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花錢有理,才有財理(1 / 1)

每次公眾演說時,我總會讓觀眾投票表決一件事:“賺錢、理財和花錢,哪個最重要?”結果,每次大家的答案都是選“理財”的居多。

但是,如果你曾和以前的我一樣,隻會賺錢不懂花錢的話,如此一來,哪怕金山或銀山,最終也將一場空!

因此,既然花到沒錢了,又談何理財?

◇花錢態度掌握你的錢途

有次演講時,我看到台下出現一位全身上下都是名牌的貴夫人,當時我心裏就想:“她那麼有錢,一定有理財專家幫她理財,為何她要親自來聽我演講?”

演講過後,介紹她來的學生把我拉到一旁悄悄對我說:“老師!你知道嗎?她本來是很有錢的。每次投資不動產都能賺翻天。1978年,她買進100多萬的不動產,5年後以400多萬賣出;1983年買入900萬的房屋,後來又以2000萬賣出;最近投資一戶店麵,買入時僅900萬,因為後來附近成了百貨商圈,短短幾年又以3000萬元出售……真是羨煞好多人唷!”

“那現在呢?”我問。

“她現在可慘囉!負債上億,縱使賣了所有的不動產,還負債好幾千萬!”

“怎麼會這樣?”

“要怪她自己沒有危機意識。第一棟房屋是她老公買給她的,當時她並沒有收入。後來她缺錢時,就把房子拿去抵押,取得現金花用。後來她又買了一棟房子,房子的首付款就是動用這筆不動產貸款。另外,新房子裝潢費用,也是用不動產辦二次抵押來繳納……一二十年累積下來,她終於發現再也繳不出每月五六十萬的銀行貸款了!”

再說另外一則故事。

一位讀者的媽媽年近七十,早上每天四處搜集舊報紙,假日時拿著自種的青菜或自製的酒釀,到菜市場以50元一包慢慢地賣。省吃儉用的她,很難令人想象後來攢到三戶不動產及數百萬元的現金。當時又適逢20世紀70、80年代兩大波段的房價高峰期,所以她的不動產也跟著水漲船高,房價飆高到數千萬,而且幾乎沒什麼貸款。

上述兩則故事,都因投資得當而賺到許多錢,但前者沒有量入為出,導致負債累累;後者則是有多少錢做多少事,最後歡喜收獲。這之間的天壤之別,完全取決於“花錢”的態度。

周老師的叮嚀

人生的舞台仿佛一片森林,有參天的古木,也有小花小草,正因如此,才能成就一座繽紛而美麗的森林。因此,不論有錢沒錢,隻要能謹守本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並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就算沒什麼閑錢,至少還可大聲高唱:“沒有負債的人生真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