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然回頭看了一眼,確定李大爺並沒有在他們身後跟著,這才開口說:“戒緣師叔,我們這樣做合適嗎?”

戒緣師叔卻反問說:“你覺得拒絕合適嗎?”

釋然沒有再說話。他知道,戒緣師叔說的每一句話都有他自己的道理,而自己尚且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和尚,對人世間的事情還處在懵懂的狀態,這次下山的目的就是要跟著戒緣師叔學習,而師父也曾教導說,真正的學習並在於多麼正規的教育,身邊人的一言一行才是最值得去參考的法寶。盡管釋然並不十分理解戒緣師叔的做法,他也知道戒緣師叔有一個怪脾氣,就是凡事從來不喜歡向人講得太明白。他最常說的一句話是,世間的事情都有個因果,隻不過時辰未到,所以世人才不明白其中的奧妙。釋然心想,大概是也是因為時辰還沒有到,所以他才不曉得戒緣師叔這麼做的因果所在,當然也就更不懂得其中的奧妙了。

“釋然,我請教你個問題。”戒緣師叔突然說。

這反倒然讓釋然嚇一跳,他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戒緣師叔會向自己請教問題。

“你認為剛才李大爺送給我們這麼多燒餅這件事情,他是不是真心的,還是因為要送我們兩袋燒餅而另有所圖?”

“當然是真心想要送給我們了。李大爺是我們寺院裏的老香客了,每次上山的時候都給菩薩供奉好多新鮮水果,還給我們帶很多燒餅吃,他怎麼會因為兩袋燒餅而另有所圖呢?”釋然對自己的回答斬釘截鐵。他十分了解李大爺的為人,所以根本就不需對戒緣師叔提出來的這個問題做任何思考。

“也就是說,李大爺送給我們燒餅是心甘情願的了?”戒緣師叔追問。

“當然!”

戒緣師叔聽到這裏,哈哈大笑起來,說:“釋然,既然李大爺對我們是一片真心,現在擺在我們麵前有兩個選擇,一是因為自己的執著而拒絕了李大爺的真心,二是我們好意接受李大爺的心意。是要接受還是拒絕,我想你自己心裏應該有一杆秤。那麼現在你再來評價一下,我這樣做有沒有道理?”

“有道理是有道理,可是,師父常教導我們說,出門在外不要隨便拿香客家的東西,這是佛祖留下來的戒律。”釋然撓著光光的腦袋,似乎仍有不解。

戒緣師叔聽到這裏,拳起手指在釋然頭上梆梆敲了兩下,看似慍怒地說:“佛祖也沒有說過出家人就不講人情!”說完這句話,戒緣師叔背起布包大步流星地向著連接小鎮和外麵世界的唯一一條山路走去。

釋然在後麵自己吐了吐舌頭,嘿嘿笑了兩聲,也緊步追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