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末世貴胄的貨與色(1)(1 / 1)

晚清最後十幾年,最走紅的滿人親貴,要屬慶親王奕匡。連權傾朝野的袁世凱,都得一個勁地給他上貨。雖然太平天國之後,清朝的天下靠漢人崛起保了下來,督撫專權,漢人勢力上升,左右政局的大臣漢多滿少。但當家的西太後,真正信得著的還是滿人,尤其是宗室親貴。這個沒有受過正規教育的當家婦人,骨子裏受本質上是鄉下人的京劇影響甚大,深信“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的鄉裏古訓,因此無論什麼時候,朝裏地位最主要的大臣(比如首席軍機大臣兼總理衙門王大臣)都是親貴宗室。頂用不頂用,放在身邊,在養心殿睡著踏實。

到了庚子之後,慶親王嶄露頭角,成為朝中最明白的宗室親貴,雖然血緣遠了點,但也隻能將就了。平心而論,奕匡的確很明白事兒,至少大事不糊塗。戊戌政變,老太婆鳳顏大怒,一度執意要廢了光緒,親貴中唯有他拚了命死勸。鬧義和團的時候,也沒有跟著起哄。此後搞新政,大體上都能跟張之洞、袁世凱們保持一致,連預備立憲也不反對。但慶親王奕匡最大的毛病是好貨貪財,賣官鬻爵、收受賄賂是家常便飯。正因為這點,那位因長相酷似同治皇帝而深得西太後信任的瞿鴻禨,沒少擠對他。當時以敢言著稱的禦史“三霖”(趙啟霖、江春霖、趙炳麟)彈劾屢上,但奕匡始終不倒。西太後未必不知道奕匡的那點愛好,但長得像兒子的人畢竟不是兒子,大清江山是滿人的,必須留個自家人在身邊。

奕匡的長子載振,子憑父貴,30歲就做了新成立的商部的尚書,隨後轉為調整後的農工商部的尚書。據說當時新發行的紙幣,上麵印的都是載振的頭像。隻是,少年得誌的載貝子,從小錦衣玉食,對於錢財倒是無所謂,最在乎的是美女,很有點寡人之疾。

做了最有錢部門的尚書,載貝子一連鬧出兩場情色事件。第一件是跟妓女,第二件是跟女藝人。當時,有位津門名妓,色藝俱佳,名叫謝珊珊,在載貝子席上,珊珊恃寵把脂粉塗抹在商部官員的臉上。有位官員喝醉了,散席出門也沒有把脂粉擦去,於是事情敗露,被禦史參了一本。雖然清朝傳統官員不許嫖妓,但此時禁令早已廢弛,西太後知道,也就是罵了一頓了賬。倒是慶親王奕匡,裝模作樣讓兒子跪了半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