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肥原賢二的預感是準確的,從此便結束了東方勞倫斯的謀略生涯。但是,土肥原賢二作為戰爭罪犯的一生還遠沒結束。為了使讀者全麵地了解土肥原賢二罪惡的一生,現將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土肥原賢二有關的證詞、判決彙總成文,作為全書的尾聲記錄如下。土肥原賢二出任第五軍團司令以後,遂參與了對蘇聯的戰爭。對此,遠東國際法庭做了如下的判決:“土肥原當時為配屬參謀本部的中將,該參謀本部為指揮哈桑湖戰役的最高權力機關,在諾蒙坎曾受土肥原指揮過的陸軍各部隊參加了戰鬥。”
隨著對蘇戰爭的失敗,板垣征四郎失去了陸相的要職。由於繼任陸相為東條英機,土肥原賢二被免去第五軍團司令不久,又調任軍事參議官兼陸軍士官學校的校長,並幹1941年4月晉升為陸軍大將。這是日本武人的最高榮譽。被稱之為謀略將軍的土肥原賢二,竟獲得了他的前輩青木宣純、阪西利八郎都未曾獲得的最高榮譽,理由何在?他的部屬今井武夫曾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上做過如下一段吹捧的證詞:“晉升大將的主要條件,始終是根據軍隊以戰鬥為主的方針,必須是優秀的軍隊指揮官或出色的教育者,在當時對這一條件的要求是嚴格的。‘當土肥原晉升大將時,未有任何異議即順利被通過了。’”
“當他到‘陸士’任校長時,學校的幹事、學生隊長以下職員,都認為來了一位性格不同的校長。他們對於這樣一位常年在中國搞謀略、老奸巨猾的人來教育青年學生,都難免心存疑慮,但是土肥原卻以‘誠心’為教育方針,而自身也以純正無邪的言行來示範,實際上他是一位最勝任的校長。”
作為軍事教育家的土肥原賢二,在完成了培養侵略骨幹的罪惡任務之後,又調任航空總監,為侵華戰爭,為擴大太平洋戰爭盡了他最大的力量。不久,又調任東部軍司令長官。1944年,太平洋戰爭的局勢愈益險惡,“對於來自南太平洋方麵美軍的反攻,大本營企圖於西部新幾內亞至菲律賓之線進行一次大決戰。內定了南方軍和第七方麵軍的人事陣容,於22日正式頒令,第七方麵軍司令官欽命由現任東部軍司令官的土肥原大將擔任。”
無論土肥原賢二做何種努力,失敗的戰局都無法挽回。待到1945年春節之後,第七方麵軍丟失了大部島嶼,在美軍的強大攻勢之下,隻有消極防守新加坡的能力了。是年4月7日,土肥原賢二奉命榮轉陸軍教育總監,後任由板垣征四郎接替。土肥原賢二在第七方麵軍任司令長官期間,部屬把他的功績吹得天花亂墜。但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卻做出了如下的判決:“土肥原自1944年4月至1945年4月間,曾任第七方麵軍指揮官,指導權限包括馬來、蘇門答臘、爪哇,以及婆羅洲(短期間)等地。對於該人在其指揮地區內保護戰俘,使之免於遭受殺害、拷打等事項,在該人負責範圍內的舉證方麵,有矛盾之處。該人至少在對戰俘食物及醫療藥品的供應方麵負有不能推卸的責任。在這方麵,有確鑿的證據表明,戰俘曾深受虐待。他們由於不給予充分食物,以致食不果腹,營養不良,而致患病,死亡率之高達到驚人的程度。基於上述確鑿的事實,土肥原的犯罪,不應按第55條,而應按第54條加以審理。根據該條規定,判決有罪。”
1945年7月26日,波茨但會議發表宣言,敦促日本無條件投降。是年8月6日,美國向廣島投下第一顆原子彈;8月8日,蘇聯政府宣布與日本處於戰爭狀態;8月9日,美國向長崎投下第二顆原子彈8月14日,日本軍政要員舉行禦前會議,決定接受無條件投降,並照會盟國。是日下午,土肥原賢二教育總監和阿南陸軍大臣、梅津參謀總長——即所謂陸軍三長官一齊在寫有“陸軍全始全終遵照聖諭,采取行動”的文件上鄭重簽字。是日夜,士官學校的同學精心策劃了宮廷政變,和裕仁天皇有矛盾的陸相阿南大將去官邸自殺,短命的鈴木貫太郎內閣辭職。陸軍三長官緊急召開會議,商定由土肥原賢二大將為新任陸軍大臣。但由於新任首相東久邇宮親王意在下村定大將而拒絕了三長官的建議。8月15日,裕仁天皇發表停戰詔書,宣布無條件投降。8月24日,“東部軍司令官田中靜壹大將自殺身死。後繼人選問題經首腦部研究,擬請土肥原大將出任,經下村定陸相同意,征求梅律總參謀長意見。梅津認為,由三長官轉任東部軍司令官是左遷,應請本人同意。當即征求大將意見。大將表示:‘如果大家認為我勝任,地位之高低,個人之榮辱,不是當前應該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