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2 / 3)

洪大江哭一樣回應:“甜甜,甜甜,我聽到了,我來了!”

洪大江循著聲爬過去,在黑暗裏抓住了金甜甜:“別動,別動,甜甜……”

他摸索著,有幾根鋼架壓住了她,他讓她別動,將鋼架移開,將金甜甜從雪裏扒出來,抱起她問:“甜甜,你怎麼樣?”

金甜甜在雪中摸索電筒,她摸到了,電筒在雪下亮著,她掏出電筒,一柱亮光劃破了風雪,照到洪大江,也照到她自己。洪大江聽到她在說:“……大江,我不對勁,好像流產了!”

洪大江大驚,哭了起來:“甜甜,你說什麼?!”

他抱起金甜甜,在倒塌的大棚裏爬行,一直將她抱進板房裏,放在沙發上。他看到,有血水染紅了她下身。

他急忙用手機打 120,連夜將金甜甜送到醫院……

春天說來就來,湖畔的油菜花噴吐著金色的粉塵。蛙聲陣陣,蜜蜂嗡嗡,布穀聲聲,天露湖沿岸全都是金黃的花海,粉香濃烈,熏風撲麵。白鷺們在淺水裏,在牛背上,在蒲草間,在葦叢旁飛翔、站立,灘上的紫雲英和紅蓼開成了一片雲霞。大黃、大綠、大紫,在四月濃烈地為大地塗抹裝點。而犁耙水響的日子也如期到了,雨水多了起來,田塍上行走著披雨布、背鍬鋤的農人。穀種也播到了田裏,開始育秧,水田裏白水汪汪,映著溫暖的、清麗的藍天和白雲。

“兩汙”治理工程說開工就開工,天露灣村有幸成為最早開工的村子,而且管網鋪設是從洪大江他們的葡萄新園開始的。工程指揮部和工作隊一同進駐到村裏,各種材料、機械在湖邊堆成山。長長的橫幅寫著“脫貧先治汙,保衛天露湖”“生態文明,造福子孫”“藍天碧水、美麗鄉村”之類的話。

動員大會在村頭召開,肖丙子家門口大樹旁那幾塊規劃設計圖板前,工作隊的陳隊長先講解了一些政策,再詳細講解每家化糞池大小的標準、九級曝氣池和沉澱的汙水處理方式。告知每家建化糞池補貼三千元,離湖邊一百米內禁止養豬,所有豬圈一律拆除或搬遷。化糞池的要求,一般在兩立方米,至少是三格,要求大家建四格五格,用預製板蓋好,沒有氣味;建化糞池,看不到化糞池,都在地下。村裏的垃圾,也統一組織收集,運到指定的地點,然後通過壓縮,運到縣垃圾發電廠發電。

陳隊長說,這次治理兩汙,結合三改——改廁、改水、改灶,不僅僅是廁所水、廚房水、養殖水、洗刷水四水去場池,還要開挖近百處庫塘截獲農田尾水。在汙水收集後村裏要建一座日處理五百方的汙水處理站,采用一種矽藻精土處理工藝,出水水質可達一級A標,然後利用村裏的魚塘進行深度處理,將魚塘改造為四級表流濕地,搭配有各種觀賞性的挺水、沉水植物,如蘆葦、蒲草、再力花、燈芯草、水竹、馬蹄蓮、梭魚草、苦草、狐尾藻、黑藻等,也就是將曝氣池、沉澱池做成景觀帶,會非常漂亮。對處理過的中水全部利用,灌溉村北的千畝果園和棉花地小麥地,做到天露灣村沒有一滴汙水流入天露湖。

村民興奮地議論這即將到來的建設和變化,管網怎麼鋪,化糞池怎麼挖,豬圈怎麼拆,景觀帶是什麼樣,吵得像鴉雀子護蛋。陳隊長又進行了一番解釋,他會煽情,儼然是新生活的指點者,手拿著新式的無線麥克風,將治理兩汙後的村莊描繪得像公園像城市,使用了風光明媚、鳥語花香、鶯歌燕舞、綠水青山這樣的詞語。

新書記鋼子對村民說:“這次治理兩汙,我們翹首盼望已久,這將徹底改善我們的人居環境,也是美麗鄉村建設、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一個指標,一項重要任務,我們必須無條件地配合,我在這裏表示,我將我養鱔魚的兩畝池塘拿出來,做村裏的汙水沉澱池!”

兩個老支書——馬三爺和洪家勝,都出來為鋼子站台,表揚鋼子的大公無私,村幹部帶頭,該拆的要拆,該挖的要挖,該遷的要遷,為了江南葡萄第一村的美麗新麵貌。

馬三爺現在隻能拄拐杖了,但他臉膛黑紅,精神矍鑠,中氣十足。他動情地說:“我這把年紀,黃土埋到脖子了,還能看到國家治理兩汙,看到天露湖一湖清水,看到村裏搞景觀,我算是值了。要拆我的房子,我第一個拆,決不拖後腿!”

馬三爺的話,就等於給大夥吃了定心丸。

因為質量問題致洪大江的大棚倒塌,按合同,肖小安非常爽快地為洪大江搭建新的薄膜大棚,終於恢複了葡萄園的原貌。肖小安不僅搭好大棚,還向洪大江夫婦反複道歉,說讓他們失去了一個孩子。

有時,洪大江會問下產業園批複的情況,他希望這事兒能成,弄得整夜整夜睡不著覺。李英敏主任要他安心等待省裏的消息,程序一步步要到,時間會慢一點,專家會議還沒開。李主任要他先準備幾塊關於生態葡萄栽培的看板,說今年葡萄成熟時縣裏的培訓班,可能要來洪大江的葡萄園學習。洪大江馬上編撰,在葡萄園門口豎起了六塊大看板。這六塊大看板,第一塊是清亮甜生態葡萄園新園的一期規劃圖;第二塊是清亮甜生態葡萄園的品種介紹,有早夏香、夏黑、醉金香、藤稔、金手指、美人指、紅寶石、甜蜜藍寶石、浪漫紅顏等;第三塊是水肥一體化技術的優點;第四塊是生草栽培的作用;第五塊是綠色防控,包括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的介紹;第六塊是優質種植,如何生產令人驚豔的葡萄,包括可控環境、多施有機肥、生草栽培、可控產量、完熟栽培……

洪大江拿著鐵鍬,將土培到立柱下,踩結實,望著看板問金甜甜:“甜甜,怎麼樣?”

金甜甜說:“圖文並茂,是生態種植的簡易教材,讓人一目了然,非常拉風!”

洪大江說:“李主任給我說,趙書記想讓我們這裏成為生態葡萄的培訓基地,以後,等我們搬到三百畝葡萄新園去後,這活動板房也可以讓培訓的葡農住宿。”

金甜甜說:“咱們的產業園真批準了,經營到三千畝,還是有點累的喲。”

洪大江說:“甜甜,咱們都是窮人家孩子,還怕累麼!借助產業園,能幹一番不敢想的事業,還是挺值的。”

金甜甜握著拳頭說:“隻許成功,不許失敗!”

洪大江攬過她的肩說:“咱們絕配,會失敗嗎?”

金甜甜拍拍他的臉:“看你嘚瑟!”下起雨了,她說,“大江,回屋裏避雨。”

洪大江抹了一把臉上細密的雨水,望著遠處的水田,丟下鐵鍬說:“走,甜甜,咱們捉魚去!”

“好!”

兩個人一拍即合,瘋瘋癲癲去了湖邊水田。春雨蒙蒙,四野翠綠,洪大江打著赤腳,拿出魚簍,高卷褲腿,戴起鬥笠。金甜甜則穿著雨衣雨靴,她流產後,已經完全恢複了。

金甜甜站在田埂上,洪大江站在水田裏,田間的流水口邊,有魚逆流而上。洪大江雙手在水口下麵,在水草裏摸索,有魚在掙紮通過,他雙手摁下去,抓起來,一條一斤多重的鯉魚在手上搖頭擺尾,鯉魚是金黃色的,洪大江丟到田埂上,金甜甜去捉,但魚又大又滑溜,金甜甜沒抓緊,魚就蹦躂著回到水田中。金甜甜喊:“大江,魚跑了!”

她下到田裏去捉,魚在淺水裏亂竄,她怎麼也抓不到,洪大江過來瞅準了將魚抓住,放入簍中。

這是兒時場景的再現和重溫,讓他們好有幸福感。金甜甜想到那時候也是大江抓,她背魚簍,然後兩人分魚。現在,魚不用分了,他們是一家人了。生活,就是這樣圓滿的麼?總之,圓滿是一件多麼神奇和漫長的事情。

在田裏轉了一圈,魚簍就沉了,魚真多。洪大江的手機在褲兜裏響了,他讓金甜甜掏出手機說:“幫我接一下。”

金甜甜拿出他的手機,接通後放到他耳邊。原來是他爸,給他說:“許會計非要找到你。”洪大江問:“他在哪兒?”洪家勝說:“在你們的新園工地,你在幹什麼?”洪大江說:“在水田裏摸魚。”洪家勝說:“工地上的事那麼多,你小子有閑心思摸魚!”洪大江說:“回到家裏不摸魚,我回來幹什麼?!”

偌大的清亮甜生態葡萄園新園工地,“兩汙”治理已經接近尾聲,數十個大棚在建中,園裏的規劃按照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創建,進行了修改,使之在功能上更加完備。特別是在“園村一體、產村融合”的規劃上預留了很大的空間,是與村裏共同研究過的。

汽車卸載著各種設備,工人正在安裝。推土機在坡地上繼續平整土地。

大棚包給了肖小安在做,他的口碑越來越好。肖小安在大門口對洪大江夫婦說:“許會計等你們好久了,老倌子又在那兒背詩。”

許會計果然在那兒背著手吟唱,他說詩是要吟唱的,不能背誦。見到洪大江就說:“我作為一個鄉村文化研究者,天露灣村的文化顧問,看著推土機橫衝直撞,十分心疼,看著看著我們鄉愁的記憶就快推沒了。”他指著遠處的崗坡,“我覺得,那一片,你們不用平整,就按照自然原貌,將崗地稍作修整,就可以用,鄉村旅遊,有起伏的地形,更能讓人賞心悅目,葡萄酒莊、休閑別墅、餐飲住宿、散步綠道,有一片崗地不是正好嗎?所謂湖山形勝,就是這樣的風光,一覽無餘倒不好。”

洪大江說:“得坤叔,您郎嘎的想法很好,感謝您郎嘎的及時提醒。”

金甜甜說:“的確,我們也想過,葡萄酒莊建在高坡處,是一種很美的風光。”

許會計說:“就是嘛!這生態葡萄園,你就必須是生態的,自然的,保護鄉村的生態,就是保護鄉村的鄉愁。‘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這不就是咱們天露灣景色的寫照嗎?這就叫湖山勝景。我一開始就不讚成把咱們自然形成的湖山地貌改變,一定要天人合一,要順其自然,同樣,對治理‘兩汙’的濕地景觀帶我提了我的意見。生態包括自然生態,還有人文生態,加上種生態葡萄,這樣才是完整的生態係統……”

洪大江豎起大拇指說:“我同意您郎嘎對生態的高見!”

金甜甜問:“怎麼補救呢,得坤叔?”

許會計說:“先聽我說,我這人,好為人師,我再給你們上一節鄉土文化課。所謂一地的人文生態,包括方言、習俗、傳說、神話,咱們這裏每個崗子都是有小地名,有傳說的。想必你們聽說過,但不知來曆和傳說故事……那裏,叫承露崗,知道吧?”

洪大江說:“聽說過。”

許會計說:“那邊,叫飛天崗,那邊,還有個牧牛坡。承露崗,承露咧,是說這裏的天露從天而降,地勢相對高一點,承接天上的雨露;那邊飛天崗,是說一些仙女在湖裏取水後,從這裏衣袂飄飄飛上天宮;這個牧牛坡更有意思,說是玉皇大帝口渴了,想咱們天露湖的水,就微服下凡,扮成一個牧牛老人,在這裏假裝放牛偷人間的水……”

金甜甜拍著手說:“得坤叔,您郎嘎的故事太有趣了,這就是鄉村旅遊最重要的東西!”

許會計說:“大江說對了!你們的葡萄園,以後又是現代農業產業園,一定要成為咱們天露灣鄉土文化的樂園,要成為愛鄉愛土的教育基地!”

洪大江問:“您郎嘎今天來是……”

許會計說:“我的意見,那一片保留,不開發!你們的承包費用也低些。你們的產業園規劃不是有釀酒基地,不是有酒莊麼,酒莊建在承露坡崗子上,高大氣派,幾裏外就看得到,多好!多壯觀!”

洪大江興奮地說:“太好了,太好了,您郎嘎是金點子!”

從一排筆直緊密的水杉樹那兒走去,到了鋼子書記家旁邊,七個水塘由高向低相連相通,就是七個淨化池,經過七級過濾,已經被菖蒲、蘆葦、荸薺、睡蓮和再力花等占滿了。水質清澈,藍天白雲浮在水麵,野鴨、白骨頂雞在水裏鑽進鑽出,蒲草芽被白骨頂雞拖出來,喂給了小雛雞;魚在蘆葦叢中潛動,苦草、金魚藻、狐尾藻青悠悠的,在水裏搖蕩繾綣。過去這一片荒野的水塘,立馬成了村裏的新寵,釣魚的、散步的、閑坐的都來了。

往漁場方向的路也修好了,通往北嘴的湖岸,也成了濕地景觀帶。刹那間,葡萄掛果的日子來臨,洪大江的葡萄園裏,果實鮮亮,一串串的葡萄整整齊齊垂掛在葉子下麵,大小一樣,穗型一樣,色澤一樣,像是一個模子裏出來的。一律的Y形架,完全是藝術造型,是葡萄大盆景。

金甜甜將摘下來的葡萄一穗穗洗好,堆放在茶盤裏,放在六塊展板前的桌子上。院門口一條橫幅寫著:清亮甜生態葡萄園開園大吉。一條寫著:大冠稀植,生草栽培,生態葡萄,放心美食。

桌子上,草地上,有清亮甜生態葡萄商標包裝盒裝的葡萄,五斤裝一百元,自己采摘一斤二十五元。這之前,洪大江夫婦已經將消息發給了眾多的客商和朋友。

前來采摘遊玩的遊客和天露灣村的村民們開車、騎車、步行趕來,品嚐著這種生態葡萄,又擁進大棚,來往穿梭,呼朋喚友,如趕集市。

洪大江和金甜甜接待著鄉親們和遊客、客商,黃秋蓮和餘翠娥幫著售賣葡萄,洪家勝與金滿倉也在接待客人。村裏的葡農都說這葡萄口感好,肉質密實,入口不忘,甜而不膩,種法也特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