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春天的東湖,月白風清,萬籟無聲,毛澤東下榻武昌東湖賓館,閱讀史書。夜半,他讀到陳慶之的傳記時,心潮澎湃,援筆疾書:“再讀此傳,為之神往。”然後擲筆於地,暢想良久。
陳慶之是南北朝時代梁朝的名將,他生活在距今1500年的那個遙遠的年代。然而,1500年過去了,人們至今還能記得當年流傳北方的一首歌謠:“名將大師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意思是說,再勇猛的將領,再凶悍的士卒,縱然有千軍萬馬,見到白袍軍也要躲避。
白袍軍,是當年名氣極大的一支軍隊,僅有七千人。這七千人全部騎白馬,著白袍,看起來帥呆了,酷斃了,然而打起仗來,卻凶極了,猛歪了。他們自南向北,打得北朝幾十萬軍隊望風披靡。而這支軍隊的首領,就是白袍將陳慶之。
陳慶之,是將領中的一個另類。
他文弱纖瘦,射箭射不穿一張木片,騎馬騎術也不熟練,史書記載:“射不穿劄,馬非所便”。這樣的人,怎麼看起來都不像是一名將領。可是,他不但是將領,而且是千古名將。白起、項羽,凶悍無比,然而這樣一個文弱書生和他們相比,毫不遜色;孫子、吳起,妙計迭出,然而這個文弱書生在他們麵前,也能一較高下。
他四十一歲前一事無成,每天唯一的工作就是下棋,下棋是他四十一年生活的全部內容;然而從他四十二歲起,領兵征戰十五年,縱貫大江南北,橫絕秦嶺內外,戰必勝,攻必克,橫掃北朝幾十萬大軍,而他的手下,隻有七千人。
莫非他用四十一年下棋的參悟,換來了十五年征戰的輝煌。
陳慶之領著他的七千白袍騎兵,創造了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跡。
人們不知道陳慶之,是因為混亂的南北朝,那麼,南北朝為什麼混亂?它到底是一個什麼朝代?
三國末期,魏國有了一個老狐狸名叫司馬懿。司馬懿是和諸葛亮、周瑜同時代的人,但是他一直生活在曹操巨大的陰影中。曹操早就看出來這個人包藏禍心,屢屢動了幹掉他的念頭。司馬懿為了能夠自存,就把自己的狐狸尾巴藏起來,把自己裝成了一隻善良溫順的兔子。當曹操的謀士們都在建功立業的時候,而他卻甘於寂寞,為曹丕作嫁衣裳。等到曹操死後,他終於熬成了第一謀臣,然而曹丕仍然看出來他心術不正,他就繼續裝下去,把自己裝扮成了魏國唯一的頂梁支柱。然後在曹丕死後的某一天,他突然抽身,魏國的大廈就嘩然倒塌。
魏國倒塌後,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就地取材,建立了西晉王朝。老謀深算的司馬懿,為自己的兒孫裝出了偌大一份江山。司馬懿是史上裝逼裝得最成功的人。
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不是個好玩意,他開始普及了禍及後世的門閥製度,上等人和下等人等級森嚴,上等人坐享其成,代代相傳;下等人窮苦潦倒,沒有出頭之日。即使諸葛亮生活在這個朝代,也不會有所作為,因為他注定了隻能一輩子做一名農夫。
這種罪惡製度維持了五十年。五十年後,北方草原上強大的少數民族,攻入長安,俘虜了西晉最後一個皇帝,北方被少數民族占領。
南方的司馬睿看到北方狼煙四起,西晉滅亡,趁機在南京重續司馬政權香火,這就是東晉。東晉除了少數的幾次北伐外,其餘時間偏安一隅,苟且偷安。來自中原的各種人才因為不願忍受異族*,紛紛南下求生,曾經荒蠻的南方各地,迎來了改革開放的最佳時機,並逐漸走上了繁華繁榮。
此後,山清水軟、草長鶯飛的江南,成為富庶的代名詞。直到今天,還是這樣。
而在北方,以匈奴、羯、鮮卑、氐、羌為主的五個少數民族陷入分裂混戰,史稱五胡亂華。各民族在一百年裏,先後建立了十六個國家,這就是五胡十六國。這個時代,是中國最混亂的時代。
後來,北方有一個少數民族拓跋鮮卑逐漸強大起來,他們當初占據了衛青和霍去病離開漠北後留下的巨大空間,現在又擊敗了各支少數民族,統一北方。
晉朝結束了,中國進入了南北朝。
南北朝時期的中國分裂割據,南朝先後經曆了宋、齊、梁、陳四個朝代,北方經曆了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五個政權。
再後來,北方的北周出現了一個和司馬懿一樣特能裝的人,這個人叫楊堅。北周皇帝宇文邕多次想除掉楊堅,但是楊堅裝得溫柔敦厚,裝得胸無大誌,裝得與世無爭,於是被任命為揚州太守。然後,楊堅又依靠裝傻,成為北周丞相。當了丞相後,楊堅又除掉了北周五個諸侯王,掃清了登基的所有障礙。
最後,楊堅奪取帝位,統一南北,建立隋朝。中國結束了自東漢之後長達三百餘年的分裂局麵,又走上統一。