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僅僅是傳說,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有一個神奇的迷宮。迷宮裏有99扇門,每扇門上都有一個問題。隻要是馬,如果能回答對這99道題,就可以變成能上天遨遊的龍。
世界上所有的馬都知道這個公開的秘密。每天都有年輕的馬兒走上尋找迷宮的路途。有的找不到回來了,更多的出去後就再也沒有音信。但是前赴後繼的,不斷的有馬兒去尋找心中的希望。
天廣地大,山高水長,迷宮不知在何方。為了集思廣益,自從有網絡那天,馬兒們就在網上建立了“我欲成龍”網站,每天有上萬匹馬兒競相討論,交流著點點滴滴有關變龍的消息。真真假假,大路小道,爭爭吵吵,沒完沒了。
不但是迷宮的地點千奇百怪,沒有馬能說得清楚。就連門上的問題,也是五花八門,無所不有。幾乎能想到的問題都被提出來了,每個問題下麵還有若幹不同的答案。往往為了一個答案中的一個字,就能引起千百匹馬放棄工作,沒日沒夜的爭個不停。
比如去年,有馬兒提出一個問題:你為什麼要變成龍?這個貌似很哲學很深奧但同時很馬性很簡單的問題引出了三萬七千多個答案,成為有史以來最熱鬧的問題。後來總論壇不得不專門新開了一個分論壇來討論。最後達成的標準答案有這樣幾種:1、我希望。2、我沒有別的辦法。3、因為無聊。4、不知道。5、好玩。6、要改變世界。因為問題是不能反問也不能不回答的,同時也沒有馬兒知道那哪個更標準,所以這幾個答案隻能說是“民間標準答案”,不知道有沒有被用上的機會。
同時在這些種類的答案下麵還有分答案。比如第6個“要改變世界”一類下麵就有:1、要造福世界。2、要顛覆世界。3、要按照我的意思去做。這還隻是大概的籠統的分類。實際上關於探討這第6類答案的情況已經出了幾十本書了。每一本都有半匹馬那麼高。
但這並不是最高的紀錄。事實上有關馬變成龍的傳說所涉及的點點滴滴都被寫進了馬兒的文化。出書是小打小鬧,舉凡藝術、宗教、曆史、地理等等領域都深深的烙上了傳說的烙印。如同每匹馬生下來就會在後腿上印上一串數字以表示身分,傳說就是隱性的烙印。
比如民間有名言道:一個籬笆三個樁,一條龍三匹馬來幫。還有:三匹馬,抵得上一條龍。這兩條似乎有些調侃龍的意思,向來不為正統的“龍馬教派”所引用。他們常用的是:不想當龍的馬不是好馬。
而他們的反對者“馬龍教派”的常用語是:天賦馬權。在聲討壓迫小馬兒的血汗工廠的遊行的時候,橫幅上寫著的必然是:又要馬兒跑的快,又要馬兒不吃草。在這個教派的經典著作《為什麼馬要變成龍》中,創始馬寫道:馬變成龍這個不知道何時流傳的傳說已經嚴重損害了馬的世界。馬兒們,徹底拋棄它吧!
據一位宗教研究馬士的最新研究成果,兩個教派的創始馬都曾經尋找過傳說中的迷宮。熱血青年,本來就是為了目的不惜一切代價的。但是結果竟然截然相反,卻是很有趣的。
這本書中稱:馬龍教派的始祖,不妨稱為馬大,曆經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了迷宮,門上的第一個問題是“你為什麼要變成龍?”這個在現實世界已經被討論泛濫的問題刹那間擊昏了馬大。因為一下子他想到了無數答案,以及這些答案背後的數以千萬計的衍生、研究、討論、爭執。這些馬世界積累數百年的知識當然已經被他研究的滾瓜爛熟,但從沒有想過會真的出現在迷宮裏。所以馬大一下子不知道如何回答,哼哼哈哈的不知道說了什麼。後來就急火攻心,暈倒在地。醒來後很絕望的打道回府。
而龍馬教派的始祖,書中稱為馬甲的那位,曆經萬苦千辛,也到了迷宮的第一道門前。什麼,你問門上的問題是什麼?sigh,就連馬甲自己也不知道。因為當時他是在一間破舊的小屋門前,從屋裏走出來一位老年母馬,用極難懂的古代方言說了一句話。然後看他目瞪口呆聽不懂的樣子,又把門砰的一聲關上了。後來馬甲終於領悟這就是傳說中的第一道門,後悔的腸子都青了。回來後發誓要博學多才,以免連答案都聽不懂。
其實在馬的世界裏,一直都流傳著這樣一個更加無法證明的傳言。從古至今,隻有一匹馬成功的闖過99道門,聚雲集霧,飛騰上天。這個故事之所以無法證明是因為馬兒們從來沒有見過真正的龍,所以也無法得知龍的世界到底是怎麼樣的。所有流傳的相關資料都隻是臆測而已。這匹馬,被命名為龍馬。他的雕像樹立在大街小巷,他的畫像貼滿千家萬戶的門前。那颯爽英姿,是年輕母馬的夢中偶像。
馬兒們一代代的出生,一代代的聽老人們講述馬變成龍的故事,一代代的長大去尋找迷宮,一代代的老去並且給兒孫們講同樣的故事。周而複始,無窮無盡。
馬兒們都不知道,在龍的世界裏也有一則流傳很久的傳說。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有一個神奇的迷宮。迷宮裏有99扇門,每扇門上都有一個問題。隻要是龍,如果能回答對這99道題,就可以變成自由自在奔跑的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