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24年,武則天出生在唐都城長安。她的父親武士彠雖然也是唐朝貴族,但祖先並不顯要。武則天的祖籍是現在的山西文水,即當時的並州文水。武士彠做木材生意,後來因為正趕上隋煬帝大興土木,結果發家致富。他在做生意的過程中,經常和權貴們交往,得到了一個下級軍職。

李淵起兵反隋時,武士彠以軍需官的身份跟隨效勞。最後李淵攻克長安後,武士彠因功被拜為光祿大夫,封太原郡公,列入十四名開國功臣行列,從此成為唐朝的新權貴。公元620年,武士彠的元配夫人病逝,通過唐高祖做媒娶了隋朝顯貴楊達的女兒。當時楊氏已經是40歲的老姑娘,後來為他生了三個女兒,第二個便是武則天。

武則天的少女時代是隨做官的父親在四川度過的。公元635年,武士彠死在荊州都督任上,隨後全家回到長安。前妻生下的兩個兒子武元慶、武元爽和他們的堂兄弟武惟良、武懷運對待楊氏刻薄無禮,武則天孤女寡母四人在長安過了一段很不舒心的生活。

公元636年,太宗的皇後長孫氏病逝。次年,14歲的武則天因美貌出眾被召進宮中,做了級別很低的嬪妃--才人。武則天對宮廷生活充滿著向往。進宮之後,太宗賜給她武媚的稱號,所以人們都叫她媚娘。雖然她的長相的確十分嫵媚,但是由於她性格倔強,缺少女人該有的溫柔,所以很不受太宗寵愛。這使得武則天進宮12年,才人的稱號也沒有改變、提升。

武則天的機會來自於太宗的兒子李治,即後來的高宗。當太宗還在世的時候,武則天便和李治產生了感情。公元649年,李世民駕崩。按照慣例,沒有生育過的嬪妃們要出家做尼姑,生育過的則要打入冷宮,為死去的皇帝守寡。武則天因沒有生育被送到感業寺出家。她在感業寺出家的兩年中,並沒有安心念佛,而是處心積慮地想出來。李治即位後的第二年,適逢太宗的忌日,高宗李治前往感業寺進香,武則天緊緊把握住了這次機會。她使高宗回憶起了先前的戀情,武則天的美貌加上舊情促使高宗不再顧忌佛教教規和禮教的約束,將武則天帶回了皇宮。

已經28歲的武則天重獲入宮

的機會,這是她做夢也沒有想到的。她下決心要利用與高宗的感情,奪回失去的青春年華。事實上,這次入宮後,已經成熟的武則天就在權力之爭中大顯身手了。

武則天的再次入宮也和宮中的鬥爭有關,當時的王皇後為了和蕭淑妃爭寵,鼓動高宗接武則天進宮,她還自做主張讓武則天先蓄發,準備再入宮。王皇後沒有想到的是自己在引狼入室。入宮後,武則天很感激王皇後的照顧。她對王皇後非常尊敬,侍奉得也很周到,這使得高宗也很高興。皇帝和皇後都高興了,武則天的嬪妃地位也就升到了昭儀,這是正二品的級別,超過了其他八個嬪妃,是九嬪之首。在她的上麵,隻有皇後和四妃了。

武則天進宮之後,前後生了四男二女,而高宗總共才有12個子女。後邊的六個都是武則天生的,可見武則天的受寵程度是其他嬪妃無法相比的,這連主張讓她進宮的王皇後也沒有料到,結果自己也吃了大虧。

武則天的性格決定了她不甘於居人之下,她的目標是皇後。隨著她在宮中的地位逐漸穩固之後,便開始有心計地活動了。她在後宮裏想方設法籠絡太監、宮女,特別是和皇後、蕭淑妃關係不好的人,她總要設法接近拉攏,給予一些小恩小惠,讓她們注意監視皇後和淑妃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