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世界的種種認識,相當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們的策略、計劃和行為方式。在世界上,對人最重要的是他人。因此,對世界的信念中,最重要的是對他人的信念。一般來說,人對他人最關心的是,他們對我的態度是友善的,還是敵意的,詮釋環節中對這一點的詮釋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節 焦慮環節
在每個焦慮環節開始時,負擔著前麵各圈積累的種種焦慮能量。前一圈的詮釋決定了人把這些能量看作是對什麼的焦慮。
1.焦慮是一種不適
不管看作是什麼焦慮,有一點是不變的,那就是焦慮是一種讓人不喜歡的感受。說到這裏,有人可能會反駁:“不,有的時候有些焦慮是讓我喜歡的。比如當期待著一次冒險的時候,那種焦慮緊張我就挺喜歡。”但是深入去體驗,你就會發現這種時候,焦慮本身也並不好受。隻不過當一個人對自己有一定信心的時候,他會預期冒險將會成功。他想到當自己成功的時候,焦慮就會散掉很多,自己會在未來成功的時候,體會到焦慮散去的那種釋然的感覺。這種預期使得他高興,他喜歡的是這種預期所帶來的喜悅,而不是焦慮。隻不過當焦慮和這種預期所帶來的喜悅混合在一起的時候,他誤以為自己喜歡這種焦慮。這就仿佛一個病人看到醫生拿著針走過來,感到開心。那並非他喜歡被針紮,而是想到注射了之後病會減輕而已。
為什麼我們不喜歡焦慮呢?可能還是因為怕被戳穿“我存在”的謊言吧。那為什麼人們一定要認為“我”存在呢?為什麼就不能承認“我”不存在呢?這個我不知道怎麼說,就簡單地說成這是人的一種最根本的固執吧。沒有道理的,借用《大話西遊》的台詞:“愛一個人需要理由嗎?”同樣,“愛我自己需要理由嗎”?沒有理由,但就是這樣做了,這就是所謂的自由意誌。執著地相信有“我”,就是這樣的一個自由意誌。
2.焦慮的內外歸因
前麵我們說過,焦慮可能會被歸於內在,也可以被歸於外在。當歸於內在的時候,焦慮是“我不舒服”“我難受”“我煩惱”“我痛苦”這一類的感覺;歸於外在的時候,焦慮被看作是一種外在威脅,是“你們太壞了”“你們要傷害我”“你們太可怕了”這類的感覺。
當內外的界限還不是太分明的時候,人可能會把內部的焦慮看作是外部的,也有可能會再一次把原來看作是外部的“壞”重新看作是內部的。如果人沒有目的,隻是單純地內外有些混淆,那這個過程隻是發生在焦慮環節。不過有的時候,人會為了好受一點,作為一種策略而把焦慮外投或者內投,那就是發生在整個循環中的一個過程了。客體關係學派的克萊因就總結過這樣的一個過程:很小的孩子和母親之間的邊界還不分明的時候,當嬰兒內部的焦慮很強而難以忍受的時候,嬰兒會把這個焦慮外投給母親。於是嬰兒會覺得我自己好,但是母親壞。這個“壞母親”會威脅或傷害自己,像個可怕的女巫。這樣,他內部感覺好些了。但是副作用是,外部有了一個可怕危險的“敵人”。為了減少危險感,孩子後麵會把“壞”內化進來——“母親對我壞,是因為我做了壞事。如果我不壞,母親就不會威脅到我”。這種做法的收益是,孩子有了一種“可控”的感覺,如果控製自己不做壞事,就可以不受懲罰——或者說,如果不做某些事,就可以不感受焦慮——但是,隨即他會發現實際上自己無法控製自己,因為實際上並沒有一個能自主的“我”,於是焦慮又出現了。而為了減少這個內部焦慮,他就又可能外投,然後再內投……
雲南流傳著一個神話故事,講的是某個惡魔占有七個姑娘,後來姑娘們用惡魔的頭發勒死了他。惡魔的頭掉在地上,然後就著火了。必須有人抱起這個頭,火才能暫時熄滅,但是抱著這個魔頭會引火上身,於是幾個姑娘必須交替地抱著魔頭,並且用水不斷澆滅頭上的火。“執著有我”就是這個惡魔,而那個著火的魔頭就是焦慮。傳來傳去,但是焦慮並不會因此而消失,隻不過在不同的地方交替存在。我們上麵所說的過程中,焦慮就是在孩子和母親之間不斷傳來傳去。或許我們可以換一句話說,像一個永遠也不會涼下來的燙手的山芋。
如果我們不喜歡焦慮,但是完全沒有想到或者意識到,我們有辦法減少這個焦慮,那麼焦慮就不會帶來什麼後繼的結果。我們覺得難以忍受,但是如果我們確知必須忍受的時候,我們也就會忍受了。雲南的七個姑娘,就是這樣一直交替抱著魔頭。我們會忍受很多我們不喜歡的東西:我們不喜歡變老,但是既然沒有辦法不變老,我們也就忍受變老這個事實了。如果我們忍受焦慮,那麼激發的那些焦慮會漸漸削弱並最後消失。隻要沒有繼續製造,那些繼發的焦慮能量,在我們忍受的過程中被消耗掉就沒有了。比如我們想到自己失敗了,這個想法帶來了挫敗的懊惱並融入焦慮中,如果我們不繼續想自己失敗,那麼那些挫敗的懊惱情緒就逐漸被消耗了。不過,最初的存在焦慮一般來說不會因此而消耗掉,因為人總是時時刻刻去想著“有我”,並且要“證明有我”,因此存在焦慮總是被源源不斷地製造出來。除非是經曆不可思議的長時間,人都隻是在忍受存在焦慮,而一直沒有任何繼發的思想和行為,那麼才會有可能在很久後的一個時刻,“堅信有我”的那個最初的“自由意誌”的全部能量都耗盡,然後不再固執地堅持認為“有我”,則存在焦慮才可能被消耗掉。
但是,如果我們不喜歡的是皺紋,而我們知道整容可以減少皺紋,就會有很多人去整容。也就是當我們意識到可以有辦法減少這個焦慮,那麼就會產生一個後果——我們希望它減少。而從這個希望中,人們開始有了欲望。
第二節 欲望環節
更準確地說,欲望是一種不合理的願。願,是人心的一種最基本的功能。願這個字,下麵是一個心字,上麵是一個原字。意思就是最原初的心。所以我們有時也把“願”稱作心願。最原初的心,是“空”的心,是光明澄澈毫無掛礙的心。而這之後自由意誌創造了一種“大夢”,所謂自由意誌的意思是它就是這樣就產生了,而且帶著一種能量。這種自由意誌也是一種願,一種後麵產生的願,它帶著的能量我們可以稱為“願力”。欲望的“望”,是指向一個方向和目標的。而欲望的“欲”,則代表一種“不滿足”,“欠”+“穀”的意思就是一種類似饑餓的感覺,人會希望通過某個目標來滿足它。
世界最初的時候,可以隨心所欲地做夢。上帝說“要有光,於是就有了光”。為什麼呢,因為當時沒有別的意誌存在,因此上帝的意誌不會和別的意誌相互衝突。“上帝的意誌”以光的形態存在了之後,其他的意誌就必須要看和這個意誌是不是衝突了。如果衝突了,某個意誌還堅持自己,那麼就會有麻煩了。意誌衝突使得願望不是馬上就能實現,它可能會受到其他的願望的阻礙。
1.欲望的衝突
我們說欲望是一種不合理的願望,意思是欲望中有其固有的不可解決的衝突。比如,我們有個心願是“堅持認為有我”,我們還有個心願是“不焦慮”,但是這兩個心願是衝突的,說謊就不可能不怕被戳穿。真的想不焦慮,除非麵對真相;真的不願意麵對真相,那就必須忍受焦慮的存在。這是循環圈中最早的那個欲望中的矛盾衝突。
各個層次的循環中,各種不同的欲望,其自身中都包含著矛盾衝突,所以本質上欲望是不可能真正被滿足的。
更何況一個人有很多欲望,這些欲望之間也是有衝突的。性的欲望,是不顧一切地滿足性衝動,和異性(當然也可能是同性)發生性關係。但是,這個欲望和想要安全的欲望常常是衝突的。因為追求異性的過程中有很多風險,要不就是丟臉,要不就是丟命。不勞動的欲望,享受安閑的欲望,有時會和成就的欲望衝突,有時會和花錢的欲望衝突,因為不勞動有些人就沒有錢可花。
在策略環節,有的人可以找到一些策略減少衝突,甚至讓幾個欲望同時滿足。但是,完美的策略是找不到的。再好的策略,也都不能全然消除欲望和欲望之間的衝突。
還有,我們不能同時同樣清楚地意識到我們的所有欲望。有些欲望被清晰地意識到,有些被“潛意識”中感受到,有些欲望大而有些欲望小,我們有可能一心一意地滿足某個欲望的時候,一不小心就阻礙了對另一個欲望的滿足,甚至使得另一個欲望更加嚴重地不滿足。更何況,這個世界上生活著很多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欲望。而人和人的欲望之間,也是衝突的,這就造成了總有一個人的欲望難以實現。
2.欲壑難填
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是我們發現“欲壑難填”,就算滿足了一個欲望,就算沒有帶來什麼副作用,我們也不會舒服多久,短暫的滿足感過後,隨即就會產生新的欲望,讓我們繼續感到不滿足——正如《大話西遊》中所說,“可惜快樂永遠是短暫的,換來的隻是無窮無盡的痛苦跟長歎”。
為什麼會“欲壑難填”呢?簡單的答案是,這是因為人貪心。但這樣的答案實際上並沒有說明什麼,就好比說物體為什麼燃燒是因為有燃素,為什麼甜是因為有甜素這種說法一樣。所以我這裏給出一個更複雜一點的答案。
我們的焦慮是一層層累積的,是由多種情緒複合而成的。由於詮釋中的簡化以及後發覆蓋,我們往往會把它看作是更後麵的或者說更表麵的那種,並且把各種情緒的能量都看作是更表麵的那一種所具有的。因此,我們會有一個誤解,就是我們隻要滿足了最表麵的焦慮所激起的那種欲望,我們就會幸福了、安心了、不焦慮了。
在這個欲望剛滿足的一瞬間,感覺上仿佛真的是如此,我們不焦慮了,我們稱心如意很開心。因此我們留下了一個信念,那就是滿足欲望真好。
但是,其他那些沒有被意識到的焦慮還在,這些焦慮現在沒有辦法被解釋為原來的那種表麵焦慮了,但能量還在,因此那些更深的焦慮隨後不久就會浮現出來。我們可以把焦慮想象成地下水,而把某個表麵的焦慮想象為一口井。如果人誤以為全部存在的水隻是這口井裏的那些水,他用抽水機在這井裏大馬力抽水,可能會有一個時刻,他發現井裏的水幹了。他很開心,認為任務完成了,以後再也不擔心會淹死在這個井裏了。但是,這個開心持續不了多久,因為隨後井裏就會又有了水。
例如有些人認為性是真正的快樂和滿足,他們努力追求性伴侶並且發生性行為。這個過程很開心,而且也很滿足,但是如果他們仔細體會會發現,有一種隱約的不快樂就在這個時刻會浮現——有人稱為“射精憂傷”。這種憂傷就是在提醒他,性不是一切的答案,你還有其他的不滿足。
即使一個人富可敵國,或者一個人成了皇帝,他依然會感到不滿足。我們可以在曆史上找到一些驕奢淫逸的皇帝,但是不會在曆史上找到一個滿足的皇帝。而且,越是內心覺知能力強,心智敏銳的人,就越快地感受到這種不滿足。釋迦牟尼身為王子的時候,物質和性都完全可以得到滿足,而他還是感到不滿足。
一個覺知力更強的人,會知道這種不滿足是因為有了新品種的欲望,是為了緩解更深層更基本的焦慮。不過多數人沒有這樣強的覺知力,於是他們就會誤以為隻是滿足的量還不夠,而繼續更多地在原來的欲望上追求滿足。過去掙錢得到過滿足的,如果不久後又感到不滿足,他隻想應該掙更多的錢,而往往不知道也許他需要在更深的地方滿足自己的其他需要。於是他就會在錢上表現出欲壑難填,貪得無厭,即使是家財百億也還是心有不足。過去在性上得到了滿足,而還是感到空虛的人,就希望有更多的性伴侶,幾百上千也還不夠。即使他的身體已經很難有性的喚起能力了,也就是身體在告訴他說“夠了”,甚至他的身體喊“救命”,他還是要用性藥作為工具催促身體去從事性行為。在權力上滿足過的人,可能會追求無限的權力,即使幾乎達到權力頂峰也不滿足,最後甚至希望能對大自然行使權力,扭轉自然規律。覺知力低就會欲壑難填。
覺知力高,則可以轉而滿足更深一層的欲望,在更深的層麵獲得滿足,然後緩解更深層的焦慮。所以,他們相對會讓別人感覺他們並不太貪得無厭。
有多少焦慮,就有多大的欲望,有多大的欲望,就有多少動力驅使人去改變。欲望,是人的驅力源。欲望有指向性,它指著某個沒有焦慮(是真是假不好說)的目標,有力量,現在它缺少的隻是具體的方法了。
第三節 策略環節
1.從簡單到複雜
處於在界,策略都是非常簡單的。
要獲得存在感,那就看看什麼可以填在“我×故我在”裏麵。
要想讓存在感持久,那就持久地做有用的事情好了。
策略簡單,並不是因為他們不會用複雜的,不是因為他們笨,而是因為不需要用複雜策略。簡單策略,已經夠用。而且簡單策略,才更好用。道家的老子說“機心”“技巧”這些東西並不值得羨慕。真人如同小孩子,心很簡單。簡單的策略,直接就能解決問題。因此,在界的策略可以稱為“直心”。在界關注的是內心,我愛故我在,所以重點是我要愛。我隻要愛了就在了,“我欲仁,斯仁至矣”。
營界為什麼需要複雜策略了呢?
因為營界開始追求條件了,而條件這個東西並非想有就能有的。我有愛心,就有了愛。但是如果我們認為必須要用一個禮物表達愛心,並且誤以為這個禮物是必須有的,那麼“我欲禮物”,禮物不可能就來了。我們必須花錢去買禮物,那麼我們首先要有錢,這就是條件。而想有錢,就必須想辦法得到錢。這就需要有掙錢的方法和策略。
世界是複雜的,世界上的關係是複雜的,世界上的人也是複雜的,要在這麼複雜的條件下,讓事情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向發展,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也需要有複雜的策略才行。
2.認知與策略
策略可以看作是一個對話,對話的一方是欲望,他提出索求;另一方是外部或內部的世界,它可能會滿足欲望,也可能不會滿足欲望,是不是會滿足取決於對話的結果。直接索求如果不行,索求者就要運用技巧,迂回地去要到自己需要的結果。
因此,在策略這一環節,對世界的認識就變得非常重要。當然這裏所說的世界,既包括外部他人和外部的物體所構成的客觀世界,也包括自己的人格智力情緒等構成的主觀世界。在認識世界的時候,人會運用動作、意象、詞語等,構建一個對世界的模擬,並且通過思維的運演,計算出一個行動可能帶來的後果,然後再看這個後果是不是符合欲望的目標。
在人構建世界的模擬的時候,需要從一些關於世界的知識素材開始。這些知識,有些來源於感官經驗,有些來源於別人告訴我們的知識,也有些來源於上一圈循環的詮釋階段中,通過詮釋而得到的一些信念。素材不同,得到的世界圖景就不同;素材相同,運算不同則得到的世界圖景也不同。實際上,我們每一個人心目中的世界,都是不同的。
由於認知有其天然的有限性,因此認識過程不可能是完美的。這個階段中,審慎地分析思考,盡量多收集信息,這些都是很重要的。如果在信息不夠、思考不細的時候就急於製定一個策略,那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盲目”“魯莽”。多觀察,多思考,可以讓認知更深入,因而製定的策略也可以更完善。
但是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人們的思考遠遠達不到人類認知能力所能達到的頂峰——沒有幾個人能深思熟慮,我們往往都是粗略地、近似性地思考。在時間有限的時候,人的思考更是必然要以很簡化的方式進行。如果我們花費過多的時間去思考,可能當你思考清楚了之後,外界的情況已經發生了變化,原來具有的機會已經消失了。這樣的話,你的“深思”就沒有任何實用價值。有個故事中,男孩子愛上了同班美麗女生,於是反複思考如何才能更好求愛,他想了幾年終於感到自己準備充分了。於是他去表白,得到的回答是:“中學時其實我對你也有好感,但是到大學後,我已經找到了一個很好的男朋友。”
要想改善策略,我們還需要支付成本。為了獲得更多更準確的信息,我們不僅僅要花費時間精力,有時還需要花費金錢或者需要人際支持等,我們需要考慮自己的收益有多大,是不是值得我們付出這些成本。這些考慮也使得我們不可能追求更多更好的信息。因此在非常不完美、可靠性有限的知識基礎上,在有限的思維能力基礎上,人們所能設想出來的用來滿足自己欲望的那些策略,注定遠遠達不到完美,也不必要完美。
3.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