西洋的冒險行列,但是這100多位青年均未生還。當時人們普遍認為,獨身橫渡大西洋是完全不可能的。
這時,林德曼向世人宣布:他將獨身橫渡大西洋這一死亡之海。理由是,他想用自己做個實驗,證明強化信心對人的心理和肌肉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
林德曼獨舟出航十幾天後,船艙進水,巨浪打斷了桅杆。林德曼筋疲力盡,渾身像被撕成碎片一樣疼痛,加上長期睡眠不足,開始產生幻覺,肢體漸漸失去感覺,在意識中常常出現死去比活著還舒服的念頭。
但他馬上對自己說:“懦夫,你想死在大海裏嗎?不,我一定要戰勝死亡之海!”
在整個航行的日日夜夜裏,他不斷地對自己說:“我能成功,我一定要成功!”這句激勵的話成為控製他意識的唯一意念,從而產生無限的潛能。
結果怎樣呢?被人認為早已葬身魚腹的他,卻奇跡般地到達了大西洋彼岸。
林德曼隻身橫渡大西洋,給世人留下了很多寶貴的經驗,尤其值得記住的是,他發現了以前100多名先驅者遇難的真正原因:既不是船體的翻覆,也不是生理能力到了極限,而是由精神上的絕望導致的勇氣和信心的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