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的一天,李建成請李世民到東宮喝酒,幾杯酒下肚,李世民突然肚子劇痛,回到自己住的西宮以後,吐起了血。禦醫給他服了藥,才漸漸好了。
李淵得到消息,猜想是大兒對二兒下了毒手。盡管如此,他仍然不忍心廢掉太子,又不想讓二兒再受傷害,想了一個他自認為兩全其美的辦法:派李世民去洛陽,管理陝州以東的州郡。李世民覺得這樣也不錯,就答應了。
李建成和李元吉聽到這個消息,非常緊張,認為讓李世民去洛陽是放虎歸山,便找一些大臣向皇帝上書,說李世民去洛陽不會回來,有分裂國家的危險。李淵一聽覺得有理,再次出爾反爾。
李建成、李元吉一計不成,又生一計,拉攏李世民手下的親信將領。他們首先看好尉遲敬德,李建成派心腹送給敬德一車金銀珠寶,說明來意,尉遲敬德說:“秦王對我有再生之恩,敬德當以身相報,若貪財而對秦王存有二心,那就是見利忘義之人。這種人對太子殿下又有什麼用呢?”
尉遲敬德拒收金銀,送走來使,便向李世民報告了。李世民說:“將軍從今以後要處處留神,他們不會饒過你的!”
果然,當天晚上就有刺客來到尉遲敬德住處,但見房門大開,知有防備,嚇得沒敢進屋就跑了。
暗的不行,就來明的,李建成在皇帝麵前誣告尉遲敬德,將其關進監獄,準備殺害。李世民在父皇麵前慷慨陳詞,曆數尉遲敬德的功勞,李淵隻好把他放了。
收買這一招失靈後,李建成並不氣餒,又向皇帝密告李世民的天策府謀士房玄齡、杜如晦行為不軌,逐出天策府;派李世民部下大將程咬金去康州(今廣東省德慶)任刺史。
程咬金雖是武將,卻也粗中有細,看出問題,他對李世民說:“我至死不去康州,要保護大王。大王的羽翼一旦除盡,他們就該謀害大王了。請大王盡早決斷!”
李世民意識到形勢的嚴峻,召集天策府文官武將商討對策。這時,邊境傳來消息,突厥又來入侵,李建成薦舉李元吉率兵出征,並調李世民部下尉遲敬德、程咬金、秦瓊等大將隨征。
這天夜裏,東宮官員王晊向李世民報告,太子建成準備在昆明池為齊王李元吉餞行,請秦王參加,趁此機會謀殺;同時將尉遲敬德、程咬金等大將一齊殺掉。
李世民將此事告訴李淵,李淵要第二天親自審問,讓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等人同時參加。
李世民一次次地忍讓,達到了極限。現在不僅是個人生死的問題,而是關係到唐朝江山將來落在誰手、向何處發展的大問題,他決定狠下心來反擊了。
當天深夜,李世民和長孫無忌等將士埋伏在玄武門下。天剛蒙蒙亮,李建成和李元吉騎著馬進宮,覺得四周情形與往日不同。李建成回馬要走,李世民從牆後出來招呼他。李元吉做賊心虛,想先下手為強,拈弓搭箭,射李世民。可是,李元吉連發三箭,箭箭射空。
李世民不再遲疑,對準李元吉拉滿了弓,李建成見狀高喊:“四弟小心……”話未說完,李世民射出的狼牙箭直奔他而來,李建成猝不及防,咽喉中箭,從馬上掉下身亡。
與此同時,喊聲四起,尉遲敬德率領70名騎兵如從天降。李元吉打馬便跑,尉遲敬德張弓一箭,射中他後心,李元吉當場斃命。
這就是著名的玄武門事變。李淵得知消息,也無可奈何,在這種情形下,隻好立李世民為太子了。
李世民手下的部將怕有後患,便同時將李建成、李元吉的兒子們全部殺了。
魏征是李建成所在東宮的官員,經常給李建成出謀劃策,此時被抓到李世民麵前,將領們準備讓李世民審問完然後殺掉。魏征在李世民麵前,大義凜然,無所畏懼。李世民佩服他的膽略和才能,沒有殺他,而且還讓他在東宮做官;對前東宮和李元吉齊王府的官員都不追問,使這些官員感激涕零。
此時唐朝大權已掌握在新太子李世民手中。李淵於當年農曆八月,主動傳位給李世民,李世民推辭不過,隻好同意。於是,在東宮顯德殿舉行交接儀式之後,李世民即位當了皇帝,即唐太宗。李淵被尊為太上皇。
李世民是年28歲,改元貞觀,次年為貞觀元年。從此,唐朝開始了興旺發達的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