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來不打蟑螂,我總認為一切生命都很可貴,而且若是以蟑螂媽媽的眼光來看,它的寶寶應該都是最可愛的。
直到有一天,我到花市買了一些花回家才改觀。因為有三隻蟑螂藏在花裏麵被我帶回了家,於是它們開始不斷繁殖終至一發不可收拾。由於我住在20樓又經常不在家,再加上蟑螂跑的速度又快,難以將它們掃地出門,眼見原本潔淨的家竟成了蟑螂窩,忍無可忍的我終於大開殺戒。蟑螂屋、掃把、拖鞋,邊打還邊罵,看著它們頭斷肚破仍不鬆手……
刹那間,我突然覺察,那個充滿慈悲心,平日既溫柔又善解人意的我到哪兒去了?由這個事件,我聯想到台灣這片土地上現在最嚴重的負債問題:
當眾多的“卡奴”發出怒吼與哀求……
當相關單位及有些“立法委員”,都站出來想為弱勢族群爭取生存權……
當所有責難的聲音大多指向銀行的放款不當、催收不合理時……
或許人人皆有不得已的苦衷,也絕非惡意欠錢不還,但以呆賬如此高的時局而言,換做你我是銀行,是否也會“抓狂”地以特殊手段要回款?這就猶如單純的一兩隻蟑螂,我尚有雅量包涵,但當遇到生生不息的蔓延時,任誰也都難以忍受,最後隻好想出對策,去之而後快。
試想,是否有很多人因為受不了被催債的痛苦,所以才想再去借錢還錢?是否有很多人為了不想連累保證人,所以才繼續苦撐信用?
因此,麵對目前台灣地區負債如此嚴重的局麵,若一味地怪罪銀行也是不公平的。以下幾點,值得我們省思與檢討:
一、學校與家庭都從未教導我們如何正確使用金錢(因為連父母本身也可能不懂)。
二、銀行貪圖近利,且發卡、放款太過泛濫(因為隻想衝業績)。
三、政府相關單位沒有善盡監督之責(因為很多悲劇可以事先防範)。
鄰近的日本,十多年前便已遭遇過台灣現在的狀況。當時日本社會因過度透支、信用破產而自殺的大有人在。最嚴重的是在1996年,光是因負債而自殺身亡的就高達3025人,每天平均有8。3人因還不起欠債而選擇自我了斷,而日本經濟也在這樣的民生問題中,大受影響。
這些前車之鑒,都是很好的借鏡,若不及早規範,台灣地區肯定會步上日本的後塵。不知道專業的政府經濟領導團隊,為什麼不能洞察先機?
當人民的負債比偏高時,不但經濟會衰退,人民痛苦指數也會升高,政府工作難度也會加劇,因此未來的數年,不管誰當領導人,台灣地區勢必要有一段為期不短的重整之路,那份艱辛與不順是可以預見的。
因此,這本書的誕生,是有其必要性與時代性的,文中的建議很多是我親身的深刻體驗,也是學校所沒教的,甚至律師、會計師也不一定知道(因為沒被追過債),如果能確實依照書中的建議,相信對解決負債危機有很大的幫助。
另外,債務的解決,會牽涉到許多法律常識,因此,建議要與《一年還1000萬的金錢密碼》對照閱讀,才能更融會貫通。
本書同時也提出了大部分人越理越沒有財的原因,以及何時才是創業的好時機等,是希望理財致富、順利還清債務的人非常值得參考的實用書。
文中提及的所有案例,皆為真人實事,但為了保護當事者,所以身份與時間、地點皆有所調整,因此,若有湊巧吻合之處,請不必做過多的聯想。
在此,有三句話想與各位讀者共勉之:
沒有解決不了的債務,隻有放不下的身段;
沒有賣不出去的不動產,隻有賣不出去的價格;
沒有找不到工作的人,隻有找不到喜歡的工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