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大結局 01(2 / 3)

一天的井下驗收,緊接著一個晚上的事故追查整改會議,著實讓每一個人都疲憊不堪,幸虧采取果斷措施,采取強製通風,不然問題就大了,肖助理說:大家辛苦了,今天放假一天,回去好好休息。

礦務局的領導用過早餐送上車時,單寶平從辦公樓值班室出來叫了一聲肖礦長,肖偉光已經踩上車門的那一隻腳又收回來,問,你這麼早就到了,咋不提前打聲招呼?寶平說:我昨天中午就到了,聽說您下井上來開會,沒有敢打擾。肖助理說:你這就不對了,是不是有采訪任務或者有啥重要線索不方便讓我們知道啊?肖助理想到爆電纜的事故上了,我也有這樣的擔心,在場所有了解寶平的人都想到電纜著火方麵了,擔心寶平記者是來采訪曝光的。

寶平說:哪有什麼線索,就是有線索也得先給肖礦長溝通打招呼啊!知道您忙就沒敢打擾,順便看了一下侯文江和田定軍兩位老領導,昨天晚上就住在侯書記家了,這不,一吃過侯姨給我做的早餐就趕來看您。肖偉光說:這是應該的,兩位老領導一定會把你這個大記者當座上賓招呼好了,我也就放心了。這裏的情況你也應該都知道了,我要到局裏給局長做檢查、彙報工作,讓王誌勝先招呼你。他又強調了一句說,你還不知道吧,誌勝現在已經提升為副書記了,分管宣傳後勤工作,接待你這個記者專業非常對口,你們招呼好,等著我回來。

連續三天三夜的驗收,再加上到了最後的關頭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故,不管客觀理由多麼充分,總歸是一場特大隱患事故發生在鼇北煤礦、發生在肖助理和我曾經工作的綜采隊,肖助理把影響化解到最低限度,把責任歸結於決策上的問題,自己都攬下了,所以他要親自去給局黨政檢討、彙報,雖然他嘴上沒說什麼,但從神情能看出來他對此事也感到臉上無光。單寶平的突然出現,讓大家有些意外,同時又覺得親切。我說:寶平你來得正是時候,啥事情你應該都知道了,咱就不拐彎抹角地說,確實是一場重大的隱患事故,隻是采取了果斷的措施,沒有造成大小人身傷亡事故,並且采取了得力有效的整改方案,你要相信肖礦長、相信咱們隊的管理是到位的,你不會做問題報道吧?單寶平說:你把我看成什麼人了,首先聲明,我不是《國家能源報》駐省記者站的記者已經兩年多了,即使仍是記者,我也得寫鼇北煤礦是采取得力措施,排除了一次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王誌勝狠狠地在寶平背上捶了一下說,這還像單寶平,不過我還要提醒你,采取啥措施也不能提,肖助理說了,把影響控製在最小範圍內。誌勝接著又驚訝地問,不當記者啦?這麼紅火的工作咋不幹了,在耍我們吧?聽誌勝這麼一問,我也才回過神來,說,有這回事嗎?單寶平說:不是我不想幹,人家不讓我幹了。真的嗎?誰說假話是狗。王誌勝哦了一句,停住了。我仔細打量寶平,亂糟糟的頭發,深陷的眼眶似乎已有幾天沒睡了,發幹的嘴唇擠出一個淒慘的微笑,皮膚黯淡無光,仿佛蒙上了一層灰,與上次見麵時他那滿腔熱情、鬥誌昂揚的樣子完全不同了。曾經意氣風發的他,此時低下高昂的頭顱,淚水不爭氣地奪眶而出……

我說發生了多大的事情讓你這麼傷心,是激動吧,從來沒見你這麼激動過。寶平說:激動啥哩,我是被渭北市檢察院叫回來接受調查的。我說不會吧,他低頭說,誰還會騙你們。我緊接著問:為什麼?還不是海峰那檔子事兒,已經來一個星期了,幸虧我把過程都說清楚了,沒有多大的事情,要不然就進去了。誌勝說:有那麼嚴重嗎?寶平說,嚴重,確實嚴重,不過說起來話長,後悔,傷心哪。誌勝說,話長就不說了,隻要沒事就好,海峰他拉屎的屁股自己擦。

事情的來龍去脈比較蹊蹺,原海峰的案子涉及單寶平策劃撰寫《騰飛的玉璽礦區》的專題片,二十四分鍾的專題片,製作費用高出了省電視台製作和播出費的三倍。價錢沒有走招標程序,也沒有走拍攝製作乙方的賬號,價錢沒有通過任何人,是單寶平和原海峰兩人私下確定的,錢打到了報社的賬戶上,報社和影視公司都是同一個上級,打報社賬上也是可行的,再由報社賬戶轉入影視公司賬戶,但寶平領走了超過報社記者拉專版提成標準兩倍的組稿費,當時在報社引起了軒然大波。寶平說:實際超出標準的提成是前任社長趙平一手操作完成的,超額的提成從報社賬戶過了個手續,拿出來我一分也沒有得著,全給趙平社長了,趙平承諾把我從省城記者站調入報社,家屬進京後安排在勞動服務公司。當時我感激不盡,除了給他拿走報社所謂的提成外,還把海峰給我的一萬元好處費和我這幾年省吃儉用積攢的兩千元錢也送給了趙平社長。

自從單寶平和《國家能源報》社長趙平拉上關係以後,就有了進京的打算,旁敲側擊地對趙社長流露出自己的想法,但趙平沒有明確表態,隻是說,我記著這事兒。寶平錯誤地判斷“記著”就是默認同意了,隻等辦手續了,從此開始對進京後美好生活精心地設計,尤其是回想到自己起點是個農民協議工,而且是別人都不願意幹,在地下挖煤的協議工,做夢都沒有想到自己能進省城,現在又要調到北京,這是真的嗎?他使勁兒地拍了一下腦袋,證明是真的,證明此人就是我,我是單寶平。再回想起來,一起來的誌勝、王彬他們當上隊長、副隊長就自我滿足了,一直在地下打轉,混得最好的原海峰,在煤城人眼裏,海峰比市委書記還重要,和自己現在“無冕之王”的記者身份相比較,海峰也不過就是個“煤黑子”的頭兒,不是也挖空心思想離開那地方嘛,但是他有那麼多上級,那麼多官誰不想進京,他能平級調動到外省煤炭係統,換個地方做官就不錯了,不像我,主管單位就在京城,記者站是報社的派出機構,隻要和一把手關係搞好,調北京那就是一句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