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節:英雄末路,敗走...(1 / 1)

天亮後,孫權派來使者,勸說關羽投降。關羽答應了孫權,卻暗暗地把木頭豎在城牆上,木頭上包裹著衣服,扮作士兵。麥城的城牆上遍插旌旗,迷惑吳軍。

然後,關羽出北門,帶著幾百名殘兵繼續上路。他們從湖北當陽走到了湖北南漳,準備走秦嶺古道,去往漢中。

當陽距離南漳有近百裏,他們這一路上饑腸轆轆,疲憊不堪,一個個冷得直打哆嗦。狂風呼嘯,把他們還穿著單衣的身體吹得歪歪斜斜,大雪紛飛,埋住了他們艱難前行的腿腳。前路漫漫,去路彷徨,他們在雪地上跋涉著,東倒西歪,像一根根燒焦的木樁。他們走到南漳的時候,僅剩十幾個人。

他們經過一片大雪覆蓋的蘆葦蕩時,蘆葦蕩裏突然衝出了一隊伏兵。這些以逸待勞的伏兵,很快就擊敗了凍餓交加,已經沒有多少力氣的他們。關羽和義子關平都被俘了。

伏兵,是東吳大將潘璋部下馬忠的軍隊。一代名將關羽,成為了名不見經傳的馬忠的俘虜,成為了階下囚。曾經威風八麵的三國戰神關羽,現在隻能任人擺布。

孫權聽說關羽被俘,就想勸降關羽,用來對付曹操和劉備,謀士說:“狼子不可養,後必為害。”謀士還舉出了曹操的例子,說曹操當年對他那麼好,而他居然攻打曹操,讓曹操幾乎要遷都了。於是,孫權下令斬殺關羽。

一代名將,落得一個身首異處的悲慘結局。

關羽被斬後,孫權把關羽的首級送給了曹操。孫權不但把關羽的頭送來了,而且送來了奏章,請丞相曹操稱帝,號令天下,曹操笑著說:“孫權這娃鬼很大啊,想把我放在爐子上烤。”

孫權是曹操的晚輩,他比曹操要小二十七歲。曹操當年在接受劉表兒子劉琮投降的時候,曾經說過:“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豚犬耳。”意思是說,生兒子就要生孫權這樣的兒子,劉表的兒子是豬狗。

曹操和孫權都是當世豪傑,而關羽居然與曹操和孫權同時交戰,失敗也在必然。

關羽從征戰襄陽,到敗走麥城,時間長達半年時間,這半年裏,曹操派兵,孫權派兵,而四川方麵的劉備諸葛亮沒有派來一兵一卒,甚至劉備諸葛亮連一句問候都沒有,這實在太反常了。

而當時,全國的戰事,就隻有荊州到襄陽方圓幾百裏打得熱火朝天,而其餘地方風平浪靜。這時候,劉備在幹什麼?劉備忙著他登基後的慶典。四川一片歌舞升平,荊州日夜險象環生。

所以,有人懷疑是劉備和諸葛亮見死不救。也有人認為是蜀道難行,劉備和諸葛亮心有餘而力不足。

同時期,西方的羅馬帝國也是戰亂頻仍,這一年,羅馬皇帝卡勒卡拉遇刺身亡,揭開了羅馬帝國曆史上最混亂的一頁。此後,五十四年裏,羅馬帝國稱王者三十人,僅有一人善終,其餘二十九人全部死於非命。這段曆史被稱為三十暴君時期。

全世界都很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