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 / 3)

章林礦長對會議進行總結,他說:礦黨政調整綜采隊領導班子是在全礦地質資源瀕臨枯竭,全麵轉移東翼采區開采這樣一個特定的條件下做出的戰略決策,上一屆隊領導班子在經曆了煤炭經濟從高潮走向低穀,工人幾個月領不到工資的艱難局麵,做到了采五精神不垮,戰鬥力不減,始終以大局為重,挺過了困難期,實現了新轉機,又在資金匱乏的非常時期,成功進行薄煤層機械化開采,實現了幾代人想實現而沒有條件實現的一井一麵開采,使鼇北煤礦進入了建礦以來最為輝煌的快速發展新時代。上一屆班子把這個接力棒交到你們手裏,最緊迫的是在向東翼轉移的過程中穿越的三百米的古河床,這是我礦有史以來第一次穿越河床。麵臨最大的挑戰是河床下地質構造極為複雜,頂板破碎,大量湧水、流沙,還有金水溝煤礦沿古河床形成的采空區,除壓力都集中在河床帶上外,有可能老塘有大量積水,各種不利因素的存在,對給你們更高更難的新要求。穿越這樣複雜的河床地質帶,在全省煤炭開采史上也是首例,在全國也沒有類似的經驗可借鑒,你們將麵臨的技術難題是前所未有的,安全形勢非常嚴峻,全局都在盯著你們,鼇北煤礦的現在和未來發展的砝碼都壓在你們綜采隊肩上,我相信新一屆領導班子不會辜負局、礦黨政對你們的厚望,你們一定能衝過古河床帶,在東翼一展宏圖,再次書寫鼇北科技興礦的新篇章。

我和王誌勝已經從調度室旁邊的區隊辦公室搬到了礦辦公樓的三樓,和章林礦長斜對麵,蘇聯人設計的辦公樓,寬敞大氣,辦公桌比我見過任何領導的都大,還有用隔斷隔出臥室,窗台上擺放著一盆盛開的玫瑰花,隆冬季節,室內沒有一絲寒冷的感覺,辦公室一切的擺設都顯得是那樣的和諧溫暖。而此時鼇北正是瑞雪紛飛,從窗子望去,整個礦區銀裝素裹,挺拔的白楊,嬌柔的垂柳,都披上了白紗,此時此刻,不由得回想起二十三年前,自己和五十一名年輕人,以農民協議工的身份被大卡車拉到鼇北煤礦,時令已是早春,但天上一直紛紛揚揚飄雪花的情景。那時大卡車從辦公樓前麵通過,大家看到這壯觀雄偉的建築,簡直就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那樣驚奇。隨後的幾十年,幾乎每天都從這個辦公樓前麵來來往往路過不知道多少次,但總覺得它是那麼親切,又那麼遙遠,好像和我們沒有任何關係,我做夢也沒想到以後還能成為這裏麵的一員。再回想起這二十三年鼇北煤礦所發生的一切,尤其是在井下八百米深處所經曆的一幕一幕,百感交集,眼淚不由自主地流下來,自己是多麼慶幸與自豪啊,頓時,心裏又洋溢出無比的喜悅。

是啊!一切都來得那麼的艱難,我突破文化水平的限製和認識上的局限性,不斷地彌補自己的缺陷,在鼇北煤礦的大熔爐裏持續地在完善自我,提高認識事物和處理問題的能力,使自己有了一種更高層次的覺悟,這個覺悟對我的一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覺悟對每個人來說,都很重要,我們應該清楚要做什麼人,選擇什麼樣的人生道路。不能回避自己出身社會底層,也永遠不能背叛家庭。好的覺悟讓人受益終身。但是,要從自己出身的局限性中解脫出來,徹底擺脫與生俱來的狹隘意識,追求更高的生存生活環境,對於像我們這些沒有任何社會背景的人,是多麼的不容易啊!首先是自強自立,麵對陌生的一切永遠不為任何困難所屈服,才能有今天的自我。

回想到這裏,自己猛然驚醒,領導信任,將自己放在這個崗位上,不是要你滿足現狀,停止不前發感慨,那是作家和詩人幹的事情,你不是,你是鼇北煤礦的一個挖煤的,充其量現在變成了一名領導煤礦工人挖煤的頭兒,但你實質上還是一個井下挖煤的,要始終牢記這一點,不忘初心,才對得起自己肩負的使命。

思緒轉回到現實中,現在的鼇北煤礦又麵臨一次深層次的大變革,井下生產整體轉移東翼開采,這不是鬧著玩哩,那種複雜程度不是憑幹勁和勇氣就能化解的。過去自己隻是一個執行者,上級怎麼安排,下麵執行好就是好隊長,不用操那麼多心,對不切合實際的決策還發牢騷滿井下罵娘。現在不一樣了,自己也成了決策者,背負著更重的責任,一定要轉換角色,沒有任何推卸和回避的理由。

根據工作情況,肖書記和章礦長做了一個明確的分工,肖書記主動給組織提出建議說,我再有一年零四個月就“到站”了,也該到了交班讓你們放手大幹的時候了,以後我全麵負責抓黨建,不涉及生產經營上的具體事情,這也是局黨委的意見。章林礦長表態,他沒有意見,同意老領導的提議,給我們把握住方向就行了。接下來章礦長負責全麵工作,我負責技術和安全,分管勞資和調度室,王誌勝副書記負責公安、信訪和後勤,其他副職都按照各自的工作性質,做了具體分工。我作為第一生產副礦長,責任是什麼:鼇北—東翼——這是一場硬仗,隻能成功,不能失敗。

東翼采區地質儲量1.5億噸,是蘇聯專家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設計鼇北煤礦時,預留的接續煤田,當時設計鼇北煤礦120萬噸,開采年限為一百年,百年之後,鼇北資源枯竭,再轉移到東翼開采一百年,蘇聯專家是站在當時國民經濟發展層麵上,審視我國對煤炭的利用程度這個標準,規劃鼇北二百年是有戰略眼光的。但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尤其是改革開放以後,經濟發展指數連續超7的急劇增長讓世界震撼,由此帶來能源嚴重短缺,國家出台一係列優惠政策向煤炭傾斜,使鼇北由設計年產120萬噸逐漸變成240萬噸、360萬噸,提前將近60年完成它的曆史使命,即將跨入資源枯竭的門檻。而在國家提出煤炭開采國家、集體、個人一齊上的政策指導下,東翼煤田先後建成了三個地方煤礦,整體資源受到了嚴重的破壞,假如再重新建礦,成本太高,意義不大,隻有利用現代綜掘技術將鼇北煤礦井下運輸大巷再延伸3000米,利用已經關閉的小煤窯作為通風係統,將東翼的煤采出來,要比重建井口節省資金10億元,提前出煤24個月,渭北礦務局已批準了鼇北煤礦的技術論證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