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纂疏】蘇氏曰:「既駕而三之曰驂[9],四之曰駟。」
赤芾音弗在股,邪幅在下葉後五反,彼交匪紓音舒,葉上與反,天子所予音與。樂音洛隻音止君子,天子命葉彌並反之。樂隻君子,福祿申之。
賦也。脛本曰股。邪幅,偪也。邪纏於足,如今行縢,所以束脛在股下也。交,交際也。紓,緩也。○言諸侯服此芾偪,見於天子,恭敬齊遫,不敢紓緩,則為天子所與,而申之以福祿也。
【纂疏】鄭氏曰:「芾,太古蔽膝之象。冕服謂芾也,其他服謂韠[10],以韋為之。其製上廣一尺,下廣二尺,長三尺,其頸五寸,肩革帶,博二寸。邪幅[11],如今行縢,偪束其脛,自足至膝,故曰在下。」孔氏曰:「古者,田漁而食,因衣而皮。先知蔽前,後知蔽後。後王易以布帛,而猶存其蔽前者,重古道不忘本也。」又曰:「幅訓偪者,《左傳》『帶裳幅舄』,《內則》亦雲『偪』,則偪自是一服名。邪纏於足謂之邪幅。《說文》:『緘也[12]。』名行縢者,言行而緘束之也。」○一說:愚按王晦叔雲:「夏休以為芾,上狹下廣,則其幅必邪,未聞朝服而有行縢也。」又按歐公謂:「赤芾、邪幅,天子所予;其曰『彼交匪紓』者,直自言邪幅耳。」
維柞之枝,其葉蓬蓬。樂隻君子,殿多見反天子之邦葉卜工反。樂隻君子,萬福攸同。平平婢延反左右,亦是率從。
興也。柞,見《車舝》篇。蓬蓬,盛貌。殿,鎮也。平平,辯治也。左右,諸侯之臣也。率,循也。○維柞之枝,則其葉蓬蓬然。樂隻君子,則宜鎮天子之邦,而為萬物之所聚。又言其左右之臣,亦從之而至此也。
【纂疏】孔氏曰:「軍行在後曰殿,取鎮重之義。《堯典》『平章百姓』,《書傳》作『辯章』,則平、辯義通[13],故雲『平平,辯治』。」
汎汎芳劍反楊舟,紼音弗纚力馳反維之。樂隻君子,天子葵之。樂隻君子,福祿膍頻屍反之。優哉遊哉,亦是戾葉郎之反矣。
興也。紼,繂;纚、維,皆繫也。言以大索纚其舟而繫之也。葵,揆也,揆猶度也。膍,厚。戻,至也。○汎汎楊舟,則必以紼纚維之。樂隻君子,則天子必葵之,福祿必膍之。於是又歎其優遊而至於此也。
《采菽》五章,章八句。
騂騂息營反角弓,翩匹然反其反葉分邅反矣。兄弟昏姻,無胥遠葉於圓反矣。
興也。騂騂,弓調和貌。角弓,以角飾弓也。翩,反貌。弓之為物,張之則內向而來,弛之則外反而去,有似兄弟昏姻親疏遠近之意。胥,相也。○此刺王不親九族,而好讒佞,使宗族相怨之詩。言騂騂角弓,既翩然而反矣,兄弟昏姻,則豈可以相遠哉?
【纂疏】歐陽氏曰:「弓之為物,其體往來,張之則內嚮而來,弛之則外反而去。詩人引此以論九族之親,王若親之以恩則內附,若不以仁恩結之,則亦離叛而去矣。」
爾之遠同上矣,民胥然矣。爾之教矣,民胥傚矣。
賦也。爾,王也。上之所為,下必有甚者。
此令兄弟,綽綽有裕預、與二音;不令兄弟,交相為瘉同上。
賦也。令,善。綽,寬。裕,饒。瘉,病也。○言雖王化之不善,然此善兄弟,則綽綽有裕而不變。彼不善之兄弟,則由此而交相病矣。蓋指讒己之人而言也。
民之無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讓葉如羊反,至於己斯亡。
賦也。一方,彼一方也。相怨者各據其一方耳。若以責人之心責己,愛己之心愛人,使彼己之間,交見而無蔽,則豈有相怨者哉?況兄弟相怨相讒以取爵位,而不知遜讓,終亦必亡而已矣。
【纂疏】一說:濮氏曰:「至有因一飲酒失於辭讓,遂生仇隙而亡其身者,《坊記》『觴酒豆肉,讓而受,惡民猶犯齒』雲雲,遂引此詩實之,則亦『乾餱以愆』之意,不必以為取爵位也。」
老馬反為駒葉去聲,不顧其後葉下故反。如食音嗣宜饇於據反,如酌孔取葉音娶。
比也。饇,飽。孔,甚也。○言其但知讒害人以取爵位,而不知其不勝任。如老馬憊矣,而反自以為駒,不顧其後將有不勝任之患也。又如食之已多而宜飽矣,酌之所取亦已甚矣。
毋教猱升木,如塗塗附。君子有徽猷,小人與屬音蜀,葉殊遇反。
比也。猱,獮猴也,性善升木,不待教而能也。塗,泥。附,著。徽,美。猷,道。屬,附也。○言小人骨肉之恩本薄,王又好讒佞以來之,是教猱升木。又如於泥塗之上,加以泥塗附之也。苟王有美道,則小人將反為善以附之,不至於如此矣。
【纂疏】長樂劉氏曰:「小人為不善,皆其所自能,不必教之也。今幽王疏薄骨肉,為不善於上以倡之,是『教猱升木』也。小人樂於不善,王又益以不善之教,是以『塗塗附』其塈,且相著不可脫矣,非為上之道也。故陳為上之道,曰『君子有徽猷,小人與屬』也。先王有至德要道,民用和睦,正其五品,為之孝友,此之謂『徽猷』。」東萊呂氏曰:「親親長長之道,乃民之良心,宜其與屬,而不可解也。」○愚謂「毋教」申二章「爾教」之義而禁止之也。君子、小人,以位言。
雨於付反雪瀌瀌符驕反,見晛乃見反曰音越,《韓詩》、劉向作「聿」。下章放此消。莫肯下遐稼反遺,式居婁力住反,《荀子》作「屢」驕。
比也。瀌瀌,盛貌。晛,日氣也。張子曰:「讒言遇明者當自止,而王其信之,不肯貶下而遺棄之,更益以長慢也。」
雨雪浮浮,見晛曰流。如蠻如髦葉莫侯反,我是用憂。
比也。浮浮,猶瀌瀌也。流,流而去也。蠻,南蠻也。髦,夷髦也。《書》作「髳」。言其無禮義而相殘賊也。
【纂疏】歐陽氏曰:「末二章述骨肉相怨之意。」王氏曰:「王視同姓之親如蠻髦,言其無禮義仁恩,乃大亂之道。骨肉相怨,有危亡之禍焉,此詩人所憂也。」
《角弓》八章,章四句。
有菀音鬰者柳,不尚息焉。上帝甚蹈《戰國策》作「上天甚神」,無自暱焉。俾予靖之,後予極焉。
比也。柳,茂木也。尚,庶幾也。上帝,指王也。蹈,當為神[14],言威靈可畏也。暱,近。靖,安也。極,求之盡也。○王者暴虐,諸侯不朝,而作此詩。言彼有菀然茂盛之柳,行路之人,豈不庶幾欲就止息乎?以比人誰不欲朝事王者?而王甚威神,使人畏之而不敢近爾。使我朝而事之以靖王室,後必將極其所欲以求於我。蓋諸侯皆不朝而己獨至,則王必責之無已,如齊威王朝周而後反為所辱也。或曰:興也。下章放此。
有菀者柳,不尚愒欺例反焉?上帝甚蹈見上,無自瘵例界反,葉子例反焉《戰國策》作「也」。俾予靖之,後予邁葉力製反焉。
比也。愒,息。瘵,病也。邁,過也,求之過其分也。
有鳥高飛,亦傅音附於天葉鐵因反。彼人之心,於何其臻?曷予靖之,居以凶矜。
興也。傅,臻,皆至也。彼人,斥王也。居,猶徒然也。凶矜,遭凶禍而可憐也。○鳥之高飛,極至於天耳。彼王之心,於何所極乎?言其貪縱無極,求責無已,人不知其所至也。如此,則豈予能靖之乎?乃徒然自取凶矜耳。
【纂疏】一說:東萊呂氏曰:「『居以凶矜』,謂王方自居以凶暴驕矜,其惡日熾也,即《角弓》所謂『式居婁驕』也。」
《菀柳》三章,章六句。
桑扈之什,四十三章,二百八十二句。
[1] 「壁」原作「璧」,據朱熹《詩集傳》卷十四改。
[2] 呂祖謙《呂氏家塾讀詩記》卷二十三引王氏說作「戢則不肆,難則不易。肆則放逸,易則傲慢。動不以禮,非所以受福;故戢而難,然後受福多也」。
[3] 「一章」,歐陽修《詩本義》卷八作「二章」。且此處省略《詩本義》所引詩第二章原文。
[4] 「土」原作「士」,據朱熹《詩集傳》卷十四改。
[5] 「賦而興,又比也」原作「賦而比也」,據朱熹《詩集傳》卷十四改。按,元十卷本及明正統本朱熹《詩集傳》皆作「賦而比也」。
[6] 「浪」原作「亮」,據朱熹《詩集傳》卷十四改。
[7] 「籍」,《毛詩正義》卷十四之三作「藉」。
[8] 此處所引「孔氏曰」,《毛詩正義》卷十四之三原文作「酌彼安體之養爵,以奏進汝之射中者,令以飲其不中而行罰者」。
[9] 「既駕」,蘇轍《詩集傳》卷十四作「駕者既服」。
[10] 「其他」二字原無,據《毛詩正義》卷十五之一補。
[11] 「邪」上,《毛詩正義》卷十五之一有「脛本曰股」四字。
[12] 「緘」上,《毛詩正義》卷十五之一有「縢」字。
[13] 「辯章」之「辯」及「平辯」之「辯」,《毛詩正義》卷十五之一皆作「辨」。又下文「辯治」之「辯」,《毛詩正義》亦作「辯」。
[14] 「為」原作「作」,據朱熹《詩集傳》卷十四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