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命運腳本(2 / 3)

選擇了“我感受故我在”就成了以體驗人生為心願的新生兒,他們的一生就是要體驗,要看花開花落,要看雲卷雲舒,聽音樂和海潮的聲音,去世界各地旅行等。

新生兒並沒有“我被愛故我在”的選擇,因為他們還沒有“人和我”的心理分別,沒有內外的區別意識。在有人我區別能力後,“我愛故我在”有可能轉變為“我被愛故我在”或不轉變。

2.早期基本境遇

新生兒的“策略”以及“行動”,當然是在界的最簡單的策略和行動:想要就要。愛,就愛。做,就做。體驗,就體驗。

但是他們的環境不是這樣簡單。

他們的環境中,最重要的一般都是母親,其次一般是父親,或者家裏的其他親人。當然還包括物質環境等。

環境對待新生兒乃至嬰兒的方式不同,會帶來不同的結果。

如果母親和其他親人身心健康,對孩子無條件地愛並且關懷,能夠滿足孩子的心願,則過一段時間後(經驗中,這段時間是一年左右),孩子就通過一個自發的檢驗過程,得到了一個好的結論。他的欲望得到了滿足,他的存在焦慮也會暫時緩解從而感到不焦慮,他會很幸福。

如果母親身心不健康,特別是心理不健康,或者其他親人的心理不健康,則他們不能無條件地愛孩子,不能關懷孩子並滿足他的需要,則一年後孩子就會有一個消極的檢驗結果。他會感到一種挫敗,他的心願會得不到滿足,於是他會體驗到一種強焦慮。他就不會幸福。

當然,大多數情況下情況介於這兩者之間。母親和其他親人對孩子有愛,但是也有心理問題,能一定程度滿足孩子的需要,但是也會有不滿足的時候。孩子有時候會感到幸福,有時也會感到挫折和痛苦。

嬰兒的境遇,也和環境中其他要素有關。比如家裏是不是貧窮,會影響到孩子的物質生活,從而對他有一定影響。

另外,孩子的心願能不能被滿足,和母親(以及其他親人)與孩子的心理適配性也有關係。如果孩子所選擇的心願,和母親所用的緩解存在焦慮的方式差別大,則母親即使是愛孩子也不一定總能滿足孩子的需要。例如孩子是“我行動故我在”的那一類,而母親是“我愛故我在”的那一類,則母親雖然愛孩子卻不習慣於讓孩子自由活動,她有可能會保護過度而沒有給孩子自由空間,這樣孩子的心願也不會得到很好的滿足。當然,如果母親對孩子的愛真的足夠大,而且母親的心理非常健康,即使她和孩子不是一種適配性,她也可以觀察到孩子需要什麼,並且抑製自己的習慣給孩子所需要的環境。最優秀的母親,適配性不好也不影響。但這樣優秀的母親隻是少數,對多數人來說,適配性不好畢竟還是有一定影響的。

3.基本信念

一歲左右,經曆了早期的境遇,並給予了一個檢驗後,孩子會有一個初步的完成,並產生一種以滿足感或挫敗感為核心的感受。

這會帶來一種自發的詮釋,並形成一種基本信念。

由於嬰兒區分自我和他人的能力比較弱,所以他們的詮釋以及形成的信念往往既是關於自我的也是關於他人的。

當然,由於孩子還沒有足夠的語言能力和想象能力,這時他所形成的信念並不是由語言或者意象所構成,而是有一種無形的感受的形態。他們不可能總結並說出來這種信念,但是他們有這種信念。

如果孩子的早期境遇比較好,則他所形成的基本信念也是比較積極的。例如,以愛為心願的孩子,如果早期基本境遇很好,他的基本信念就會是“我是好的,可愛的,有愛心的,幸福的”,而對外界的基本信念則是“世界很美好,世界充滿愛,媽媽很愛我”。

當然,這是我們用成年人的語言來替他們做的表述,實際上他們並不能用語言來表述這些,他們隻是有一個不用語言表述的,但是實實在在存在的信念。

如果孩子的早期基本境遇不好,則他形成的基本信念也是比較消極的。例如,以愛為心願的孩子,如果早期境遇很不好,則他的基本信念就會是“我不可愛,沒有人會愛我,我壞,我不會幸福”,而對外界的基本信念則是“世界充滿敵意,世界很危險,媽媽不愛我”。

消極的基本信念下,孩子不僅不能緩解焦慮,相反還會增加很多消極情緒到焦慮中,因此他們會更加焦慮。

由於在基本信念形成前,嬰兒並沒有什麼信念,所以基本信念不會受到其他先在的信念所抵觸或阻礙,因此基本信念會很容易留在了心裏,並且有很大的影響力。以後的其他信念,如果和這個信念不一致,就比較難以被接受。

4.基本行動或應對

那些有積極基本信念的孩子,在一歲後,會繼續“做自己”。因為他們原來的策略是有效的,他們沒有必要對這個策略加以改變。他們會繼續過“在界”的生活。做自己要做的事情,有信心得到自己想要的,活在當下感受幸福。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