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節:自掘墳墓,誰也怨...(1 / 2)

龐德被帶到關羽中軍帳裏,立而不跪,關羽感慨龐德的悍勇,想收為己用,就說:“你哥哥現在在我大哥手下當官,你投降我,我封你為將。”龐德大罵道:“豎子,什麼叫投降?魏王帶甲百萬,威震天下,你主子劉備怎麼敢匹敵?我寧願站著死,不願跪著生。”關羽大怒,殺死了龐德。

龐德死後,關羽帶著大軍繼續攻打於禁。史書記載:“禁與諸將登高望水,無所回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

關羽斬龐德,擒於禁,然後以得勝之師攻打樊城。樊城中的曹仁,危在旦夕。

樊城也就是今天的襄陽,各種史書中都記載,當時襄陽城外水深五六丈,五六丈等於現在的十二米以上。十二米的水高,足以淹沒襄陽城。

當時,襄陽城裏的曹仁,手下僅剩幾千人,而沒有被江水淹沒的地方,隻剩下了幾座高台。

曹仁內無糧草,外無援兵,而圍兵數重,無法突圍。曹仁激勵將士說:“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為國而死,就是死於泰山。”將士們深受感染,決定戰至最後一刻,絕不投降。

據《三國誌》記載,當天夜晚,關羽睡在襄陽城外,做了一個夢,夢見一頭大肥豬咬他的腳趾頭,悚然驚醒,他對睡在身邊的義子關平說:“我今年就要走了。”

說完,他長長歎了一口氣,披衣下床,望見月在中天,水光瀲灩,心中掠過一絲惆悵。他說他想起了遙遠的故鄉。夜寒茅店不成眠,殘月照吟鞭。黃花細雨時候,催上渡頭船。鷗似雪,水如天,憶當年。到家應是,童稚牽衣,笑我華顛。關羽的故鄉在黃河岸邊的中條山中,可是他回不去了。那個奔跑在中條山中的少年,如今重擔在肩,他擔負著蜀國的半壁江山。他再也回不到那個天真爛漫的少年時代。

青青陵上柏,磊磊澗中石。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無論是王侯將相,還是貧民百姓,無論是富可敵國,還是身無分文,最後都會走上生命的終點。任何人,都無法逃脫死亡的結局。

關羽想到了他的生命在這一年走到盡頭,但是他沒有想到,他的生命會結束得這樣突然。他在北麵的樊城水淹七軍,而南麵的荊州卻受到了呂蒙的偷襲。

孫權派遣呂蒙偷襲,蓄謀已久。

關羽一貫很自負,他看不起除過劉備和張飛之外的任何人,甚至諸葛亮。在他的眼中,好像世界上隻有劉備和張飛是英雄。

關羽多次在公開場合汙蔑孫權。很久以前,孫權為了表示孫劉兩家幸福美滿,親如一家,就托人向鎮守荊州的關羽提親,想讓自己的兒子迎娶關羽的女兒。如果這門親事成了,那麼荊州會成為東吳的北麵屏障,曹操想要進攻東吳,那麼關羽肯定不會答應;曹操進攻荊州,東吳也不會坐視不救。而且,既然荊州是親家關羽的地盤,那麼要不要都不打緊了。這是一樁政治聯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