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不敢殺人,他不是吳起,也不是白起,他沒有吳起和白起的膽量,所以,他隻能選擇從屠戶之子的胯下鑽過去。那一刻,韓信心中充滿了難言的屈辱。
此後,滿城人都知道韓信懦弱可欺;此後,韓信腰間再也不敢懸掛破鐵片了。
韓信一直等待著離開淮陰的機會,淮陰是他的傷心之地。他想到一個誰也不認識的地方,洗心革麵,重新做人。
韓信早期的經曆很詭異,沒有任何征兆能夠顯示他以後會成為非凡人物。他沒有習文,沒有習武,也沒有學習兵法,那麼他以後那些超常的軍事才能,從哪裏來的?誰是他的師父?難道他是天賦異稟?難道他那些花樣翻新的絕妙計策,都是妙手偶得之?
韓信很不可思議。
項羽在家鄉淮陰無法生存,就去當兵,當時,恰逢項梁帶著反秦大軍從他的家鄉走過,他就把自己的破鐵片翻出來,義無反顧地做了普通一兵。
項梁死了,韓信又跟著項羽混日子。這時候,他已經從執戟做到了郎中。郎是侍衛官的通稱,郎又分為議郎、中郎、侍郎、郎中。郎中屬於最低等的侍衛官。執戟,則是門口執戟站崗的。
這種日子已經很不錯,至少能夠吃飽。
韓信在項梁時代,是給項梁站崗的小卒;在項羽時代,是安排站崗放哨的小官。不管怎麼說,韓信總算從辦事員提升為副科級幹部。
韓信連地痞都害怕,怎麼能夠給項梁項羽站崗?估計項梁項羽也就是看著他長得高,可以濫竽充數。
韓信跟著項羽從江蘇一直打到了陝西,多次給項羽提出了計謀,但是項羽沒有采用。這時候的項羽破釜沉舟,所向無敵,他隻崇拜武力,不相信謀略。所以,韓信很失落,他感覺自己在項羽手下,沒有出頭之日。
項羽分封天下的時候,劉邦被封為漢中王,帶著漢軍極不情願地離開關中,翻越秦嶺,一路南向,去往漢中盆地。劉邦手下很多將領看到劉邦失勢,紛紛逃走,投奔項羽。
韓信此時麵臨人生的第一次賭博,他看到劉邦能夠趁項羽與秦軍殺得難解難分,一舉攻占了秦鹹陽,他相信投機的劉邦以後肯定能夠幹成一番大事,所以,他去投奔劉邦。然而,很快地,他就發現這一步走錯了。
韓信跟著劉邦的軍隊來到漢中。當時劉邦手下兵微將寡,就任命韓信為連敖。這是負責接待的小辦事員,如果有人來找劉邦,而劉邦又正忙著,韓信就給客人端茶倒水,整衣拂冠。現在,韓信又從副科級降為了辦事員,他的心中充滿了失落。
不久,不知道因為什麼事情,韓信要和十三個同事一起問斬。後世有人猜測可能是叛逃。十三個同事都被砍頭了,輪到韓信。韓信仰起頭來,恰好看到夏侯嬰經過了,就大喊一聲:“劉邦不想奪天下嗎?為什麼要殺壯士?”
夏侯嬰是劉邦的貼身侍衛,他大為驚異,就放開韓信,交談幾句,感覺這個小夥子很有才能,就赦免了他的罪狀。
韓信在生死關頭,一聲怒吼,給他的人生帶來了轉機。
兩千多年後,八國聯軍進攻北京的時候,有一員猛將鎮守北京廣渠門,力挫強冦。後,北京城破,他又護送慈禧一路西逃,最後歸老田園。這位清末的傳奇英雄叫董福祥。
董福祥年輕時,在西北起兵,被左宗棠活捉,開刀問斬。劊子手已經舉起大刀,他瞠目怒吼,聲如裂帛,唱了一段秦腔:“雄信本是奇男兒……”左宗棠深感驚異,喝令鬆綁,賜酒壓驚。後,董福祥成為左宗棠手下一員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