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什麼越理越沒財(1 / 1)

理財其實沒那麼難,最重要的是觀念,觀念正確就會贏。有些人理財之所以不順,不是知識不夠,而是他們沒有做好本分事。

◇負債要先解決

從事保險事業的毓欣,過去因收入不錯,所以讓先生養成不拿錢回家也無妨的習慣。後來孩子長大後賺了錢也不拿回家,甚至個個透支消費。結果,先生和小兒子都已信用破產,飽受銀行討債之苦。

近年來,因保險傭金製度改革,毓欣的收入也大不如前,加上之前借錢投資股票與不動產雙雙失利,目前月入5萬元的她,已負債700多萬。這期間,她還以大兒子的名義辦理信貸,每個月需繳最低額度20萬,如此入不敷出的情況,讓她無法安心工作。

目前租房子的她,想在自己犧牲信用前,以大兒子的名義買不動產。於是她來找我,她說:“我現在房租每月要付15000元,若是買房子,分期付款也差不多是這個價錢。而且現在不趕快買的話,等到我的大兒子又想要換工作時,要辦房貸就不容易了!”

我聽完,就斬釘截鐵地說:“千萬不可!你們全家幾乎都負債,這麼紛亂的家運是守不住錢財的!”

近幾年因為利率紛紛走低,所以很多人就以為用租金來繳房貸反而

來得劃算,但是都沒有考慮到漫長的繳款期限,與收入是否都能掌控等相關問題。而且,房屋和車子一樣,年年都會折舊。記得多年前,我幫姐姐出售不動產時,有個評估人員就曾說:“不動產因地段的不同,每一年每平方米大約有5000到10000元之間的折舊,要以此計算房屋價值。”

或許你會說:“如果運氣好,遇到漲價呢?”

是的。這正是很多人的盲點--做了過度的憧憬與不合理的期待。試想,就算多年後不動產真的漲價,但因你並非真有閑錢,而是苦撐不動產,那麼在“借錢供屋,以債養債”情況下捅出的負債,很可能早已超過增值的部分。

因此,絕對不能以為利率低,用租金繳房貸很劃算就購買不動產。

◇擺正人生態度

“周老師!我加入了股友社,並聽從專家們的建議,但不知道為什麼賠的總比賺的多?”一位三十出頭的年輕男子,憂心忡忡地對我如此說。“我把父母留給我的房子偷偷變賣,現在卻都賠光光,怎麼辦?”

我告訴他:“把手頭上的股票全部賣掉吧!不要再玩了,你是不可能靠投資理財致富的!”

“為什麼?”他瞪大眼睛看著我。

“因為你的生命態度不對!”於是,我開始分析給他聽,“首先,你沒盡孝道--不但沒奉養父母,還把他們的積蓄變賣;其次,你心性尚不穩定--年紀輕輕就不想工作,成天隻想要輕鬆過好日子。這樣的心態,怎麼能幫你成大事?”

事隔沒多久,他又跑回來找我訴苦:“周老師!你怎麼說得那麼準!可以去當算命師了!”原來,他事後還是抱著賭注心態,拿剩餘的錢去買股票,結果賠光老本。

◇◇◇

還有一位讀者,月入六萬,未婚,有不錯的工作,但因父母的負債極嚴重,加上自己也因過度消費欠下一堆卡債,於是向銀行借錢出來投資,想要好好賺一筆才能解決負債。沒想到這一投資,不僅無法幫父母還債,反而賠得更多,甚至信用破產……

以上都是真人真事,相信這些事情在你我周遭也經常上演。想想看,一個不和樂的家庭,如何讓你有心思去好好做投資規劃?一個整天隻想賺更多錢,但卻不肯努力下工夫的人,如何隻靠理財專家的三言兩語,賺進人生的100萬?這都不叫理財,而是叫“投機”。所以,踏出理財成功的第一步就是--把人生理順再理財。

周老師的叮嚀

誰都想投資致富,但投資之前一定要先反觀自己的生命態度--此刻的你,工作、事業、家庭、感情、婚姻、財務狀況都圓滿嗎?如果答案否定居多的話,請想辦法改善,因為此時的你財運肯定不佳,容易陷入越理越沒財的窘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