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孫權準備武力奪取...(1 / 1)

關羽鎮守荊州,暫時平安;劉備遠征四川,旗開得勝。

劉備占據了四川後,西涼馬超來降,劉備興奮不已。馬超乃當世名將,曾單獨率軍與曹操交戰,名氣很大。關羽聽聞馬超來到軍中,很不服氣,就修書一封給諸葛亮,問馬超的人品才幹可與誰匹配?

諸葛亮就回信寫道:“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之徒,當與翼德並驅爭先,尤未及髯公之絕倫逸群也。”黥彭,是指劉邦手下名將英布和彭越,有勇無謀。髯公,則是關羽,因為關羽留著一部長胡須。

關羽接到這封書信,非常滿足,讓所有人看,以表示自己比馬超能行。關羽氣度狹小,馬超來降,劉備軍中有了新鮮血液,應該高興才對,而他老人家居然要和馬超這位後輩小生爭風吃醋,簡直有失體統。關羽做人太差勁了,和衛青就不能比。

劉備得了四川,有了安身之所,孫權就派人來向劉備討要荊州,劉備耍賴皮了,他說:“須得涼州,當以荊州相與。”孫權憤恨不已,有了武力奪取荊州的打算。

三國時期,有很多州名,看起來很亂,袁紹的冀州、曹操的青州、孔融的徐州、劉備的荊州等等,都是怎麼回事?這裏需要把當時中國的地域分布說明一下。

堯舜時期,大禹治水,四海太平,便分天下為九州,分別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這就是九州的來曆。

後來,因為冀州太大了,包括現在的華北東北,又分出了並州、幽州;青州也太大了,包括今天的山東平原和膠東半島,又分出了營州。這樣,天下等於有了十二州。

到了漢武帝時代,北擊匈奴,擴地千裏,又增加了交州和朔方。交州包括今天的兩廣和越南北部。朔方在衛青篇中寫過,包括今天的河套平原。這樣,天下有了十四州。

再後來,把朔方並入並州,改雍州為涼州,改梁州為益州。這樣,天下又成了十三個州。三國時期,天下就是十三州,分別為:司隸、豫州、兗州、徐州、青州、涼州、並州、冀州、幽州、揚州、益州、荊州、交州。司隸是直轄州。

劉備占有荊州和益州,還想再占有涼州,涼州是今天的甘肅一帶。而他猴年馬月才能占領涼州,所以,孫權就要對荊州動用武力了。

史書記載,建安二十年,即公元215年,孫權向劉備索荊州諸郡,劉備不許。孫權置諸郡官吏,關羽盡逐之。孫權怒,遣廬江太守呂蒙接收,長沙、桂陽俱降,唯零陵未下。桂陽,為今天的湖南郴州;零陵,今天叫湖南永州。當時,這些地方都屬於荊州管轄。荊州是當年全國最大的三個州之一,另外兩個是益州和冀州。益州是今天的四川;冀州是今天的河北。

劉備在四川聽說孫權進攻荊州,急忙跑到荊州,部署關羽進攻孫權。計議未定,曹操發兵攻打漢中,劉備急忙又回到四川。

當年,曹操的情報工作沒有做好。如果他得知劉備要向孫權發起全麵戰爭,肯定不會出兵攻打漢中的。他會坐山觀虎鬥,坐收漁翁之利。

曹操喪失了一次極好的提前統一全國的機會。而他老人家千裏迢迢來到漢中,卻得不償失,損兵折將,不得不退兵,還把本家勇將夏侯淵的性命都丟在了漢中。

建安二十二年,即公元217年,孫權任命呂蒙鎮守陸口。陸口在今天的湖北嘉魚。嘉魚距離荊州僅有幾步之遙。孫權把刀架在了關羽的脖子上。而呂蒙,則是周瑜之後吳國最好的將領。

吳國有過三個超一流的可以獨當一麵的將領,分別是周瑜、呂蒙、陸遜。呂蒙威猛不及關羽,但是呂蒙的智謀則是關羽遠遠不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