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1 / 3)

當金滿倉家的新樓房在天露灣矗起時,時間過去了五年。

這是一棟相當有設計感的徽派建築,三層,牆麵有裝飾玻璃,有瓷磚,而且色彩搭配非常講究,不像村裏人隨便買的便宜瓷磚,貼上了事,是精心選擇的。白牆青瓦,觀音兜山脊,馬頭牆,加了一些時尚元素。還有院子,院子裏有小噴泉,有花圃,有透明的拱形長廊,從院門口一直通向樓房大門,然後在兩邊栽上了葡萄,看著賞心悅目。新居落成入住的鞭炮響起時,金滿倉兩口子給前來賀喜的鄉親端茶敬煙。好奇的村民來參觀,據看過樓上的人說,裏麵有金甜甜和那個喬總的婚紗照。

金家的樓房落成之後,黃秋蓮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在上海東方生態農場工作的兒子,兒子說,好呀,祝賀呀,您郎嘎放心,我也要讓你們住上大別墅。洪大江告訴黃秋蓮和他爸,他的工資已經每月有一萬多了,加上年終獎,年薪接近二十萬。洪大江在中國農業大學讀研,在上海的工作是他的導師曹文野教授推薦的,曹文野教授認為那兒可以讓洪大江有很大的才華施展空間,而且對他的成長很有幫助。拿曹教授的話來說,洪大江能在那兒學到最先進的水果種植技術,特別是葡萄種植技術。碩士畢業後,臨行前曹文野教授與他進行了長談,他記住的是,導師說他帶了那麼多碩士博士,真正從事生態農業工作的卻不多;生態農業是我們國家農業發展的方向;如今農產品的安全讓人擔憂,甚至觸目驚心,有識之士太少,投身此事業的人太少;搞農業辛苦,但是投身農業,前途廣大,農業是真正的朝陽產業……

到了上海,雖然生活不習慣,缺少了辣椒美食的刺激,但果真如老師說的,這裏有最先進的生態農業種植技術,引進試驗著各種世界上最好的優質果蔬品種,他漸漸忘了失去金甜甜的痛苦。應天之序,順其自然,緣來不棄,緣盡不留。洪大江也想得開,也許金甜甜在遭遇生死劫後,嫁給姓喬的是她唯一的命運吧。北京很大,上海很大,他的生活疆域不再是天露灣和兒時的記憶,在校園多年,又上班多年後,那個少年夢中的情人金甜甜,已然成為他人婦,這沒有什麼奇怪的。他媽說,金甜甜嫁人,我也安心了,免得她一個打工妹再糾纏你。洪大江啼笑皆非,說,您郎嘎放心了就好,您郎嘎擔心了二十年的事情終於不會發生了,您郎嘎心裏幾十年的一塊石頭落地了。其實,他聽得出媽的口氣裏有一種悵悵的嫉妒,人家嫁了個有錢的老公,大樓房都做起了。最後他給爸媽說,到時候,我把你們二老接到上海來安度晚年,幫我帶孫伢……

新農村建設在村裏如火如荼,他爸洪家勝說,村裏在統一規劃新建村莊,他們家也準備重新做房。他要彙錢,他爸說不要他出錢,因為種葡萄這幾年收入都不錯,夠做兩層了,大夥都做三層,有的四層,比賽著建,他們家決定隻做兩層。洪大江說不,一定要做三層。問為什麼,洪大江說反正要三層,問加一層多少錢,他爸說差不多五六萬吧。洪大江當即就彙了六萬。房子建成,他爸寄了照片來,非常漂亮,有陽台,有瓷磚,家裏有實木家具和沙發,有抽水馬桶,有淋浴玻璃房,有空調。爸說,抽水馬桶他們坐不慣,拉不出屎來,現在慢慢習慣了。

這天,洪大江在大棚裏專心致誌地為葡萄疏果,同事過來對他說:“大江,你的大冠稀植在農場長得真好,這一畝是多少株?”洪大江說:“二十株吧。”同事過來是告訴他大事的:“大江,據內部消息,你要提拔了。”洪大江問:“提拔什麼?”同事說:“破格評定高級農藝師,還要當農技推廣辦副主任。”洪大江表麵上沒有反應,但這個高級農藝師,可是他想要得到的,這不僅是一種榮譽,也是一種肯定,他心裏甭提有多高興,口裏卻說:“你是場長呀?”同事神秘地說:“你就等領導談話吧,到時要請客喲!”

下班後,洪大江回到宿舍,躺在床上。同事喊他吃飯,可今天他沒有食欲,他麵臨著一個抉擇。桌子上,放著那個大青花碗,這個碗好像在呼喚他,像一塊磁石,將他吸附過去,不是它的主人,而是埋碗的地方。一棵野櫻桃樹、一朵雲、一個湖、一大片寬闊的草灘,蘆葦搖曳,荷花搖曳,蒲草搖曳,春天大片的薺菜花在湖灘搖曳,夏季大片的紅蓼花在沼澤搖曳,湖風搖曳,羊群的叫聲搖曳……

他走出宿舍,推出他的白紅藍三色的本田CB-150 摩托車,戴上頭盔,在農場田野的道路上撒野。這輛摩托車,花了他兩個月工資,上班的第二個月他就買下了。他喜歡這款外形炫酷、動力十足的車。他俯著身子,騎出農場,又上了寬闊的公路,繼續飆車……

這裏的風帶著一絲大海的鹹腥味,又有著不遠處長江溫潤的氣息。他停下來,看著浩瀚無垠的長江入海口,夕陽西下,水鳥翔集,船桅萬杆,波光粼粼,看久了會生出感慨,淌出淚滴。想起蘇東坡的《赤壁賦》:“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於悲風。”他喜歡背誦這篇賦,雄壯悲愴,闊大高遠,雖悲憂天地歲月,但催人征途奮起,不可浪費時光。生命短暫,人要為自己的理想活著,不可為別人活著!

洪大江回到農場,鎖上摩托,上了樓,進入自己的辦公室。他先給家裏掛了個電話,是他爸接的,他給老爸說:“爸,近段時間我要出一趟遠門,農場出差,你們就不要打電話來了。”洪家勝問他:“去哪裏?幹什麼?”洪大江輕描淡寫地說:“我去考察,沒別的事,您和媽多保重。辣椒醬就不要寄了,這裏什麼都有,不要擔心我。”

他打開電腦,建了一個新文件,打出四個字:辭職報告。

第二天上班時,他脫下手套,推開郭書記的辦公室門。

郭書記說:“大江,來了,坐坐坐,我正想找你。”

洪大江將辭職報告放在郭書記的桌上,說:“郭書記,我想回家。”

郭書記詫異地看著他問:“回湖北?”

洪大江說:“是的。”

郭書記問:“回湖北幹什麼?”

洪大江說:“老本行,種葡萄。”

郭書記眼露惋惜,細看有一絲兒慍色:“大江呀,我是非常器重你的,你是不可多得的技術人才,對你的培養和提拔我們從來就沒有放鬆過。我想問,湖北那邊有單位聘你了嗎?這兒條件不行,還是我們沒給你重要崗位?”

洪大江說:“都不是。”

郭書記說:“黨委剛研究,提你做農技推廣辦副主任,而且,你的高級農藝師也通過了,那可是市裏的專家們評的喲,先給你通氣,你看……”

洪大江說:“謝謝郭書記!我知道您和農場都很關心我,對我很好,我會永遠記得在這裏的生活。”

郭書記說:“請你改變主意。”

洪大江笑了一下,說:“郭書記,上海是個好地方,我非常喜歡,但我想回老家,自己闖闖看。”

郭書記說:“有誌向!我知道你遲早會這麼選擇的,曹教授給我談過你,說最終留不住你,你家是種葡萄的專業戶。”

洪大江說:“不是,我爸媽肯定反對我離開上海,但我去意已決。”

郭書記說:“曹教授還說,在他的學生中,從事農業果蔬的學生鳳毛麟角,你是一位,你有心自己創業。好吧,成人之美,我不留你,留是留不住的。雖然我們損失了一個我們培養的高級農藝師,但可能以後多了一個良性的競爭對手。”

洪大江說:“我不敢這樣想。”

郭書記說:“我相信你能建立起自己的農業王國,憑直覺應該會,你小子是有野心的。”

洪大江說:“沒有沒有,謝謝書記的理解……”

在那條中國最美麗的公路——三一八國道上,洪大江戴著頭盔,騎著他心愛的本田摩托,馱著行李,背著雙肩包,一路風馳電掣,身輕似燕,歸心似箭。

甩脫了一塊心病,駛向未知的明天,這很刺激,也很悲壯,但他願意。有時候,人生要不計後果,孤注一擲。

中午在一個小鎮上吃了一包方便麵、兩個鹵雞蛋,繼續趕路。因為出發得早,一天騎行了一千公裏,竟然精神毫無倦怠,輕輕鬆鬆。

由三一八國道轉入二〇七國道,又看到了那布滿天空的水鳥,無邊無際的水麵,熟悉的水腥味,親切的田野。他當然不敢回家,家在天露灣的南嘴,他騎到了北嘴,隔著幾裏地的一個巨大水灣。他扔下雙肩包,邊跑邊脫衣裳,隻剩下一條褲衩,就撲進湖中,暢遊起來,驚起了湖中的野鴨和白鷺。

他站在水中,向空中揮灑著水,雙手攏著嘴,朝湖上大喊“啊啊啊——”,他像小伢兒一樣興奮,然後捂著臉嗚嗚地哭起來。他突然想,是我自己錯過了金甜甜,她好心提著那麼多葡萄去看我,我卻不見她,我幹的事我自己受了,一切不可挽回。但我愛這塊土地,隻有在這裏,我的心才得以安寧和放鬆。

他上了岸換上衣服,推著摩托往路上走,聽到狗朝他狂吠,抬頭看是天露湖漁場,意外看到門口貼有一張招租啟事:

因封湖禁漁,現漁場有百畝土地出租。尚有過去承租者大棚數個,免費贈送。電話:1390×××××××。

洪大江看到漁場裏有個老倌,他攆走狗,進去招呼說:“大爺您郎嘎好!”

那老倌喝著小酒,日子非常滋潤,洪大江就喜歡看家鄉的老人這種狀態,可以活一百歲的樣子,真的很幸福。

老倌問他:“你有什麼事?”

洪大江先問了他姓什麼,他說姓錢,洪大江就說:“錢爹,您郎嘎門口貼的招租的事,我想問一下。”

錢爹說:“招租呀,你要租?”

洪大江說:“我先問問情況。”

錢爹撕扯著幹魚給他介紹說,天露湖漁場現在是國家的團頭魴繁育基地,不能捕魚了,過去的飼料地就租給了湖南人種草莓和葡萄,不知怎麼他們經營不好,沒有續租,就擱這兒了。

洪大江看著湖邊那些破破爛爛、雜草叢生的大棚,有了主意,說:“要是租地,我就打那個電話號碼?”

錢爹告訴他那是他們場長的手機,並熱情邀他喝一杯。

這個相邀將洪大江的鄉情全調動起來了,他沒有喝,但家鄉抓住了他,肯定有他回來的理由。他走的時候拿了錢爹的一條幹魚,放在嘴裏嚼著。啊,家鄉味!

晚上他住宿在天露湖鎮上。幾年沒回來,鎮子也大變樣了,樓房高矗,街道刷黑,湖邊的那條街上,成為商業美食街,旅遊也興盛起來,各種農家樂小院,在垂柳掩映之中,食客盈門,熱鬧非凡。

半夜就盼著天亮,去吃一塊腳板鍋盔,加一碗豆腐腦,一瓶啤酒,這就是日思夜想的東西。

天露湖鎮的早酒館,臨湖一大排。過了一座橋,看到有幾條船在卸水草,有一條船上還有幾隻鸕鶿在嗷嗷地叫著。街上的煙火和水霧糾纏繚繞,鍋碗瓢勺的叮當聲和人的說話聲就像在水裏漂。

早餐喝早酒的食客很多,又是牛雜煨鍋子,又是豬頭肉煨鍋子,又是鱔魚煨鍋子,又是鮮魚煨鍋子,更多的是鱔魚麵、魚片麵、牛肉麵、牛雜麵、肥腸麵、三鮮麵……

洪大江點了一個鍋盔、一碗牛雜麵、一瓶啤酒,吃得十分爽勁。一個老倌的收音機放在桌上,收音機先是播放京劇,吃著吃著,到了準點,開始播放新聞:“……今天,中南海傳來了大好消息,自 2006 年起,中國將取消農業稅,讓九億中國農民徹底告別繳納農業稅的曆史,這是中國農業發展與世界慣例接軌的標誌性事件。從國際上看,當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無一例外地要對農業實行零稅製,並給予相當的財政補貼。在經濟全球化的宏觀背景下,中國取消農業稅,采取‘少取、多予、放活’的政策,無疑順應了時代的要求,適應了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形勢。這是中國農民命運開始發生重大變化的標誌性事件。廢止農業稅條例,預示著中國農民的命運,開啟了一個不同以往任何曆史時期的嶄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