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頌清廟之什四之一(1 / 3)

於音烏穆清廟,肅雝顯相息亮反。濟濟子禮反多士,秉文之德。對越在天,駿奔走在廟。不顯不承,無射音亦,與斁同於人斯!《周頌》多不葉韻,未詳其說。

○賦也。於,歎辭。穆,深遠也。清,清靜也。肅,敬。雝,和。顯,明。相,助也,謂助祭之公卿諸侯也。濟濟,衆也。多士,與祭執事之人也。越,於也。駿,大而疾也。承,尊奉也。斯,語辭。○此周公既成洛邑而朝諸侯,因率之以祀文王之樂歌。言於穆哉此清靜之廟,其助祭之公侯,皆敬且和。而其執事之人,又無不執行文王之德。既對越其在天之神,而又駿奔走其在廟之主。如此,則是文王之德豈不顯乎?豈不承乎?信乎其無有厭斁於人也!

【纂疏】杜氏曰:「清廟者,肅然清靜之稱。」東萊呂氏曰:「《士虞禮》:『祝詞曰:「哀子某,哀顯相,夙興夜處不寧。」』然則主人之外,餘皆顯相也。成王,祭主也。周公及助祭之諸侯,皆顯相也。『濟濟多士』,廣言助祭之人,凡執事者皆在也。『秉文之德』,顯相多士,凡助祭者莫不秉文之德也。『相維辟公,天子穆穆』,言顯相之肅雝,則成王穆然,奉祭之氣象不言可見矣。」○愚謂此詩隻第一句說文王之廟,餘皆就祀文王者身上說,雖未嘗明頌文王之德,自有隱然見於辭意之表者。何則?文王往矣,今助祭之公侯執事之人所對越者,彊名之曰「在天」,已不見其有顯然之跡;所奔走者,強名之曰「在廟」,亦不見其有可承之實。影渺跡絶之餘,而人心之敬恭嚴事者,無厭射乃如此。於此可以見盛德至善,漸磨滲漉,淪肌浹髓,沒世自有不能忘者矣。

《清廟》一章,八句。

《書》稱:「王在新邑,烝,祭歲,文王騂牛一,武王騂牛一。」實周公攝政之七年,而此其升歌之辭也。《書大傳》曰[1]:「周公升歌《清廟》,苟在廟中,嘗見文王者,愀然如復見文王焉。」《樂記》曰:「清廟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歎,有遺音者矣。」鄭氏曰:「朱弦,練朱弦,練則聲濁。越,瑟底孔也。疏之,使聲遲也。唱,發歌句也。三歎,三人從歎之耳。漢因秦樂,乾豆上,奏登歌,獨上歌不以筦弦亂人聲,欲在位者徧聞之。猶古清廟之歌也。」

【附錄】《清廟》一倡三歎者,人多理會他不得,注下分明說「一人倡之,三人和之」,譬如今人挽歌之類[2]。祖道。

維天之命,於音烏穆不已。於同上乎音呼不顯,文王之德之純!

賦也。天命,即天道也。不已,言無窮也。純,不雜也。○此亦祭文王之詩。言天道無窮,而文王之德純一不雜,與天無間,以贊文王之德之盛也。子思子曰:「『維天之命,於穆不已』,蓋曰天之所以為天也;『於乎不顯,文王之德之純』,蓋曰文王之所以為文也,純亦不已。」程子曰:「天道不已,文王純於天道亦不已。純則無二無雜,不已則無間斷先後。」

【纂疏】疊山謝氏曰:「程氏曰:『天命即天道也。言天之自然者曰天道,言天之賦予萬物者曰天命。』」○愚謂「不顯」對「不已」言。王氏謂「不顯」乃所以甚言其顯,則「不已」亦所以甚言其已乎。意者「文王之德」,所謂「不顯」者,深潛純粹,栗密不露之謂,而非謂其不明顯也。故《易》稱之曰「用晦其明」,斯亦「不顯」之義歟?

假《春秋傳》作「何」以溢《春秋傳》作「恤」我,我其收之。駿惠我文王,曾孫篤之。

「何」之為「假」,聲之轉也。「恤」之為「溢」,字之訛也。收,受。駿,大。惠,順也。曾孫,後王也。篤,厚也。○言文王之神將何以恤我乎?有則我當受之,以大順文王之道,後王又當篤厚之而不忘也。

【纂疏】鄭氏曰:「自孫之子而下,事先祖皆稱曾孫。」○愚謂「假以溢我,我其收之」,前王之惠後王也,正與《易》「有孚惠心」、《洪範》「用敷錫厥庶民」同義,皆上之惠乎下也。「駿惠我文王,曾孫篤之」,後王之惠前王也,正與《易》「有孚惠我德」、《洪範》「錫汝保極」同義,皆下之惠乎上也。後王亦豈真有以惠前王哉?栽培封植之餘,使文王之流風餘澤傳之無窮,施之罔極,常如一日焉,是即所謂惠文王矣。

《維天之命》一章,八句。

維清緝熙,文王之典。肇禋音因,迄許乞反用有成[3],維周之禎。

賦也。清,清明也。緝,續。熙,明。肇,始。禋,祀。迄,至也。○此亦祭文王之詩。言所當清明而緝熙者,文王之典也。故自始祀至今有成,實維周之禎祥也。然此詩疑有闕文焉。

【纂疏】東萊呂氏曰:「周公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所謂『肇禋』,以文王配帝始於此也。《大宗伯》曰:『以禋祀昊天上帝。』」蘇氏曰:「迄於周公,遂以有成,其成雖當周公之世,然其禎祥見於文王矣。」李氏曰:「國家將興,必有禎祥。」

《維清》一章,五句。

烈文辟音壁,下同公,錫茲祉福。惠我無疆,子孫保之。

賦也。烈,光也。辟公,諸侯也。○此祭於宗廟,而獻助祭諸侯之樂歌。言諸侯助祭使我獲福,則是諸侯錫此祉福,而惠我以無疆,使我子孫保之也。

【纂疏】黃氏曰:「烈,功烈。文,文章。」王晦叔曰:「為國君,故稱辟。舉五等之貴,故稱公。」

無封靡於爾邦,維王其崇之。念茲戎功,繼序其皇之。

封靡之義未詳。或曰:封,專利以自封殖也。靡,汰侈也。崇,尊尚也。戎,大。皇,大也。○言汝能無封靡於爾邦,則王當尊汝。又念汝有此助祭錫福之大功,則使汝之子孫繼序而益大之也。

無競維人,四方其訓之。不顯維德,百辟其刑之。於音烏乎音呼前王不忘!

又言莫強於人,莫顯於德。先王之德,所以人不能忘者,用此道也。此戒飭而勸勉之也。《中庸》引「不顯惟德,百辟其刑之」而曰:「故君子篤恭而天下平。」《大學》引「於乎前王不忘」而曰:「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忘也。」

【纂疏】李氏曰:「訓,效也。」東萊呂氏曰:「『於乎前王不忘』,如其自唐叔以下實寵嘉之。」黃氏曰:「此成王感發諸侯不盡之意也。」○愚按:《中庸》三十三章引此詩末章,朱子釋之曰:「此借引『不顯惟德』,以為幽深玄遠之意,承上文言天子有不顯之德,而諸侯法之,則其德愈深而效愈遠矣。篤恭,言不顯其敬也。篤恭而天下平,乃聖人至德淵微,自然之應也。」 《中庸》下文又曰:「《詩》雲:『予懷明德,不大聲以色。』子曰:『聲色之於以化民,末也。』《詩》曰:『德輶如毛』,毛猶有倫。『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朱子又釋之曰:「所引孔子之言,以為聲色乃化民之末務,今但言不大之而已,則猶有聲色者存,是未足以形容不顯之妙。不若所言『德輶如毛』[4],則庶乎可以形容矣。而又以為毛猶可比,亦未盡其妙,又不若所言『上天之載,無聲無臭』[5],然後乃為不顯之至耳。故惟此可以形容不顯篤恭之妙。」以此觀之,則「不顯」之義,文公亦未嘗執一於「豈不顯乎」之說,在學者融而通之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