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與龐德一交戰,就被龐德一箭射中額頭,又被流矢射中臂膊,隻好退兵。射中關羽臂膊的那支箭,是毒箭。龐德旗開得勝。
當時,龐德騎著白馬作戰,關羽軍中都稱龐德為白馬將軍,每次作戰,軍士遠遠看到白馬將軍,就趕緊避開。
這時期,關羽因為受箭傷,而箭鏃又有毒,每到陰雨天,就疼痛難忍,需要刮骨療毒。治療的時候,關羽正和諸將吃飯,他把手臂伸給醫生,讓醫生刮骨。刮骨之聲窸窣可聞,而關羽飲食如常,談笑自若。關羽的忍耐力,是超常的。
《三國演義》中,把為關於刮骨療毒的這個醫生,安在華佗頭上。其實,此時華佗已經死了十一年。
曹軍勢眾,而關羽又負傷,形勢對關羽非常不利。關羽苦思破敵良策,突然,天空下起了瓢潑大雨。關羽高呼:“天助我也!”
關羽命令士卒冒著大雨,把陣營秘密移到了高山上,然後派騎哨查看龐德陣營的動態,騎哨回報說:“龐德陣營駐紮在平地上。”關羽喜形於色:“龐德死定了。”
《蜀記》中記載,關羽熟讀《左氏春秋》,他對書中的一些章節隨口背出。很多典籍中都記載過,關羽熟讀《左氏春秋》。
《左氏春秋》是一本什麼書籍?是一本記述春秋曆史的典籍,書中對春秋時期的著名戰例都有記載。讀史使人明誌,讀詩使人靈透,數學使人精細,物理使人深沉,倫理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喜歡讀史書的關羽,和不喜歡讀史書的龐德,在這場大雨中,高下立判,勝負立分。
學習曆史很重要。
那場大雨一直下了十多天,關羽天天坐在帳篷口,望著霧蒙蒙的遠天遠地,聽著嘩啦啦的傾盆暴雨,心花怒放,心旌搖曳,心潮澎湃。他知道,這場大雨可以頂十萬雄兵。
這十多天來,部將一次次來詢問該做什麼。關羽都是回答:睡覺。
這十多天來,信使被阻隔在襄陽之外,暴雨如注,道路垮塌,讓他們望而卻步。
這十多天來,龐德想把陣營移到高處,可是,到處是泥濘,到處是汙水,他們已經寸步難移。
這十多天來,遠在許昌的曹操憂心如焚,近在樊城的曹仁心急如火,熟悉曆史的曹操和曹仁都知道這場大雨對於龐德意味著什麼。然而,龐德還不知道。龐德的營寨紮在樊城城北十裏的漢江衝積平原上。
然後,在一天夜半,樊城城北突然傳來了震天動地的巨響,聲音像巨錘一樣撞擊著每個人的耳膜,所有人都從睡夢中驚醒了,所有人驚醒後都悚然站起,所有人站起後都驚慌四顧。
再然後,他們就看到洪水從北麵撲過來,鋪天蓋地,如同千萬隻猛獸,挾裹著震耳欲聾的雷聲。洪水過處,所有的房屋和樹木都被夷為平地。
漢江垮壩了。
那些與關羽對峙了幾個月的曹軍,沒有死於戰場,而死於洪水中。
關羽命人抬出早就準備好的木船,然後坐上去,劃向樊城,這一路上,關羽心中都充滿了狂喜,士卒們心中也充滿了雀躍。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小船兒輕輕,飄蕩在水中,迎麵吹來涼爽的風。關羽乘著涼爽的風,劃著小船一直劃到了一座孤島邊。這座孤島是一塊被衝垮的堤壩,孤零零地站立在水中央。孤島上,站著龐德和他手下僅存的將領。
關羽命令視線裏的所有船隻都劃向孤島,將孤島四麵包圍,然後,萬弩齊發,射向孤島,曹軍將領紛紛倒下。然而,盡管四麵被圍,龐德卻至死不降。部將董衡、董超看到勢孤力窮,想要投降,被龐德殺死。
龐德被甲持弓,箭無虛發,無人敢登上孤島。
關羽帶著士卒從天亮攻打到正午,依然無法攻占龐德堅守的孤島。龐德站立孤島,威風凜凜,血染征袍,仍大呼酣鬥,誓死不退。
正午過後,關羽軍隊的箭鏃已經射盡,於是士卒紛紛登上孤島,兩軍展開短兵相接,殺聲震天,氣壯山河,孤島周邊飄滿了死屍,水麵也被染成紅色。
曹軍無法抵抗,士卒紛紛投降,龐德帶著部將被逼退到了水邊,龐德笑著對監軍成何說:“吾聞良將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毀節以求生。今日,我死日也。”
龐德抱定了必死的決心,所以,帶著身邊部將向關羽的軍隊發起更猛烈的進攻,雙方刀槍並舉,鏗然有聲,戰況更為激烈。
後來,龐德身邊的人越戰越少,他們也被逼退到了水中,汙濁的江水浸濕了他們的戰袍,他們的創傷洇紅了江水。龐德看到有一艘小船劃過來,就帶著三名部將撲過來,將小船搶到手中。
四個人用手掌劃著小船慢慢地駛向樊城,然而,木船太小,風急浪高,木船傾覆,龐德身上的弓箭兵器都跌落水中,他抱著木船,獨自掙紮。關羽帶著兵卒從四麵圍過來,龐德被活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